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進京後用科舉安定人心,宋企郊吐露一實情後百官出逃

李自成進京後用科舉安定人心,宋企郊吐露一實情後百官出逃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稱帝,之後便率軍一路東征,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就攻佔了北京。崇禎皇帝被迫自殺,弔死在煤山上。雖然皇帝死了,但是很多明朝官員並不是很恐慌,他們所期待的是如何參與到新的大順政權的統治中,尤其是當時的秀才和舉人們,他們希望李自成能夠儘早開科取士,好讓他們鯉魚躍龍門。當然,李自成進入北京後,便仿照歷代朝代更替一樣,從明朝投降的大臣之中選取了一些人充實到新的政府班子中。

皇帝李自成劇照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四日,此時大順軍已經佔領北京城五天了,李自成下令重新篩選錄用明朝的舊政府官員,任命宋企郊為吏政府(吏部)尚書,負責官員的選定。詔令出來後,經過宋企郊的篩選,被錄用的明朝投降官員被分為四榜,第一榜選擇了宏文館掌院何瑞徵、編修周鍾、大理卿劉大鞏、寺承項煜、兵諫光時亨、禮政府從事韓霖、吳文幟、國子學錄錢位坤等,共九十二名;第二榜選定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讓其去鎮守山海關等處地方,其他人若干;第三榜特授宛平縣歸順舉人王仙芑,山東濰縣令等;第四榜補選各省州牧吳篪、傅學禹等,各省縣令朱國壽、王之鳳等總共五十名。

明朝官員畫像

在京的秀才們也都來新朝慶賀,尚書宋企郊便呵斥秀才們說:「新朝成立這等大事,不用你們這種人蔘合,你們還是趕緊回去讀書吧。等待新朝君主(李自成)頒布的考核。」剩下的明朝舊臣一看此種情況,也紛紛到吏政府去懇請宋企郊能幫忙上書李自成,希望能為新朝效力。宋企郊安撫說,新朝肯定會任用官員的,你們還是先回去吧。

果然隔了幾天就頒布考核試題,首題是「天與之」,第二道題是「大雨數千里」。三月二十八日,沒有選上的官員去找宋企郊,希望能有新的職務任命。宋企郊回復說:「新朝肯定會用人,你們早點回去等消息就好。」明朝遺臣吳爾曛當時已經被授予官職,可覺得事情太多想換一個教育類的職務,這惹得宋企郊特別生氣,宋企郊就合盤托出了李自成的真實意圖給吳爾曛。大致意思是,現在李自成整天忙於國事,很多事情還沒有忙完,尤其是科舉考試還沒來得及確立好規則。像你這種亡國臣子,要不是李自成君主寬宏大量,讓你重新做人,你還有什麼臉面換職務?

明朝科舉考試

當然宋企郊也對那些秀才說,你們這群人根本不知道李自成的意思,李自成登基成為皇帝,自然會用手下的人,不會用你們這些明朝的餘孽。之前的考核,不過是為了安穩天下人的心。秀才們繼續追問,宋企郊就勸他們不如回去另尋明主,選擇逃跑的上策。秀才和明朝的舊官僚聽完後都很絕望,便都偷偷地逃跑了。

當時的歷史記載顯示,宋企郊在大堂宣布任命官僚的命令,原先追隨李自成前來北京城的底層生員或者軍隊將領,全部被任用為朝廷大員。而對於那些逃跑的明朝官員和生員,宋企郊也沒有繼續追究,任由他們跑到其他地方,這最終導致李自成手下優秀人才的缺乏,為最終失敗埋下了伏筆。

大順政權的失敗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侄兒的後裔在明末自稱監國,與隆武帝爭正統,南明再次分裂
大臣因彈劾鄭成功父親被割去一隻耳朵,明朝皇帝無能為力只能哭泣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