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罷「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再忙的老爸也不會被兒子「除名」

讀罷「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再忙的老爸也不會被兒子「除名」

(爸爸你為何一直忙?)

「開除」老不回家的爸爸

文|呂好玫

明導讀

當然,由於職業性的原因,爸爸沒時間陪兒子,不能滿足兒子的正常需求,可以理解。但一些非職業性的爸爸陪孩子的時間也很少,不得不令人深思。有份調查顯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當問及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時,一些爸爸說工作太忙,先養家再說愛孩子;特別是還有些爸爸明明有時間,卻寧願玩手機,也不願意多陪孩子,以致有孩子報怨:「爸爸愛手機勝過愛我」;甚至有孩子呼籲:「爸,您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報載,明明是四口之家,但兒子卻說只有三口人,因為「爸爸天天不在家」……昨日,一張「警察爸爸被兒子『除名』」的圖片在網上流傳,圖片中,兒子做算術填空題,沒有把父親計算在內,讓網友直呼心酸。(見2月6日的《成都商報》)

乍一看,這是兒子報怨警察爸爸工作太「忙」,沒時間和自己分享快樂,其實也折射出父親陪兒子的時間太少,與兒子交流更少,沒有讓兒子享受到應有的父教,其背後自然是呼喚父教回歸了。

當然,由於職業性的原因,爸爸沒時間陪兒子,不能滿足兒子的正常需求,可以理解。但一些非職業性的爸爸陪孩子的時間也很少,不得不令人深思。有份調查顯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當問及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時,一些爸爸說工作太忙,先養家再說愛孩子;特別是還有些爸爸明明有時間,卻寧願玩手機,也不願意多陪孩子,以致有孩子報怨:「爸爸愛手機勝過愛我」;甚至有孩子呼籲:「爸,您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究其根源,關鍵是在一些年輕父親們看來,工作和掙錢養家是第一位的,陪孩子雖重要但並不緊迫,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需要親情陪護、需要父教,導致在一些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是個名稱,從孩子出生到成人根本沒享受到父教。

而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曾說過:「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校長。」父親有很多教育與社會化的功能,能給孩子帶來社會競爭意識、權威意識、道德品質,並能在自我控制、自我創新、成就感等形成與培養上起到榜樣作用,父教不能缺失;否則,任何家教都是殘缺的。畢竟,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爸爸口袋裡鈔票換來的禮物,還有爸爸對孩子的精神和人格的影響與帶動。

美國密執安大學科研所人員調查發現,與父親接觸多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獨立感和學習自信心具有優勢。如果父子或父女關係比較消極,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及學習能力產生負性影響。而今,兒子將警察爸爸「除名」,讓筆者想到醫生兒子的報怨:「他是我的爸爸,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職業性質影響父教缺失,呼喚用人單位多考慮家有14歲以下兒童的爸爸們的家教責任,多給他們提供親子陪護時間,多讓兒童享受父教,別讓兒童的成長「缺鈣」。

雖說兒子將警察爸爸「除名」,給家長們傳遞出一個信號: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不能缺位,特別是父教會影響孩子一生,更不能缺失。當然,要讓父教歸位,僅靠家長自律還不夠,還需要提高對父教重要性的認識,讓全社會都重視父教。具體可以學學歐美國家的做法。比如,像美國實施「父親支持計劃」,成立「國家父親中心」,開展「新爸爸訓練營」,全面推廣新父教理念,讓父教不能缺位家喻戶曉。或者像瑞典那樣,頒布《父親法》,從法律的角度,對父親參與育兒作出強制規定,並給出一些優惠政策,放父親假,讓父親參與育兒活動,承擔育兒的責任,從而讓父教真正回歸本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話全媒 的精彩文章:

劉鑫稱與江歌是同性情侶:失去人倫底線的人必須接受又一輪洶洶「網磚」
從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中讀出管理哲學,建議老闆再忙都看看

TAG:明話全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