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董其昌的繪畫主張是什麼?對後世的這三點重要影響你要清楚!

明代董其昌的繪畫主張是什麼?對後世的這三點重要影響你要清楚!

說到董其昌,為明代中晚期的文人畫大家 他對後世最重要的影響莫過於提出了「南北宗論」這一中國古代山水畫派所持的理論。

今天多多就為大家淺談董其昌這一理論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


關注多藝界(ID:doyart),讓你的生活多彩多藝!

1.「南宗」「北宗」的出現

從唐代開始,山水畫領域就出現了兩大派系,南宗是以唐代畫家王維為代表的水墨山水,北宗是以唐代畫家李思訓為代表的著色山水,這兩個畫派是與禪學的兩大宗派同時產生的。

(傳王維 輞川圖 )

2. 兩派藝術風格上的區別

繪畫中的南宗和北宗在藝術風格上(如「精工」與「士氣」、「工」與「雅」)和藝術技法上(如「渲染」與「著色」、「勾斫之法」)各有特色,他們之間的基本分野是著色山水和水墨山水的對立,雖然不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但其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是重視繪畫風格中的個人創作境界。

北宗的士氣簡單可以理解為匠人的匠氣,也就是在文人進入到繪畫這個領域之前,繪畫是有專門的畫匠來作畫的,他們的繪畫作品服務於政治(比如雲台二十八將圖)、宗教(比如敦煌壁畫)、墓葬(比如山西太原婁睿墓)等等。

而從宋元開始,有知識有文化的士大夫、文人開始發掘繪畫更獨立的意義,比如元代倪瓚的名言「聊以自娛」,就指出畫畫並不是要服務於什麼目的,而是我覺得高興,我就畫畫,畫給我自己看的。繪畫的意義在文人那裡直接與很多閑情雅緻的活動上升到同一高度。

而文人作畫,雖然沒有那些畫匠的基本功,但是他們對毛筆的特性,是從小學書法中就體悟而來,所以也有了元代初年趙孟頫所提到的「石如灰白木如篆, 寫竹還與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

(元 趙孟頫 水村圖)

3.董其昌及其理論的出現

由上面簡單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繪畫從宋代元代開始不僅從理論到實踐都逐漸和畫家拉開距離,那麼到了明代,董其昌這裡,他首先是一個文人。其次他有豐富的藝術史閱歷,因為他曾經在嘉興的大收藏家項元汴家做過私塾先生,後來入朝為官50年的時間內都有機會接觸到南北各地官私收藏的歷代名作。他在看了這麼多歷史上的藝術佳作之後,他非常清楚文人畫與畫家之間的對壘,也就是所謂的南宗與北宗的對壘。

董其昌本人推崇的是南宗,認為南宗的畫家「皆其正傳」。而對北宗(即行家畫)則加以貶斥。他們認為南宗畫源自頓悟,格調高逸、蕭散閑雅;北宗只重苦練,滿紙匠氣、燥硬繁冗。(大家可自行參見 南宋馬遠的踏歌圖 和趙孟頫的水村圖,雖然兩者都是中國藝術史上的名畫,但是風格上區別仍然十分明顯)

(南宋 馬遠 踏歌圖)

董其昌被稱為一代宗師不僅僅在於他的書法風行天下,也不僅僅在於他改變了明中期「吳門畫派」的畫風,更重要的是他旁通禪學,以禪論畫,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繪畫發展過程為脈絡,系統地提出了關於畫派的理論——「南北宗論」。

(董其昌 仿黃公望富春大嶺圖)

他把唐宋以來千支百派、紛紜萬緒的山水畫,通過對畫家的身份和畫家的筆墨、皴法、構圖等因素的綜合比較,借用禪宗派系,將山水畫劃分為南北二宗,力圖全面而系統地梳理出一條山水畫師承、流派的脈絡。研究中國山水畫的發展,以及對藝術風格美學價值的思考,都有著積極的啟迪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藝界 的精彩文章:

老舍:一個被寫作「耽誤」的好畫家,其夫人曾拜齊白石為師
哈爾濱冰雕節原來是這樣發展來的!教你一招如何在家自製冰雕!

TAG:多藝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