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社名流·馬一浮

印社名流·馬一浮

馬一浮(1883-1967)名浮,字湛翁。祖籍浙江上虞,生於四川成都,居杭州。博古通今,粹然學者,凡中土九流百家之學,漢宋經師之論,佛釋經典,義禪教理,道教玄學,莫不通其志而窮其源。

——題記

馬一浮(1883-1967)名浮,字湛翁,別署蠲戲老人、聖湖居士。祖籍浙江上虞,生於四川成都,居杭州。博古通今,粹然學者,凡中土九流百家之學,漢宋經師之論,佛釋經典,義禪教理,道教玄學,以及歐美文、史、哲學,莫不通其志而窮其源,上世紀20年 代已蜚聲學術界。精研書法,篆隸、章草、分書、真書、行、草各體無一不精,其書法功力沉厚,合章草、漢隸,自成一家,優雅峻拔,章法有致,結字平和舒展, 用墨濃淡相宜,草行相雜,豐子愷曾贊之為「中國書法之泰斗」。他的文章、詩詞,以及書法,篆刻都爐火純青,造詣非凡。解放後,曾擔任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委 員,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文史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職。其晚年在西湖蔣庄寓所已闢為「馬一浮紀念館」。

1963年,印社六十周年大慶社員合影。(自右至左) 前排:唐醉石、張宗祥、馬一浮、沈尹默、邵裴子、許欽文。 中排:錢君匋、沙孟海、方介堪、金越舫、高絡園、阮性山、潘天壽、傅抱石、王個簃、孫曉泉、諸樂三。 後排:陸維釗、方去疾、吳朴堂、秦康祥、高式熊、葉潞淵、朱醉竹、韓登安、童雪鴻、吳振平、錢鏡塘,羅尗子,褚保權,丁吉甫、吳寅。

馬老先生除學術等成就外,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書法藝術,豐子愷先生曾讚譽馬老為「中國書法家之泰斗」。他的字清麗俊秀,有醇厚的書卷氣息,眾體皆備,其中特別善於隸書及行草書。

他的隸書取法於《石門頌》自小臨習甚勤,晚年對《石門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他在《蠲戲齋題跋》中說:「元常謂多骨豐筋者聖,唯石門頌足以及之,然但務痩硬而乏氣韻則失其意,知此者鮮矣。」他書寫石門時有意增加橫劃之波勢,形成了用筆溫厚,結體瀟洒的隸書特色。

他的行草書,章法清新俊麗,間架老辣縱橫,用筆痛快沉厚。他以王羲之《聖教序》為主體,兼收北碑意趣,索請章草筆意,字距、行距拉得較開,大有空靈清遠的藝術境界。在結體上,較多地採用北碑筆意,呈現了明顯的雄強縱橫之勢。清遠的章法和雄強的結體完美的統一,足見他的藝術造詣之深,他的用筆也頗有特色,下筆俊利、痛快。橫劃較多呈上翻之勢,有北碑的強悍之氣。但用筆又極為厚重,而且越是枯筆處越見沉厚。

1947年4月4日,馬一浮(1882-1967)與印社同仁方介堪(左二)、馬公愚(右二)、吳振平(右一)合影於杭州葛蔭山莊。左一為夏承燾。

馬一浮先生走的是碑帖結合的道路。馬一浮先生認為「……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大抵多識古法,取精用弘,自具變化。非定依傍古人,自然與古人和澈,當其得意亦在筆墨之外,非資神悟亦難語此。」馬老的這種尚古—脫古—創新書學觀點,以及強調筆墨之外的學問積累的見解,具有深廣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炫酷 的精彩文章:

你有哪些顏值比較高的運動鞋推薦?
盤點世界十大珠寶品牌,趕緊看看,你能認識幾個?

TAG:時尚炫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