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立欠債多家上市公司受波及 董事長:三步走解決

金立欠債多家上市公司受波及 董事長:三步走解決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三步走解決資金問題

時代周報記者 王媛 發自深圳

剛剛風光了兩年的「長跑選手」金立,突然間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被曝資金漏洞或高達百億元。

2017年底,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欠款歐菲光的傳言不脛而走,2018年1月初劉立榮又被曝被法院凍結了超過四成的股權。2018年1月的最後一天,風波中的劉立榮終於出面回應稱,正在通過出售股權和資產積極解決債務問題,劉立榮還特彆強調自己「不會跑路」。

從事手機行業15年的金立,一向信奉「活得久,活得好」的準則,是什麼原因導致金立出現資金問題?

事實上,手機行業上中下游關係緊密,而作為金立的供應商歐菲光曝光金立欠債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此,金立接下來如何應對? 「手機老兵」劉立榮如何自救?吸引著外界的注意。

多家上市公司受波及

1月9日,因為中信銀行(7.940, -0.20, -2.46%)東莞分行向法院訴訟,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劉立榮所持有金立通信的41.4%股份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凍結,限制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2020年1月9日。而在東莞法院之後,深圳法院也申請了輪候凍結,凍結時間為3年。

自此,從去年12月底不脛而走的金立資金鏈危機傳言正式坐實。而在去年12月14日,歐菲科技(18.930, -0.26, -1.35%)在投資者電話會上的內容就被曝光,歐菲科技稱,對金立手機的應收賬款約6億元,並已經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元。緊接著,隨著歐菲科技、深天馬A(15.820, -0.44, -2.71%)等金立供應商申請資產保全,部分銀行也向法院起訴凍結金立公司資產以及劉立榮個人資產。

據了解,目前金立持有的微眾銀行股權、南粵銀行股權以及在正在建設中的位於深圳前海的金立大廈等重要資產都處在資產凍結中。另外,因對部分賬款承擔連帶責任,劉立榮及其妻子名下的個人資產也被供應商申請了財產保全。截至目前,受到金立欠款門波及的上市公司包括維科精華(6.020, -0.04, -0.66%)、歐菲科技、深天馬等,由於金立方面拖欠維科電池應收貨款8409.99萬元,可能導致維科精華2017年業績繼續虧損,面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面對時代周報記者的採訪,金立公關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劉總(劉立榮)近日的回應已經清楚解釋了目前金立面臨的狀況,目前還沒有新的進展可以披露,但劉總還是很有信心渡過難關。」

兩年60億元營銷費

此前,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劉立榮否認了賭博欠款的傳言,並坦承,金立資金鏈問題爆發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

2016-2017年兩年間,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這對金立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導致貨款周轉困難,在拖欠貨款後被供貨商申請資產保全。

兩年高達60億元的營銷支出,都花在了哪裡?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近兩年,金立的一線代言明星包括馮小剛、余文樂、薛之謙、劉濤等。此外,天才棋手柯潔也曾擔綱公司的品牌文化大使,金立也在近兩年贊助了《我們戰鬥吧》《真聲音》《笑傲江湖》《四大名助》《跨界歌王》《今夜百樂門》等熱播綜藝節目。

然而,在巨大的營銷投入之下,金立手機的銷量卻並沒有取得預期增長。劉立榮在2017年曾談道,手機行業洗牌加劇,廠商要邁上一億台的銷量才算跨過生命線。2017年年初,劉立榮也定下了保底3000萬台,挑戰3800萬台手機的銷量目標。

IDC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比2016年減少0.1%,降至14.724億部。國際調研機構GFK統計的2017年智能手機銷量數據則顯示,金立以1494萬部的銷量排名第七,僅達到預期銷量的一半。

根據業內多位分析師的分析,金立手機出貨量不好是與2017年全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長出現停滯有關,而且金立主要市場在四五線城市,但是這些目標人群在前幾年市場瘋狂增漲的時候換過手機了,所以換機的空間並不大。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金立在向全面屏轉型的戰略上過於激進。「以金立去年底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面屏新機來看,這些手機功能差異並不大,感覺上有點亂了章法。」

一位不願具名的手機企業高層向時代周報記者談道,目前關於金立的流言蜚語很多,很難判斷具體資金漏洞是多少,但實際上產業行情不好的時候,很多手機企業、供應鏈企業都會遇到資金鏈緊張的問題,能不能渡過難關仍待觀望。

據上述人士分析, 2015年開始劉立榮重新復出回歸一線,開始主打續航、安全的組合拳,2016年金立形勢大好,可能這給了金立很大的信心,導致2017年有點冒進了。但實際上2017年整個手機行業形勢低於預期,出現了負增長,金立就顯得有點冒進了。供應鏈稍微出現問題,就會亂了章法。

據了解,目前位於前海的金立大廈正在投入建設之中,2017年7月金立還宣布將在重慶投入5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同樣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

分三步解決資金問題

作為金立的創始人,劉立榮一直信奉「活得久才是活得好」這一生存哲學。在過去15年間,不管是經歷4G換檔,還是互聯網手機侵襲,劉立榮均能帶領金立穩紮穩打,深耕線下資源。此前的採訪中,劉立榮多次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其在手機行業十幾年來最大的體會,就是手機行業是一個目前為止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但是金立紮根較深,線下積澱也厚,即便是不少廠商在備貨上捉襟見肘時,金立在供應鏈上的把控能力也比較強。金立抗風險能力強也曾經是劉立榮頗為欣慰的一點。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金立是偏向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銷售型的全產業鏈公司,某種意義上來講,金立確實是比較重資產的公司,這一點,也令金立過去能抵擋風雨,收穫了不少成功。不過,手機競爭陷於紅海,遭遇銷量瓶頸連金立這樣的選手也未能幸免於難。不過,身處漩渦之中的劉立榮出面坦承回應外界質疑,並主動對外喊話,稱「我不會跑路,債務一定會一步步償還。」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員工以及供應鏈夥伴吃了定心丸。

劉立榮表示,金立的生產和銷售逐漸恢復了正常,員工工資也正常發放,內部較為穩定。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夥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在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

按照劉立榮的說法,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工作已經有進展,目前整體方案在談判中,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必要時刻或有可能放棄控制權。

工商資料顯示,金立目前持股廣東南粵銀行9.39%的股權,認繳金額為6.99億元。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微眾銀行發起成立股東之一,金立曾出資9000萬元獲得微眾銀行3%的股份。此外,金立在深圳前海合作區媽灣片區擁有一處在建金立大廈物業,根據前海管理局官網信息,金立大廈為1棟地上23層、地下3層,佔地5776.77平方米大樓,總建築面積54118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35億元,接近竣工。

劉立榮表示,如果把持有的微眾銀行股份和金立大廈資產出售,預計可以回籠70億元資金,此外南粵銀行股權估值接近20億元,這些錢可以解決當前的資金缺口問題。但是微眾銀行的股權的轉讓需要銀監會審批通過,而金立大廈資產在歐菲科技、深天馬A等申請財產保全後處在凍結狀態,南粵銀行股權在上海唐神廣告公司申請財產保全後凍結。受限於此,資產出售的時間上難以把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證券報 的精彩文章:

科大訊飛獲美國CES展「2017年度優秀人工智慧產業領導者」獎
三安光電全資子公司與三星電子簽署《預付款協議》

TAG: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