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下西洋的七大未解謎團

鄭和下西洋的七大未解謎團

原標題:鄭和下西洋的七大未解謎團


600多年前,鄭和帶著明成祖朱棣的聖諭,率領由200艘大船和28000人組成的龐大特混艦隊,滿載著絲綢、瓷器和茶葉,從江蘇太倉劉家港揚帆出海,開始了七下西洋的壯舉。



從明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時間裡,他們穿梭西太平洋,橫渡印度洋,開通亞非航線,拉開了人類歷史上輝煌燦爛的「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然而,由於鄭和下西洋史料的嚴重缺失,時至今日,圍繞600年前的空前壯舉,依然有很多謎團。

謎團一:是為尋找建文帝?



鄭和歷盡艱險,屢下西洋到底是為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來莫衷一是。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鄭和下西洋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建文帝,名朱允Χ,又稱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登位伊始,曾決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大興「靖難」之師,公開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時,「宮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終」。有的說「建文帝為僧遁去」。《明史·鄭和傳》則直截了當地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吳晗的《明初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等也認為,鄭和下西洋除了經濟方面因素以外,還帶著皇上的秘密使命,這秘密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中國明史學會名譽會長劉重日先生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尋找建文帝。他告訴記者,這種說法最初是明代中後期封建文人囿於狹隘的思想得出的結論。明成祖朱棣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幾千部卒的情況下都不怕建文帝,怎麼會在大權在握時怕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呢?」劉重日說,「再說也沒必要為一個失蹤的人費這麼大的勁啊!」當時明朝國力已經領先於世界,作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將文治武功永載史冊,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


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毛佩琦教授則認為,通使西洋是明成祖對外關係的一項大政策,可以認為朱棣命鄭和在出海時順道尋訪建文帝的下落,但如果說尋找建文帝就是鄭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小看了明成祖的胸襟。」


謎團二:下西洋是為「示富」?



《明史·鄭和傳》這樣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通使西洋。」由此,一些學者認為,下西洋就是明成祖要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富強。但是,也有很多專家認為,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還遠遠不夠。


當時的明朝經過太祖朱元璋幾十年休養生息,農業、手工業水平達到封建歷史上的高峰,國力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而宋、元以來造船、航海等技術的發展,使當時實現遠洋航海探險、加強對外交往的條件已經具備。


毛佩琦認為,正是「永樂盛世」的物質基礎,以及明成祖一心要成為「盛世名王」的理想,使得他渴望加強國際交往,才促成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

儒家思想認為: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華夷無間,一視同仁。因此,毛佩琦認為,推行天朝禮制體系是鄭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重要措施。


謎團三:為何選鄭和做正使?


明初,朱元璋吸取歷史上宦官專權的深刻教訓,頒布了宦官不能識字讀書,又制了鐵牌,禁止宦官參與朝政。那為什麼鄭和又會被選做正使呢?  據記載,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回族,生於1371年春,原是我國西域人,後隨先祖定居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昆陽鎮)。


當時的中國正值元末明初,朱元璋雖已稱帝,但天下並沒有完全統一,雲南還是元朝的地盤。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藍玉和沐英率軍西征雲南。馬和父親死於兵禍,12歲的馬和成為俘虜,並被當作禮物,閹割後送進燕王府,成為朱棣的貼身宦官,同時也改信奉佛教。此後,馬和以勤奮好學、忠誠勇敢得到朱棣信任,並於「靖難之役」隨朱棣出入戰陣,「屢立奇功」。


「中國古代史書對一個宦官能用『屢立奇功』這個詞是很不容易的。」劉重日說。據正史記載,燕王稱帝的第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給伺立在側的馬和特書一個「鄭」字賜姓。從此,馬和改叫鄭和。


至於鄭和為什麼被選為正使,劉重日認為:一是當時「西洋」各國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和佛教,鄭和深知兩者的主旨、風俗和禮儀,方便與這些國家打交道;二是鄭和懂阿拉伯語,後又在燕王府學習四書五經,是個「雙語人才」,便於從事外交工作;三是鄭和機敏過人,又在戰亂中錘鍊成長。此外,明末清初的民間史書《明書》記載,鄭和七下西洋之前曾出使日本,這一切都使他成為了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選。


謎團四:所下「西洋」是哪裡?



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8個春秋,航行數萬海里。他所探索的「西洋」和現代地理認識上的「西洋」是不是一個概念呢?


據劉重日介紹,現代意義上的「西洋」是統指大西洋領域的歐洲和美洲國家,而鄭和所處的明朝時期,對於世界的認識局限於東方世界,所以當時的「西洋」就是中國以外的往西的廣大領域,包括東南亞、中亞等地區,大致為南洋各島嶼國與印度洋各沿岸地區和國家,這些地區多信奉伊斯蘭教和佛教。

從史料記載來看,鄭和第一次航海所到達的都是中國以南的國家,如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實際應該稱為「下南洋」。其後,隨著探險的深入和航海領域的不斷擴大,到達的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多,先後到達了印度洋領域的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更遠到達了西亞波斯灣沿岸國家及地區,如阿曼、葉門、沙特等地,其後探索了東非的索馬利亞、肯亞等。鄭和船隊開闢了許多新的航路航線,增強了亞非國家之間的聯繫,這都是鄭和下西洋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


謎團五:鄭和團隊動過武?



據史料記載,鄭和船隊在七次遠航中共有三次動用過武力,但都是出於自衛。


第一次是首航途中經過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巨港)時剿滅海寇陳祖義,這是七下「西洋」中惟一的海戰。當時舊港盤踞著一群海盜,頭子叫陳祖義,以劫掠過往商船,殺人越貨為生,無惡不作,嚴重阻礙了海上交通。當鄭和船隊經過時,陳祖義竟打算偷劫寶船。鄭和當機立斷,指揮艦隊,聚而殲之,大敗敵五千餘人,燒海盜船十艘,俘獲七艘,擒獲陳祖義,押解至南京處決,徹底消滅了這股海盜。當地百姓和過路商客無不稱讚傳頌,鄭和聲威隨之大震西洋。


第二次是活捉來犯的蘇干剌。一次,鄭和船隊來到蘇門答臘,正巧趕上蘇門答臘國內亂。親王蘇干剌率萬人夜襲鄭和船隊。鄭和一面沉著應敵,一面派人通報新國王,援兵很快趕到,兩相夾擊,蘇干剌未及還手就被生擒。


第三次是在錫蘭山國(今斯里蘭卡),國王亞烈苦奈兒一直對鄭和船隊的寶物垂涎三尺。當鄭和船隊由阿拉伯海返航途經錫蘭島時,國王用5萬人圍困船隊,鄭和臨危不亂,率3000人馬突襲首都,俘虜國王。


這幾次衝突遭遇都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發生的,可見鄭和船隊在整個航行中是本著和平友好,平等往來的目的進行國際交往的。


謎團六:七下西洋是否目的相同?


有些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使命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鄭和第一次出使是為了安撫臨近小國,減輕異族異國對中國的侵擾,以後幾次主要是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進,開闊新的航道等。

據劉重日先生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為了與更多國家和地區交流、結好,宣揚「天朝上國」的優越性;其後的幾次是為了加強聯繫,並進行通商;因為前來中國朝拜進貢的各國使節和商人劇增,明成祖命令鄭和將他們護送回國,並進行進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遠航。而最後一次遠航,是宣德皇帝為了延續永樂皇帝的豐功偉績,而命鄭和遠航。


可以說,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與各國和平交流,同時進行一定的商業貿易,但每次的具體目的又略有區別。


謎團七:七下西洋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歸途中病死,賜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


鄭和去世後不久,宣德皇帝便「駕崩」。憲宗時,於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調閱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資料,「三日不得」,兵部尚書項忠慌忙追問,庫吏回答「丟失了」。兵部侍郎劉大夏在旁插言道:「丟了便是丟了,下西洋耗資巨大,對國家有何益處?」項忠無言,只好以散失奏復皇帝。


其實這件事正是劉大夏偷著乾的,聽說憲宗調閱下西洋案卷,劉大夏便搶先將有關鄭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資料由庫房提出,一把火燒個精光!還把這種愚蠢的行動,說成是為國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貴資料從此灰飛煙滅,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千古遺憾。


其後,明朝多年征戰導致國庫虧空,以及倭寇的侵擾,下西洋活動遭到保守勢力強烈反對,明朝統治者被迫放棄了遠洋航海,後來甚至「寸板不得入海」。至清朝,更是完全閉關鎖國,中國從此退出了「大航海時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詩經

古文觀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故事 的精彩文章:

冷知識丨唐朝也有離婚協議書!
毛主席點評過的四大謀臣,第四位毛主席說是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師

TAG:歷史解密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