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鬧情緒,這四種做法媽媽萬萬要不得
媽媽們,問個問題:
「你愛你的孩子嗎?」
再問個問題:
「鬧情緒時的孩子你愛嗎?」
絕大多數人會想:似不似傻?懷胎十月親自生的,哪兒能鬧個情緒就不愛了?
那麼問題來了:
「鬧情緒時的孩子你是怎麼愛的呢?」
點擊打開「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丹尼爾·高文(Daniel Goleman)在《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中指出:能夠妥善地認知和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起智力更能保證一個人在人生的各方面,包括家庭關係和事業上的成功與幸福。可見,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人的一生髮展都至關重要。
可當你面對一不開心就原地爆炸的情緒寶寶時,
你的處理方式能從本質上更科學地幫他培養情緒管理能力嗎?
還是治標不治本地僅僅起到了暫時滅火的作用呢?
你知道他不開心的原因嗎?
另外,你某些習慣性反應可能正包裹著傷害寶寶的硬刺,你知道嗎?
你不認同的你的父母對待你的方式,卻在不經意間被你施灑在自己孩子身上,該怎麼避免呢?
在下文找答案吧
測測你是哪類父母
——————————
以下是孩子鬧情緒時父母最常見的四種做法,歡迎對號入座。
A.用有吸引力的事物換取孩子停止某種情緒。口頭禪是:
「來,媽媽給你一顆棒棒糖,不要哭了!」
——交換型
B.對孩子的情緒表現感到不滿,加以責罵或恐嚇。口頭禪是:
「你做錯事了你還生氣,找打是吧?」
——懲罰型
C.喋喋不休地講大道理,而不理會孩子的情緒表現。口頭禪是:
「你自己覺得你做的對嗎?小弟弟想玩會兒你的車這有什麼不行的啊?你還跟這兒哭,你搶別人玩具的時候怎麼不說啊,從小就這麼自私長大以後還得了……」
——說教型
D.接受孩子的情緒表現,但沒有積極引導,任由其自己處理。口頭禪是:
「你上一邊哭去吧,哭夠了再跟我說話。」
——冷漠型
上述表現,都會傷到孩子
——————————
看到以上幾類父母的表現,你腦海中有木有浮現出往日的相似片段呢?甚至讓你回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遭遇,進而不自覺地繼續影響著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為了讓這種消極影響不會像接力棒一樣傳遞下去,讓我們深扒一下這幾種行為的深層原因及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1)交換型父母
這類父母認為負面的情緒有害,因此當孩子傷心時他們會想辦法換掉孩子的不良情緒。他們沒有意識到,對灰暗心情帶來的情緒,既需要給予重視,又需要恰當的處理。
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看到父母的這類反應後,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和否定,久而久之容易顯示出自信不足,生活感到很大壓力。
(2)懲罰型父母
他們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發泄情緒的行為上,而不嘗試去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他們認為若此時不責罵或懲罰孩子,將會失去對孩子的控制,或是擔心會培養出孩子的壞脾氣。
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這種反應告訴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可能會帶來恥辱、被拋棄、受痛苦,所以他們對負面情緒既憎恨又無奈,長大後面對挑戰會顯示出能力不足,並很難從挫折中自拔。
(3)說教型父母
他們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只專註於對他們以為對的道理滔滔不絕。認為不良情緒是因為孩子做錯了所以才產生的,因此孩子理應承受,並深信讓孩子明白這一點,不良情緒就會消失。
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發現不但要獨自面對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而且還要面對喋喋不休的父母時,他本來已有的負面情緒上會更添一份煩躁或憤怒,容易變得叛逆,使親子關係變差。
(4)冷漠型父母
這類型父母本身根本不願意或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孩子去處理那些負面情緒,任由孩子自己找辦法宣洩或冷靜下來。
對孩子的影響:
缺少大人的疏導和幫助,孩子可能會發展出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過分和無約束的情緒。對孩子而言這通常十分痛苦,像進入了一個情緒黑洞卻不知怎樣才能逃出來。
當寶寶鬧情緒時
教他成為情緒的主人
——————————
無論你現在是上述哪類父母,甚至是混合型也沒關係。只要你能意識到自己處理方式的問題所在,並下決心將其克服,接下來就能夠幫寶寶培養正確健康的管理情緒的能力。
(1)教導孩子客觀認識情緒
教導孩子客觀認識情緒,接受情緒的存在,並正視它。告訴孩子,不管什麼樣的情緒都有其正麵價值——不是給我們一份力量,便是指引我們一個方向。比如憤怒是給我們力量去改變一種不能接受的現實;痛苦則會告訴我們哪些做法會導致痛苦,進而指引我們找出方向、擺脫威脅。
(2)學習控制並運用情緒
正確認識並運用情緒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認識和正確運用情緒去幫助自己;二是運用「同理心」去處理與別人的關係。這裡的「同理心」是指感覺別人情緒的能力,即了解和分享別人的看法和感受。正確控制並運用情緒是一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需要不斷學習才能得以掌握和提升。
媽媽也可以通過改變寶寶的情緒模式,使他漸漸學會用更有效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壞心情,這也很利於你們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穩固。
春節將至,親朋歡聚,如果不讓娃們聚在一起「唱台戲」,那就不叫過年!可寶寶害羞沒有表現欲,怎麼破?
敬請期待2月9-14號專題,讓害羞寶寶開心「上春晚」!
本期主筆 | 你愛的闖
Parents 小編天團
注意,每個人都可以戳開~點點點


TAG:父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