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連你的孩子都不能讓你變得更好,那麼,請你別原諒自己

如果連你的孩子都不能讓你變得更好,那麼,請你別原諒自己

雪之花

 七彩.映畫  電影鋼琴

王崴 

00:00/05:17

小邱七歲時父親就開始吸毒,五進宮了,現在還在戒毒所,去年的某個時候進去的。

吸毒的人脾氣暴躁,性情自私,在他小的時候,父親沒少在他身上發泄。

比如父親從外面回來,發現他沒關門擋住陽光,也能把他臭罵一頓。很多時候父親要求他像臨時工伺候老闆一樣伺候自己。

自他記事以來,父親都是沒有工作的,整天遊盪,伙食費都是向母親要的。

最近幾年他去外地讀書,母親在外做護工,護理老人,工作很辛苦。家裡沒什麼人,於是父親的脾氣就沖著弟弟去了。

弟弟有一次被熱湯淋到大腿,在水龍頭下一邊沖著冷水,一邊哭著打電話給母親,母親顧不上工作,心急火燎地趕了回來,而一直看著整件事情發生的父親反應只有一個——「反正死不了」

還有一次,不清楚由於什麼事情,弟弟被父親用菜刀追砍,刀結結實實地砍在房門上,弟弟當時用衣櫃堵門,打電話向母親求救。後來有一段時間他一回家就藏入房間,搬衣櫃堵門。

家裡有一個吸毒者是一種非常大的負擔,除了長期的毒品開支,家人還要應付他喜怒無常的脾氣,還有隨時被派出所抓進去的可能,這些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消極的。

小邱說自從知道了葬禮禮儀,就擔心要是父親死了,他擠不出眼淚怎麼辦?從初中一直糾結到高考。

他說父親就是一個無賴,家人提供伙食費讓他蹲在老家他都不肯干。

終於,前一段時間,母親和小邱兩兄弟溝通跟父親離婚的事情,知道母親要離婚,他除了舉雙手贊成之外,就一直在想,父親要是直接死在外面該多好。

他說,父母的婚姻是失敗的,這個家是失敗的,不過還好,他們會有更好的未來。

一個暴戾、狂躁、沒有責任感的父親,對社會來說是一個不穩定的個體存在,對家庭來說則是巨大的災難。

很多人年輕時都曾放任自己,能自動自發的人不多。我們常說,年輕不懂事,懂事不年輕。

古話也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但是,這句話不應該用來作為悔恨之用,而應該讓人們在年輕時作為警醒自己的座右銘。

假如我們的青春已經消逝,許多機會已經錯過,是否這輩子就這樣了?

事實上,人生什麼時候都不缺改變的可能,缺的是奮鬥的心。

隨著物流快遞業、外賣業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加入這些行業,成為快遞員、送餐員。

以前我們一直以為,他們都是一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後來我們看到一些四十歲甚至五十歲的人,他們也走街串巷,跑上跑下,送著快件、餐品飲料。

有人拿這些大齡快遞員、送餐員的例子教育小孩,說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聽起來好像是那麼回事,誰叫你年輕時不努力呢,現在年齡大了,還要干各種透支體力的活。

但是,這種說法不僅有點刻薄,還有點片面。你怎麼知道他們年輕時不努力?他混得可能不是很好,但你怎麼知道人家經歷過什麼?

就算他年輕時沒有努力,過了不惑、知天命之年才頓悟,或者迫於壓力不得不開始奔波,但起碼現在的他是努力的,我們難道不可以說「他們年齡那麼大了還那麼努力,值得肯定」嗎?

這個年齡還出來辛苦闖蕩的人,壓力自然不小,而且往往跟孩子有關。為了孩子,他們毫無怨言。

但是,這個社會有一個勤奮的人,就有一個懶惰的人。哪怕他也有孩子,卻依然無法讓他有所觸動和改變。

旭明家在農村,2010年畢業後在成都工作,目前月薪八千,2016年結婚,兩人一起供房、供車,孩子剛出生幾個月。

父母老實本分,在老家以種地、種果樹、打零工為生。

2016年之前,哥哥主要跑大貨車,嫂子則長時間待業,比較懶散,即使母親幫著帶孩子,她也不太想出去,中間有過幾次短暫打工,都是沒到一個月便不幹了。

2016年哥哥開始賭博,輸掉車子,又從父母這裡拿走六萬,後來還借了高利貸,最後又偷偷利用父母的身份證,通過特殊的走關係的方式貸款五萬。

後來旭明得知以上事情,哥哥人已跑路,催債的人隔三差五往家裡跑,鬧得雞飛狗跳。

嫂子無經濟來源,又不願勞作,整日遊手好閒,吃完就逛,逛完就睡。小邱父母在家充當保姆及錢包角色,又氣又無奈。

哥哥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回家了,連孩子也不見了,嫂子對孩子的事情也不上心。攤上這麼不負責任的一對父母,不知孩子是怎麼想的。

也許,多年後,孩子會說,因為爺爺奶奶,我才有飯吃,才活了下來,因為爺爺奶奶,我才有書讀,畢業後才能找到工作。

聽完是感嘆爺爺奶奶偉大,還是替孩子覺得心酸呢?那對本該負起責任的父母,都做了些什麼?

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真是枉為人也。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對孩子的基本撫養義務或許還是能盡到,但不少父母除此之外,在育兒方面再無其他內容,親子之間真正的相處時間極少。

人民日報刊登過一篇文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裡面說到,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礎,更能因融洽的親子關係讓你的教育「入腦入心」。

中國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總是有點稀缺,不管是忙還是閑,哪怕閑得發慌,一些父母也寧願找其他事情來消磨時間,而不是陪伴孩子。

中國人消磨時間的最常見的方式,便是國粹之一——麻將。本來,閑暇之時,約上三五好友,搓上幾盤麻將,既可娛樂娛樂,又可聯絡感情。

但多少人沒日沒夜地打麻將,把其他事情拋諸腦後,而且大多是為人父母者。對於父母痴迷於麻將「事業」,孩子是怎麼看的?

我們不妨引用下面的一些人的話,聽聽他們的心聲。他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他們的父母當年或至今都沉迷在麻將上。

小符說,上小學時,父母一有空就打麻將,通宵的那種,在家打的話,他根本就睡不好覺。

如果是去別人家打,他更痛苦。他常常眯著眼,在月光下,拖著沉重的腳步,被父母牽著走回家,因為他們打麻將總要打到半夜。

他幾個同學的父母也是麻將發燒友,他們的成績都很差。他稍好一點,可能是在學習上稍為自律一點,但假如不是父母沉迷麻將,他的成績本該更好。

他說沉迷麻將的父母對孩子疏於管教,孩子成績差不說,性情也差。他痛恨麻將,痛恨賭博。

強子說,玩麻將理性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天天打麻將、還賭錢就令人無法接受的。

他們家鄉修了宗祠,每次打完麻將(賭錢),每個人都要交兩元給宗祠,用於日後維修。

結果大批有「孝心」的大老爺們就有正當理由天天聚眾賭博了,他爸爸也是其中之一。

他說他們當地警察不管這個,不然一定要報警,讓他們全進派出所反省!反正勸了也不聽。

祖先要是知道他們借賭博來給修宗祠的錢,估計墳頭的青煙冒得都要跟山被燒了一樣。

小琳說,小時候,父母約人來家裡打麻將,她在寫作業,被轟下桌子,在吃飯,被轟下桌子。

平常一家人從沒有一起坐著好好看一會電視,說一會話。父母從沒認真教育過她學習還有生活,她從在肚子里的時候就吸二手煙,聽麻將聲。

問她怎麼知道的,她怒答,還用想嗎,都打了二十年了,每次在家睡覺都是伴著麻將聲。

有時候父母出去打麻將,大晚上只留她一個小女孩在家,怕得她……

家裡也從來沒好好收拾,有人讓她父母別出去玩了,他們只會說自己多累多不容易,就這麼點愛好。

她一說父母打麻將、玩牌影響她學習,他們會說我們不玩你也不學呀,還會說人家誰誰爸媽也打麻將,怎麼人家不受影響呢?

當她出門見到別人家的日常生活,就更覺得不爽,別人家父母在孩子做作業時輕聲細語的,別人家吃完飯一塊刷刷碗,看看電視,遛遛彎,別人家孩子老早就上補習班……

她知道父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但他們多年的行為又何嘗不是毀了孩子。

阿楓說他四五歲的時候,爸媽把他鎖在家裡,半夜出去打麻將,他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長大後,他都是打麻將打到爸媽鎖門都還沒回家……

張帆說他爸媽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覺打麻將,日日如此,早上起來一接到電話就走了,晚上十點多才回來,至於錢怎麼來的就不透露了。

不過他還行,思想比較成熟、獨立,只是受環境影響有點懶惰,不過還好湊合考了個大學。

至於被問到有對沉迷打麻將的爸媽是什麼感受,他說,麻木了,無所謂,最熟悉的陌生人……

打麻將、打牌娛樂娛樂沒有錯,錯的是沉迷其中,扔掉該乾的事情,拋掉該負的責任。

當父母對孩子說好好讀書,然後搓起了麻將……好好讀書,讀完用來打麻將嗎?我好好讀書,你有好好工作嗎?

當父母在麻將桌、牌桌上殺得天昏地暗時,卻忘了有個孤獨無助的孩子,鑽在被窩裡,眼睛睜得大大的……

社會現實已經給了我們很多教訓,「問題少年」大多都有一個不夠溫暖的家庭。包括留守兒童引發的問題,無一不和「缺少父母陪伴」有關。

隨著80後、90後成為父母,有一樣很多人婚前就喜歡的消遣方式進入了年輕小家庭——電子遊戲。

同樣,因為打遊戲夫妻不和、親情冷漠的例子不在少數,時代變了,但各種情景何其相似。

有人說,一個人要變得更好,要麼是遇到自己所愛的人,要麼是有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會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責任心、上進心。

我認識一個人,父母做了點生意,家境不錯,他每個月上個悠閑的班,拿著不高的工資,到處揮霍,泡酒吧,撩美眉,不夠了就找父母拿。他說,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

後來他父母的生意出了問題,做不下去了,還欠了債。做不了泡高檔酒吧的少爺,那就泡大排檔、路邊攤,他還是整天喝得醉醺醺的。

只是,原來陪他泡酒吧的一群酒友,很多都不見了。以前他還有點錢,現在什麼都沒有了,那些人還不各自散去?

後來他認識了個女孩子,結了婚,有了小孩,整個人像變了一個人,到處跑業務,誰都靠不了,只能靠自己了。

他父母倍感欣慰,總是說,家裡生意敗了,但兒子變好了,心裡反而踏實了。

我們常說,為自己而活,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說的是勇敢地去實現個人價值。但是,說到責任,如果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這樣的人是沒有責任感的。

沒有責任感的人,說話沒有顧忌,做事沒有動力,人生就是遊戲。

大的責任有社會責任,小的有家庭責任。檢驗一個人的責任感的最後一塊試金石,是孩子。

我們看到過曾多麼放任不羈的人有了孩子也發生改變的,曾多麼懶散的人為了孩子也起早貪黑的,但是,也看到過無限期地頹喪、潦倒下去的……

如果連你的孩子都不能讓你變得更好,那麼,請你別原諒自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來話不長 的精彩文章:

新年的願望,從許下到放棄,要花多長時間?

TAG:說來話不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