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兩百餘年的統治在思想和文化上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清朝兩百餘年的統治在思想和文化上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清,始稱後金,乃女真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與宋時期的金是同一部族,不過那個時候是女真人完顏家族統治金國。後來,後金被皇太極改成清,將整個東北改成滿洲,他們就自稱滿人,民國以後才改成滿族。

滿清統治中華大地兩百多年的時間裡,要說在思想、文化方面對中華民族有何影響?那當然就是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文字獄。文字獄興起於順治、落寞於嘉慶年間。龔自珍的詩句「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可以道盡文字獄影響下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狀況。這種高壓狀態下,不僅是官員要戰戰兢兢,平民百姓更是避之如虎,「莫談國是」成為生活準則。

當然,文人為了生活下去,還是會做一些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只是考證、考據,相當於現在的考古,這對思想、文化的發展毫無意義。所以,這也是有清一代沒有什麼大思想家的緣故,也是有清一代的文學專著要麼是假語村言、要麼就是在晚清後期才發展起來。那個時候,因為外國人的闖入,思想控制已經放鬆。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人士大夫不敢說話,那麼整個國家的思想都是麻木的,沒有任何精氣神可言,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民族氣節在整個有清一代喪失的乾乾淨淨。可是大家也不想一下,滿清皇朝入關以來,先是殺人立威,後是文字獄高壓政策,同時國家禁海和禁止人民流動,任何人稍有反抗即遭到鎮壓,在這種情況下,那還有什麼民族氣節?有的只是奴才、有的只是逆來順受的順民、有的只是會吃飯會走路的行屍走肉。

因此,有清一代在給中華思想、文化上沒有留下什麼建樹。官員、文人不敢著書立言,那麼何來思想建樹、文化建樹。沒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樹,肯定會阻礙科技方面的發展、阻礙國家的進步,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缺失,愛國無從談起。一個沒有了民族氣節的國家,也就沒有了廉恥和愧對祖宗。於是在晚清面對列強的時候,各種問題顯現。

如果不是列強的船堅利炮打開了滿清皇朝的國門,那麼這種思想的禁錮是不是還會持續下去未可知?在當時看來,清朝從各個方面維護其統治,是真正的鐵桶江山,根本從內部無從撼動。這種情況對滿清統治者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對整個國家來說是有害的。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性格一旦形成,要有所改變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後來的歷史也進行了證明,比如晚清割地賠款、民國抗日戰爭,那是整個民族的災難,是多少人的鮮血才讓我們重燃民族之魂、重塑民族之根。

所以說,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對思想、文化方面影響,那就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性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喪失了先輩之風,可悲可嘆。雖然說滿清漢化最為成功,但何嘗不是中華滿化也最為成功。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習俗、文化、思想、語言有多少不是漢中有滿、滿中有漢?經過滿清編纂的四庫全書,不符合滿清統治的書籍又有多少會讓後世之人看到?更何況,我們現在是在整個地球村,我們的文化、思想更是融合了諸多國外的東西。

有容乃大,希望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在兼容並蓄中砥礪前行。最後總結一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峰居士 的精彩文章:

元朝相關影視作品較少之我見
晚清一樁野史趣聞,雖有待考證但有不得不說的理由!

TAG:雪峰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