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表現不錯的入耳式耳機

那些表現不錯的入耳式耳機

之前的兩年,我都會寫一篇音頻總結,但僅限於便攜產品,內容稍顯單薄;這次,我準備根據產品形態和用途來細分總結,本公眾號將陸續發布那些表現不錯的「入耳式耳機」、「頭戴式耳機」、「便攜播放器」、「解碼與耳放」、「藍牙耳機」和「功能性音頻產品」文章,也儘可能全面豐富公眾號的內容,敬請大家期待!

500元內

Final E3000

FinalE3000(429元)

這個價位段產品很多,但真正做工、佩戴和音質出色的鳳毛麟角,E3000的面世掀起了一波購買熱潮;它是日本高端奢侈品牌Final推出的微動圈耳塞,對於產品售價動輒上萬元的Final來說這款採用不鏽鋼外殼設計的耳機確實有很強的實力。

寬鬆、大氣、溫暖、柔和的調音,完全不同於這個價位段不是低頻動次打次就是高頻刺激刮耳的耳機,這種調音符合絕大多數老燒的聽感,因此破天荒的出現很多老燒來買這款便宜的耳機。當然,這種調音對於很多喜歡刺激的初燒來說很不對味,但很多人卻跟我說聽了一圈還是E3000耐聽有感情,這也足以可見這款耳機的調音水準。

為了針對手機用戶,Final在不久前推出來E3000和E2000的帶麥版E3000C和E2000C,帶麥版的相對來說手機更容易驅動。

1000元內

JVC FW8

JVC FW8(1098元)

雖然,JVC的這款木振膜耳機明面上超過1000元,但自從雙十一特價698元之後基本維持在800元不到的成交價。

做為JVC入門級的木振膜耳機,FW8無論從解析、聲場、密度、下潛都沒有其他木振膜出色,但利落紮實的低頻、明亮清晰的人聲和相對易驅動的特質讓它成為很多初燒的喜愛,而800元不到的價格也是人們沒有理由拒絕它的最關鍵原因。

流行、人聲、搖滾都是它的特長,而大力出奇蹟的理論也非常適合它,若配一個功率出色點的中性或偏暖一點的前端,那FW8能帶來不小的提升。

2000元內

Dunu 隼

Dunu 隼(1380元)

繼自家的DK3001的火熱之後,達音科在12月份推出了隼(sun第三聲)這款動圈耳機;它採用了碳納米管振膜單元、液態金屬外殼、6N的單晶銅鍍銀線設計,無損用料和做工都顯示了絕對的誠意和強大的實力。

隼的問世也掀起了一波不小的購買熱,當各大品牌搏殺於動鐵和圈鐵耳機時,突然出現了一個精品動圈耳機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出色的做工、誠意的用料和溫潤細膩的聲音是它成為熱門產品的原因。

當然,隼是一個要花蠻長時間煲機的耳機,結合大部分人的評價應該至少需要200個小時聲音才進入狀態。煲好的隼是一條三頻均衡、細膩乾淨、人聲自然溫潤、低頻的下潛和泛音都不錯的耳機,它適合跟一些解析和控制力出色的中性偏暖的前端搭配,只要搭配好了達音科的隼是一個完全有實力越級打怪的好產品。

5000元內

ALO 北極星

ALO 北極星(4480元)

2017年上市的這個價位段真的找不到什麼好耳機,可惜值得推薦的DK3001是2016年12月份上市的產品,思前想後ALO的北極星算是一款還不錯的產品,但北極星一點都不火。

北極星採用一圈一鐵設計,深灰色面板藍色的腔體的配色有種「馬桶蓋,悶騷」的不羈感,線材也摒棄了ALO一貫的透明系而改成了黑色;這種配色設計真的有一種黑色西裝制服配粉色抹胸的辣眼睛感覺。

話說回來,北極星的聽感很不錯,中低頻的密度、量感和彈性可以,聲音能量呈現非常符合聽感的金字塔形狀分布,聲音的透明度也可圈可點,高頻的細節也可以,不過對有些歌曲的高頻控制力一般;可以把北極星理解為高頻像EXK和中低頻像Z5的結合體,而北極星比EXK和Z5的結合體高頻細節更豐富、分離度更好、中低頻的下潛密度和彈性都要出色。

8000元內

QDC 變色龍

QDC 變色龍(6480元)

QDC的耳機越做越好,這是我對它的評價,最初的QDC8和QDC5我是不喜歡的,但從雙子座開始我就喜歡上這個品牌:出色的做工、優美的外殼、高端的包裝和精緻的耳機盒都是它能獲得大量市場的基礎。

變色龍採用6動鐵單元3分頻設計,同時通過分頻開關可以有多種音色組合,而我最喜歡默認的標準模式;變色龍的三頻均衡、高頻的細節和解析力出色、人聲的口型大小和位置柔和清晰、低頻量感比雙子座缺少但彈性不錯,它是一款音色音色中正又比較寬鬆自然的耳機,對音樂的雜食性很強,是一款難得的沒有明顯短板的實力耳機。

15000元內

HIFIMAN RE2000

HIFIMAN RE2000(12800元)

不可否認,米飯雖然很「調皮」,產品質量也是「十年如一日的差」,但HIFIMAN的調音水平確實值得稱道,就比如HM901S的人聲和音色的處理真的恰到好處。

RE2000是米飯折騰的一款拓撲振膜動圈耳機,首飾盒一樣的皮革包木包裝,打開後是配色土掉渣的耳機;但是,RE2000被人譽為動圈耳塞之王,可見其實力非同小可!

RE2000的解析在動圈乃至同價位動鐵中都是數一數二的,豐富的細節和鮮明的層次感是我對它第一耳的印象,樂器的定位準確,形體感準確;人聲的口型大小適中,並不會像自家之前RE600那種非常熱情的,而是稍微冷靜的感覺;低頻的量感下潛都很出色,給人一種紮實飽滿的力量感。

當然,這個耳機是比較難推的,想想那種不規則的振膜塗層就知道它是一個對功率和控制要求較高的耳機,它就是那種「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的主。

20000元內

UMMason V3

UMMason V3(17999元)

我對UM的產品不是很熟悉,也沒有代理他們家的產品,但這個16單元4分頻的mason v3還是給我留下不錯的印象。

這個耳機勝在非常均衡中正,高頻的延伸和細節不錯,樂器和人聲的分離度出色,三維聲場可圈可點,人聲較之於V2靠前了很多但不貼耳、距離和口型適中,低頻的下潛和量感也比V2強不少,是一款硬素質很出色的耳機,雜食性也非常強。

總的來說,這條耳機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但在人聲感情和音樂氛圍上稍微欠缺了些,整體的音色更偏監聽的風格。

20000元+

1964 audiotia Fourte

1964 audio tia Fourte(27799元)

怎麼說,反正我覺得這個耳機不值得這麼多錢去買,或者準確說一個入耳式耳機要小三萬塊真的是夠狠心的;在隨身上,它又能比別人強多少呢。

TiaFourte採用三鐵一圈設計,單元不多、結構設計簡潔,但聲音確實不錯;大氣寬鬆的聲音、出色的聲場呈現出極佳的廳堂感,這兩項都是一流的表現;解析力和細節表現也不錯,但屬於沒有任何驚艷和出彩的表現;低頻的空間感、下潛、彈性等都屬於一流的水準,能量感和力度感出色,但量感偏多有點猛過頭的感覺;人聲的表現很好,感情和整體的氛圍都非常出色。但是,在我理解上,這個耳機確實大氣寬鬆氛圍感好,可他就像一個什麼都好的硬漢暖男卻有點讓人不夠踏實甚至有點浮躁。(這點是我個人的體驗,也是我對這麼貴耳機的一個更深層次的要求吧)

怎麼說呢,這耳機確實不錯,但這種聲音和價格對比太強烈了;不黑,說句良心話,只要你肯花點心思,JVC的FX1200和FW001換一個幾千塊的升級線表現出來的水準就不會比它差,甚至在一些方面比tia Fourte還要好。

我這麼說估計買了這個耳機的人會罵死我,但有些話我還是得說,花兩三萬買一個入耳式耳機我是無法理解的;不過,如果你想買個所謂頂級的耳塞,那tia Fourte是不二之選。

這是2017年上市的一些產品,2000元-5000元這個價位我沒有推薦,在我看來2017年這個價位並沒有比較出色的產品;相反,這個價位的老產品更具性價比和優勢,下面我補充一款這個價位的耳機:達音科的DK3001。

達音科 DK3001(3080元)

2016年末上市的三鐵一圈耳機,在這個新品和信息如雨後春筍般噴發的年代,能經過一整年的市場洗禮依舊保持較高的關注度確實不簡單。

這個耳機比較容易驅動,但同時你給它好的前端就能獲得更好的聲音,它的提升空間同樣很大;一般的前提下,我都建議大家換一根升級線,官方那根1299元的2.5平衡線就很不錯,沒有2.5平衡口的前端可以配一個2.5轉3.5單端的轉接頭就可以用在手機等3.5的介面上了。

DK3001現在實際的成交價格都在2600左右,再配上那根原價1299元購買6折780元,一起3300元左右,這個耳機的素質和表現足以填補這段價位的市場。

等年後我會陸續更新其他的總結文章內容,臨近春節了,大家都忙碌了一整年得和家人好好過個幸福年。

我在這裡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為家人和自己掙很多錢!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耳機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2千元價位音質最佳藍牙耳機?——K2技術的第一款頭戴,JVC SD70BT試聽報告

TAG:耳機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