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邵金帝老師:學習易經智慧,共享易學成果

邵金帝老師:學習易經智慧,共享易學成果

邵金帝老師說:「在很多人看來,《周易》是一部神秘而難讀的書,甚至當我們翻開《周易》,看到第一卦《乾》的卦辭「元亨利貞」時,便已如墮迷霧,不知所云,不得不望而卻步。」

邵金帝老師:學習易經智慧,共享易學成果

《周易》是現存中國最早的文獻之一,其在哲學、文學、數術和思維等方面都具有開創性的作用。中國學術的發展,有很多是以《周易》的結構方式、思維習慣以及觀察角度來確立的。學習《周易》,可以了解中國文化的本源,進而了解中國學術淵源、中國思維方式的很多特徵。

第一,《周易》是群經之首。這裡的「經」,指的是儒家經典,主要包括十三部典籍:《周易》《尚書》《詩經》《儀禮》《周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和《爾雅》。在這十三部經典中,《周易》當推首位。這是中國傳統學術的特點決定的。中國古代的學說與西方的學說形成情況不同,西方學說的形成往往是歸納的結果,新的學說不停地淘汰舊的學說,從而邁向新的高度。中國古代的學說則是演繹式的。也就是首先建立起一個核心學理,後代的學說都圍繞著這個核心來演繹,萬變不離其宗。例如中醫的學理根源於《黃帝內經》,無論後世如何發展,其基本邏輯都是基於《黃帝內經》來建構的。方術也是如此,根源在於《河圖》《洛書》《周易》三書中確立的基本思路。《河圖》《洛書》一度失傳,其理在宋代又被學者總結出來,但《周易》卻淵源有自,脈絡清晰。《周易》之所以被稱為「群經之首」,正在於它探索了宇宙的本體何在?解釋了宇宙運行規律是什麼?中國古代的宇宙論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1]這種論述只是比較簡略的概括,《周易》就是充分運用這樣的理論結構,對宇宙萬事萬物進行了解釋,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其中,太極即是「一」,兩儀即是陰、陽二分,四象即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這是採用四分法對陰陽的特徵及其變動的方式進行概括。在中醫中將陰陽分為是六象,又加上了厥陰、陽明,從更為細緻的角度描述陰陽的分化。在《周易》的邏輯系統中,陰到了極致,就是太陰,用兩個陰爻表示。少陰是一陰一陽,少陽是一陽一陰,太陽是兩個陽爻。在後來的道教系統中,將「四象」概念具象化,從而形成了我們常講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第二,《周易》是興象之源。興是看到外物而產生情感的過程。東漢學者鄭玄說:「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3]可以理解為有感而發,但話到嘴邊留半句,採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朱熹在《詩集傳》中也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認為興是要藉助外物來表現情感,在這一表達中,比較注重外物與情感之間的某些關聯,比如看到「柳」就想到「留」,折柳便有挽留的意思,文學作品中的柳枝漸漸也有了送別難捨的含義。與西方人邏輯的、實證的思維習慣不同,中國人的思維往往更強調直覺,這種直覺又往往藉助某些形象表現出來,體現在文學表述中,就是興。《詩經·關雎》開篇便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這首詩中,「關關雎鳩」就是興。作者看到一對雎鳩鳥在河邊歌唱,會想到美麗純潔的姑娘是小夥子的好配偶。興是文字表述,而象則是思維的直覺,在《周易》中,最初只有八卦之象,也就是用八個卦來象徵天地之間的基本物質,後來便發展成為用六十四卦象徵世間萬物。興和象,是《周易》邏輯思維和文本表述的基本方法。

邵金帝老師:學習易經智慧,共享易學成果

我們現在常說:有圖有真相。就是說再多的語言表述,有時候抵不過一個直觀物象展示出來的內容更豐富。中國古代的占卜常用象來表述預測的結果,比如《推背圖》便是用六十四幅圖畫描述占卜的結果,從而蘊含更多的可能性。有時候籤詩或者占卜之辭都會採用描述性的語言,要麼打個比喻,如用「馬走山川」形容境況十分艱辛,採用「積石成玉」比喻厚積薄發等。即便在後世《周易》的解讀中,有時也會一些帶有形象感詩句來概括其義,例如《鼎卦》的卦辭是:「大吉大利,亨通。」但後世占卜者為了讓人更明白,就編寫了更為形象的詩句:「鶯鶩蛤蜊落沙灘,蛤蜊鶯鶩兩翅扇,漁人進前雙得利,失走行人卻自在。」用比喻方式進一步描述了大吉大利的境地,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從文本來看,《周易》中的象很是微妙,這並不是什麼缺點,因為在人類的經驗描述中,語言是十分貧乏的,再精妙的語言也只能記述人類經驗中局部的東西,而不能概括全部。《繫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4]便是指語言無法將主旨完全表達清楚,只有象才是含義最為準確的表述手段。在人類經驗的表達中,圖像往往要比語言更有多義性、直觀性,更有想像力,這就好比,無論我們對一個人的面貌怎樣進行描述,都遠遠不如一張照片來得更加真切。

邵金帝老師:學習易經智慧,共享易學成果

第三,《周易》是立言之本。《周易》卦爻辭言簡意賅,但卻言有盡而意無窮,就在於其中具有的暗示性。古代的占卜,有時候就是利用語言上的多義性、暗示性,來達成占的準確率。比如三個上京趕考的舉子,找了一位算卦先生卜卦。算卦先生看完之後,沉默不語,只伸了一個手指頭表示「一」,告訴舉子們天機不可泄露,到時自知。其實這個「一」,就概括了所有的可能性:全都考中是「一」起考中,全都落榜是「一」起落榜,還有兩種情況,就是只有「一」個不中和只有「一」個考中。無論出現何種結果,都在這個「一」的意思之內。

第四,《周易》為數理之始。《周易》里有著眾多的數字,蘊含著中國人對天地秩序的思考,如一為道生,二為陰陽,三為天、地、人,四為四象,五為五行,六為六爻,七為七星,八為八卦,九為九宮,一年又分十二個月,再分為二十四節氣,周天三百六十度等。此外,五十五作為《河圖》《洛書》中所講的天地之數,就在於五居中宮,減去中宮之五,其餘五十為大衍之數等。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就在於這些數字是古人用來表述天地秩序的生成數,是構建《周易》數理關係的基礎。假如一定要問它們是怎麼得來的,我們只能說是這些數字伴隨著人類的演化,在無數次的實踐中觀察、思考、記錄並經過驗算得出來的。這些數字的關係,有些我們已經非常清楚,例如陰陽可以理解為二進位,八卦也可以設為方程式,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代數學的計算方法。而《周易》諸多圖譜,也是數學的集合、組合、奇偶、擴充數模的直觀展現。除此之外,關於《周易》的數理,與中國天文學、地理學、數學、建築學、醫學之間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留意思考。

邵金帝老師,中國著名易學名家、預測家,是中國易壇泰斗邵偉華老師邵氏嫡傳弟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學習易經,研究易經風水,他刻苦學習,大膽把古代命理風水應用於實踐中,他成績卓著。早在一九九六年就著有《四柱應用實例集》、《四柱預測疑難集》、《命魂》以及2016年又出版《奇斷卦爻100例》等多部著作並發表各類論文及預測實例上千篇。

邵金帝老師不僅理論造詣深厚,而且實踐經驗豐富,他為全國各地企業家當參謀當顧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預測服務,在弘揚易學文化,傳播易學文化知識普及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鑒於邵金帝老師在易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和影響力,他先後被廣東省編入《廣東百科全書》、《廣東傑出人物》和《先鋒人物》大典。今年又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一帶一路上的領軍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易名家文化平台 的精彩文章:

《周易》里的華夏精神,對後世影響深刻
楚揚文化張薔老師:人的命運,藏在這三個字里

TAG:周易名家文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