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漫漫飛雪,都落在了宋畫上。

漫漫飛雪,都落在了宋畫上。




中國

文人的畫作常有一個的特點,是表現荒寒。凄凄歲暮,翳翳日短,朔風摧木,霜霰結庭。亂雲低薄,水聲冰下咽;風雪夜歸,沙路雪中平。刪繁就簡,無邊落木,窠巢點點愁;敗鱗殘甲,萬里奔走,沙草瑟瑟哭。颯意蕭蕭,吟寒者,定是悲壯填膺士;故壘蕭蕭,高台處,偶有喟嘆懷古人。此即荒寒,雪景最為接近此意,乃荒寒中的荒寒。




而宋畫中的雪景即是如此,今日搜集,以饗諸君。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天津博物館藏





描繪了秦地雪後山川林塑如詩的景象。畫面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其採用全景式構圖,畫面層次分明,中心突出。畫中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縈迴而下。筆墨濃重潤澤,皴擦多於渲染,層次分明而渾然一體。此外,范寬還畫出了林木濃密、枝椏銳利之感。




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  

絹本設色 28.2x29.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描繪了雪後欲融未化時的景色,體現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蘊藏著的勃勃生機。山石在運用了斧劈皴後以淡墨加染,生長在岩隙之中的兩株老樹,前後掩映,如雙龍對舞。水岸邊,有一水榭掩隱於雜樹叢中,軒窗洞開,清氣襲來。屋內兩人正在對坐弈棋,雖只對其圈臉、勾衣,寥寥數筆,卻將人物對弈時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現出來。畫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無際,把觀者引入深遠渺茫、意蘊悠長的境界。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該圖描畫了兩個身著白色披風、頭戴風雪帽的騎驢人穿行山谷的情景。畫面右邊的兩棵老樹,有著虯曲的枝幹和稀疏的樹葉,是梁楷以細緻的筆法刻畫出來的。畫面中部以簇點畫密林,而山體的皴筆則較少,在以淡墨渲染的天空映襯下,給人以白雪皚皚之感,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荒涼蕭瑟的氛圍,堪稱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







南宋 馬遠 曉雪山行圖




此圖描寫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趕著兩隻身馱木炭的小毛驢在白雪皚皚的山間行走。山民衣著單薄,弓腰縮頸,使人感到雪天寒氣逼人。毛驢、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紋均用干筆鉤勒,並施以水墨渲染。




作為環境的山石以帶水墨筆作斧劈皴,方硬有稜角,遠處山石用水墨大筆掃出。近處樹枝以焦墨鉤出,橫斜曲折富有變化,遠處用淡墨鉤出。近與遠的筆墨濃與淡效果,有著較強的畫面空間感。





馬遠 《雪灘雙鷺》



此圖為江湖小景,梅枝斜出崖上,梅取折枝特別突出遠折枝」成為他的突出風貌。圖中近景的山石以濃墨大斧劈勾皴點染, 遠的山、水以淡墨勾染, 約略朦朧間自然拉開了空間遠近的透視關係。桃樹枝幹虯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 水邊的幾隻鷺, 實際上是作為點綴物。畫面境界十分幽遠開闊。整個畫面表現出大雪天的寒氣逼人,一片寧靜,而枝頭上的兩隻跳動鳴叫的小鳥,則使之顯得靜中有動,增添了生機。前景的樹枝、山石均以焦墨勾勒,山石後露出的竹葉施以淺色,其餘均施以淡淡的水墨,筆墨枝法的運用與描寫對象的特徵及作品意境相適應。





北宋 李迪 《雪樹寒禽》





此圖寫竹葉覆雪,輕染薄雪的棘樹上,棲息著一隻伯勞。山坡以粗筆勾出,寫一叢衰草,更添雪意。雙鉤寫竹、樹榦,敷色渲染。雀鳥以沒骨及鉤勒相結合繪出,寫實生動。此畫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圖》





這件《雪中梅竹圖》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絹本,墨筆,原名《宋元梅花合卷》。水墨繪修竹三竿,梅枝綻放,絹地染墨,以示雪壓枝頭。濃墨寫枝,細筆勾花,筆勢瀟洒。在竹節之中書有「辛酉人禹功作」六字單款。對其書畫,尚有趙孟堅題跋云:「初不知禹功之能也,今觀悟悅願師所藏徐君禹功之作,蓋於諸人之外,最得逃禪之體,惜余前未聞知,後人吟更清,豈可少之」。




《關山密雪圖》(宋) 許道寧




所寫為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漁浦等,並點綴行旅、野渡、捕魚等人物,行筆簡快,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張士遜寫詩讚其曰:「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黃庭堅激賞其醉後所畫,在《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中云:「往逢醉許在長安,蠻溪大硯磨松煙。忽呼絹素翻硯水,久不下筆或經年。異時踏門闖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舉杯意氣欲翻盆,倒卧虛樽即八九。醉拾枯筆墨淋浪,勢若山崩不停手。數尺江山萬里遙,滿堂風物冷蕭蕭。」





北宋 巨然 《雪景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巨然的《雪景圖》無款,詩堂上董其昌題:「巨然雪圖,董其昌鑒定。」《雪景圖》 構圖大致可分為三景,主山雙峰屏立,雄巖峻險,表現出奇峰積雪靄靄、幽深的北地景緻,儼然具有北宋氣度,而兩側鋸齒狀的岩塊,看似突兀奇倨,但卻有增強畫作張力的視覺效果。中景樓閣隱現山石間,客旅行於山徑上,近景則畫河岸兩側,枯枝樹石。山石皴法及造型似從披麻、捲雲皴而來,林木方面,松針尖挺,枯枝似郭熙蟹爪,但運筆布墨極具畫家個人的特質。此圖筆法雖與巨然平淡天真的江南風格有別,但是也不能一口咬定不是巨然所作。據史料記載,南唐亡國之後,巨然隨後主李煜北上汴梁,而後巨然在北方度過其晚年。再加之,北宋初年,重視李成范寬畫風。因此,巨然來到北方風格也會有所變化。但也不排除為宋人宗法李成風格之作。





北宋 王詵 《漁村小雪圖》局部




北宋 王詵 《漁村小雪圖》局部




畫面以白粉為雪,樹頭、蘆葦、山頂、沙腳微敷金粉,又以破墨暈染,表現雪後初晴的輕麗陽光。構圖以深遠法,巧妙安排近、中、遠景,給人咫尺千里之感。樹頭、沙腳、峰頂、嵐尖,純用粉筆烘漬,天空彈粉,以現雪花飛舞情形,山林間勾以泥金,又以破墨暈染,表現雪後初晴之浮光。整個畫面寒汀疏林,薄積小雪,漁民小舟,張網垂釣,與寒林中形成妙趣。





宋 李唐 《雪窗讀書圖》





構圖新奇雄峻,為典型的邊角取景。畫中人物憑窗持卷,專心致志,畫眼所在矣。房頂樹葉以點虱法畫成,周圍竹葉,有書法筆韻。密密麻麻的竹葉和樹葉,與簡略疏朗的山石屋頂,形成密疏對比。這種處理手法,增強了畫面的形式感與視覺感染力。





宋徽宗趙佶 《雪江歸棹圖》




江面平靜,平林漠漠,白雪封山,銀裝素裹,奇峰突兀,棧道盤亘,可見江中鼓棹片片歸帆,岸邊點點稀疏行人,畫面於平穩安靜中顯出生氣。整幅畫面富有高低錯落的節奏感,布置精巧,用筆細勁,筆法流暢,意境肅穆凝重,代表了徽宗時期畫院的藝術水準。





南宋 劉松年 《雪山行旅圖》





山勢蒼莽,白雪皚皚,映襯霜葉,分外妖嬈;山石瘦削,松槐交錯,枝葉繁茂,林隱房舍。橋橫兩岸,行旅者騎驢踏雪,過橋而去;雪擁空山,庭戶深閉,屋宇界畫工細。整幅畫面筆精墨妙,清麗嚴謹,界畫工緻,同時又有馬遠筆意。所畫人物面貌高古,神態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山水與人物有機融為一體,不厭工細,追求極致,透出唯有畫院才擁有的雍容華貴。




山水畫至兩宋,已全面成熟,期間,群英輩出,風格多樣。宋人重筆墨,更重畫境營造。景物造型結構的微妙變化,與筆墨形式的豐富性相輔相成,筆法墨法齊備,法度氣度兼得,自諸雪景圖中,也快管窺斑見之。


(本文來自:月印池文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人間清福唯閑適
苔蘚的種植及養護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