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店偶遇的故事

小店偶遇的故事

1

小店偶遇的故事——

周四傍晚孩子架子鼓與樂隊合奏排練時間。

送完孩子來到音樂中心旁邊鍾愛的螺絲粉店,平日並不熱鬧的小店,今天有不少的客人。坐在臨窗最後的位置,打算就餐完可以安靜聽上一段沒完成的書。

「你吃不吃?慢慢吞吞,吃個粉也半天!」

聞聲抬頭望去,一個年輕的媽媽正訓斥著一個在就餐的小男孩。約摸3、4歲左右。孩子聽到媽媽的話,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想加快吃東西的速度,手一張把台上的一個小玩具碰到在地上。

「你看看你!吃個粉也不好好吃,再不吃完,我走了,你自己在這裡吃吧,我不要你了!」說完媽媽蹭的站了起來,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孩子驚恐的放下筷子,嘴裡還吊著半截沒來得及吸到嘴裡的粉,小手扶著桌子站起來也跟著往門口走,邊帶著哭腔大喊「媽媽、媽媽……」兩步後孩子似想起了什麼,回身撿起台上那個小玩具又接著邊哭喊邊追出來。

小店恢復平靜,我低頭吃起粉,但突然覺得這粉變得索然無味,轉頭向窗外望去。

我相信,那位年輕的媽媽會在店的轉彎處等著這個男孩子。必竟過了這轉彎處就是車水馬龍的大道。

我也相信,這位年輕的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有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怎麼可能不要這個孩子?或許在說出這些話的後一秒,這位媽媽就後悔了。

2

窗邊的所想——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媽媽說出「我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相反其實這樣的話特別的容易說,脫口而出,不是么?有媽媽和我說過,你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讓你抓狂的場景,我真的恨不得把她搭出去丟了!真的是這樣么?有誰沒有經歷過孩子讓自己氣炸的場景?至少我自己沒有,我們的孩子都是那個普通的孩子,時常會讓我們抓狂,甚至憤怒。

而作為父母說出「我不要你了!」只是沒有學會很好與自己的負面情緒相處的模式。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情緒失控是因為孩子,孩子應該承擔責任,如孩子磨蹭、拖拉到點不睡覺,到點不著急上學出門,不好好吃飯……這時候,父母可能會想:如果孩子能做好這些,進步,我也就不會這樣了!可真的是這樣么?父母的情緒不好真的是因為孩子么?

我曾經問過一些父母,如果當出門前,孩子把杯子里的水打倒了,而此刻你或正也找不到你車鑰匙,出門的時間也急在眉梢;此刻的你或正收到領導發來的對你工作滿意讚許的信息,而你留給出發的時間也有還有充足的餘地。不同狀態下的你對孩子的態度會不會因此不同?

在你和孩子爆發不久之前,甚至是挺長一段時間前,你遇到這些:

——也許你和同事在工作中言語有過招,你沒佔上風心裡不快;

——也許的車早上莫名多了一道劃痕,肇事者逃逸你很憤怒,也許加班累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在沙發上的愛人拋來一句,怎麼這麼晚才回家?不被理解讓你委屈;

——又也許只是你做的晚餐,家人抱怨說,這鹹得沒法吃,不被包容讓你覺得沮喪;

——又也許乾脆就是中午在飯堂廚師給你打了你討厭的蔥花,胃裡難受……

這些生活里一點點的小情緒在你心裡積累,讓你無處釋放,讓你焦慮煩躁。看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你終於找到了一個發泄口。用語言暴力摧毀他們的自尊、自信,這些源於自己積累的負面情緒的宣洩。

想一想,在我們諸事順意的時候,孩子的調皮搗蛋,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可能是種可愛的表現;而當我們被生活和工作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孩子的調皮搗蛋,分分鐘都要讓我們爆發!所以,有時候吼罵孩子,往往不是像我們自以為是的那樣,為了「教育孩子」,而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情緒宣洩的機會了!」

不管我們自己承不承認,但這是事實:我罵你,其實是因為我無能!我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更沒有學會更多與孩子溝通的技能,而是用看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去一聲吼定控制這個場面。

「你腦子幹什麼吃,怎麼這麼笨?」

「走開!我不要你了」

「夠可以的!你看看你都做什麼,丟臉死人了」

這種對孩子脫口而出,不知已經是大人的我們聽了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在我帶領的一場家長課堂中,有這樣的體驗活動。這幾個成年志願者蹲在地像孩子一樣高度大小,被周圍的居高臨下「大人」用以上相似的語言指責著。

體驗結束,扮演孩子的他們心情沉重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恐懼、害怕、緊張、難過、覺得自己很沒有用。

扮演成人的他們說:隨著這樣的語言,自己的情緒也一再上升,控制不住自己不說。

這些犀利的指責和不停的罵人的話,讓一個大人都無法釋然,又讓一個孩子如何承受得了!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不記事。打一下、罵一下,孩子長大了就忘了。但是,兒時經常受到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缺乏安全感,在人際關係、親密接觸、溝通等多方面有障礙。也許被打罵場景的記憶模糊了,但這些感受會進入心理層面,成為潛意識。

3

我們可以試著做——

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但是,生活壓力的確存在,那是不是就用力壓著忍辱負重,NO NO NO我們不需要控制情緒,那樣會內傷得更嚴重,沒處理的負面情緒會讓下一次的暴風雨來得更猛烈。我們需要做的是管理好情緒。父母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1.宣洩法把負面的情緒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情緒管理的方法,我們痛苦、悲傷、憤怒,用一種不傷害別人和自己的方式去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如說打沙袋、枕頭、玩偶、出氣棒,對著大海大喊。當我們把這些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的時候,我們會輕鬆,當我們輕鬆時候我們再來看面臨的困境也許我們就可以更理性的來處理。

2.菲爾德數顏色法當我們處在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讓自己先環顧一下四周的景物,然後開始數顏色,在心中自言自語的說,那裡有一輛白色的車子,那裡有一片紅色的花朵,那裡有一片綠色的樹葉,那裡有一個紫色的短裙,那裡有一片藍色的天空,那裡有一個綠油油的草原,數到十二的時候,大約花個三十秒左右專註的去辨認自己周遭,環境周圍的那些景物顏色,慢慢慢慢你就平靜下來了。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時,你會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你可能會發現,之前差點就暴跳如雷的你,可能是被壞情緒「逼」得放大了孩子的缺點。

3.情緒管理「紅綠燈」當你生氣要罵人的時候,你先輕咬住你的舌頭,幾秒鐘以後,你可能再說出來的話就不是那麼傷人的,紅綠情緒管理紅綠燈,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遭遇到一些情境,非常憤怒、激烈、負面的時候,不要馬上去行動,先讓自己停下來想一想,我現在正遭遇什麼,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然後想一想,快速的想一想,面對這樣有幾種可能解決的方法。

4.積極暫停區在家裡給自己設立一個冷靜區,可以是窗前桌子邊,也可以是小院一角,還可以是陽台旁,總之是你喜歡呆的地方,布置成你喜歡的樣子,給它起一個讓你舒服的名字如「秘密花園「」靜心角「,和家裡人說,當你生氣需要平靜的時候去那個地方呆著,當自己的感覺好起來會再出來。當你的情緒到達極點,要爆發前,可以選擇離開現場來到你的暫停區。這樣的積極暫停也會使你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去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給孩子一起建造他的冷靜角,引導孩子正確去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5. 自己的特別時光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感覺好起來是生活的必需品。自己獨處、和朋友聚會、與愛人約會都是照顧好自己的方式。別讓自己別那麼孤獨。給自己定下小目標,換一個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生活,比整天沉於事務中更高效。

6. 培養自己的小愛好寫十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放在你的百寶箱,當你需要的時候抽到哪一個立刻去做。會讓你自己的心情指數直線上升。

童媽手記——

或許你會說,說的我都懂了,可我做不到!是的,我知道,改變並不容易。從知道離做到還有很遠的路,我們都在知行合一的路上努力。

霍林姆斯基曾說過:「做了父親和做了母親,這是人的第二次降生」為人父母,是我們的第二次成長機會,孩子的到來,給我們一個審視人生的新機會,是孩子陪伴我們一同成長, 讓我們一起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沫家童 的精彩文章:

TAG:沫家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