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科學外交助力中國 參與北極事務

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科學外交助力中國 參與北極事務

「北極事務是氣候變化的一個側面,在我看來,中國在北極事務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8年於挪威特羅姆瑟舉行的「北極前沿」大會期間,高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8年是高風從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調任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的第二年。他早年參與南極外交事務,後來參與了氣候變化談判,而在《巴黎協定》批准後,高風又被外交部選派擔任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專門負責開展與北極事務相關的外交活動。

在高風看來,2018年「北極前沿」大會上不斷被提及的「科學外交」,在未來會是全球各國參與治理北極事務的重要理念。

中國參與北極事務近百年

中國參與北極事務已近百年,1925年,中國加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正式開啟參與北極事務的進程。此後,中國關於北極的探索不斷深入、實踐不斷增加、活動不斷擴展、合作不斷深化。

1996年,中國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成員國,中國的北極科研活動日趨活躍。同年,北極理事會成立,中國也從那時起便開始爭取北極理事會觀察國的地位。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於2013年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

「當時還是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的我,在瑞典的會議上看見北極理事會八個成員國的外長批准中國的觀察員國地位申請,很興奮地通過微博向國內報道這件事情。」高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仍有些興奮。

為什麼中國要參與北極事務?高風表示,對於北極的討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方面。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比全球的平均水平要快,這也對觀察全球變化具有指示性,北極地區的變化是氣候變化影響的證據。

科學界很早就發現,人類經濟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地球溫度上升。高風表示,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發現這一現象後,應對氣候變化逐漸被提上全球議程。

198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成立。該委員會匯聚了全球相關領域上千名科學家,並發布了一系列報告,最後得出結論:人類需要立刻行動起來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在高風看來,《巴黎協定》的簽訂意味著人類對於氣候變化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最先從科學上發現人類活動對全球造成的影響,在反思自己的行為過失後,靠科技發展來糾錯。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思考。」高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氣候變化對北極的影響很明顯,所以某種意義上說,北極和氣候變化是一個問題。」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積极參与南極事務,高風此前也曾花費大量時間在南極事務上,這讓高風在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一職上工作得很「順手」。

高風表示,中國作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國,在參與北極治理中,除了跟蹤北極理事會議程、觀察北極國家如何處理北極事務外,還出席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以及每年定期在北極圈內或近北極圈城市召開的相關會議。

除了北極理事會的相關會議,還有冰島的「北極圈論壇」、挪威的「北極前沿」大會以及俄羅斯的「北極-對話區域」國際北極論壇這三個具有官方背景的會議。2018年的「北極前沿」大會動員了包括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等在內的六名挪威大臣參加,芬蘭、瑞典、丹麥、新加坡、匈牙利等國的部長級官員也參加了會議。

「這些部長們就北極地區的政策和活動進行交流,這也是我們會緊密跟蹤的幾個會議。」高風表示。

除這些規格較高的會議,中國還與有關國家進行雙邊對話,就海洋法和極地事務進行交流,此外還有小型的多邊會議。

指導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首份政策性文件——《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於今年1月26日正式發布。白皮書闡明了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身份定位、政策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主張。

中國極地科研仍需加碼

中國致力於為解決世界難題提供方案,外交部曾多次表示,中國重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在推動污染防治方面也取得顯著進展。

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範例。高風認為,參與北極治理也是展現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例證。

此外,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指示器,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也是直接而強烈的。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俄羅斯等國提出了共同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的意願,提議將北極航道納入「一帶一路」倡議之中。白皮書中也指出,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有趣的是,在「北極前沿」大會上,挪威北部一城市市長Rune Gjertin Rafaelsen也在自己的演講中,展示了「一帶一路」如何連接到其城市,給當地帶來經濟利益。挪威外交大臣瑟雷德在「北極前沿」大會記者會上接受採訪時,也介紹了挪威和中國在北極的一些合作。

隨著北極冰川融化,北極航道將成為連接歐亞之間的更短的航道。位於俄羅斯北極圈領土內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更是各國開展北極開發合作的典型案例,包括中國、俄羅斯和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參與其中。雖然本次「北極前沿」會議上有觀點認為大型集裝箱貨船在北極航道中通航還不現實,但毋庸置疑的是,北極航道、亞馬爾項目等北極地區合作的重要性正逐漸呈現出來。

高風認為,中國要參與北極事務,首先要對北極有一些基本的知識和了解。

儘管中國的極地科研起步較晚,但中國正在逐漸加大相關投入。

高風同時建議中國極地科學界加強橫向聯繫,設置北極科學重大課題,並積極在國際會議上發聲,「可以借廣泛的科技合作機會,務實地參與到北極事務全球治理中去」。

高風表示,北極事務不局限於北極圈國家,域外國家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科研層面,「離不開中國等非北極國家的參與」。

(21世紀經濟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5G前夜:資本支出與投資回報的博弈?
《前任3》為何成為爆款?有沒有續集?華誼兄弟CEO這麼回答……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