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拳即是功 功即是拳

拳即是功 功即是拳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不邪

編輯 | 鹿鳴

和敬清寂

巫娜

00:00/05:12

這個傳某大師做了膝蓋手術,那個講某密宗活佛裝了心臟起搏器。唉,關鍵還是得看你自己怎麼理解。 看東西要腦袋上再長一隻眼,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得跳出自己的框框,別自己把自己給糊弄了,就好辨別事物的真偽了。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能跳得出小我窠臼的才是明白人。

練拳一定要找沒人的清凈地方,而且要反反覆復,一遍又一遍地練。你先是換了勁,但是腦子裡還有條條框框,這是規矩,規矩不可易,最開始很重要,時時處處用規矩檢驗, 錯了趕緊調整,慢慢就融會貫通,短的一年多,長的兩三年,把規矩都消化了,漸漸進入自由王國,此時身體里的變化日盛一日,這就是盼頭。

特別是練形意拳更是如此。樁是靜止的拳,拳是活動的樁。一開始站三體式,規矩都在裡頭,靜的時候規矩不會錯,慢慢在劈拳和崩拳裡頭找。打拳一開始得象太極拳那麼打,盡量慢一點,為什麼?找規矩嘛。你想今後在激烈對抗中都不壞規矩,一開始就得慢。慢裡頭規矩不錯,慢慢再快,快慢都不壞規矩則入門矣。

無論形意拳還是太極拳,拳就是功,功就是拳。有些門派會有些串來的內功功法,有輔助作用,但最原始的那個內功,其實就是拳。大約練出來的也不說,孫祿堂說了,如今多數人練不到人家那個境界,也沒辦法檢驗,所以也不信。這個拳打到一定程度身體裡頭就變化了,其實就是內功修養。

說這個是提醒有心人不要本末倒置,去找什麼奇功大法的,你現在練這個就是那個法,如果沒練出東西來,大約一是功夫沒下到,二是沒練明白。現代人對下功夫定義與傳統不同了,一般人覺得練一個小時還不行嗎?其實真不行,而且強度也不一定夠。太極拳最少要連著打十遍,每天練兩次,這還是最起碼的。

身體里有了變化,自己得了好處就能做到了。練明白了就能把拳融入到生活里,這樣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也都把拳練了,這才叫入港,也可以彌補時間的不足。練武的人可以喝點酒,不過抽煙真不是啥好事兒。不過有些老輩人也抽煙,也不耽誤他出功夫,可能健康長壽上會受點影響,老了大約肺上會出問題,還是早早戒了的好。

練內家拳的外在表現就是精神,要是整天總是耷拉著個腦袋瓜子老大找老二算賬,臊眉耷眼兒蔫兒了吧唧的,這精氣神豈不是白練了。年輕人不用練也精神,走路都是一挺一挺的,過了二十七八就走下坡路了,腰就開始往下塌了。練內家拳,二十幾歲精神,七八十歲還精神,象孫存周老了都被稱作「帥老頭」才行。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普洱茶,喝的人多,懂的人少!
精氣神 太極的內在統一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