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敢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嗎?

你敢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嗎?

去年五月份,鄭州一位姓楊的醫生在小區電梯里勸一名老人不要抽煙,引發爭執,老人情緒激動心臟病發作離世。家屬將楊醫生告上法庭,要求40餘萬元的賠償。

法院一審判決認為,楊醫生的行為與老人的死亡之間並無必然因果關係,考慮「公平原則」,判決他補償老人家屬1.5萬元,老人家屬隨後上訴。前不久,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楊醫生不承擔侵權責任。

從事發到判決,此案引發了很多討論。

大概我過去在別人眼裡也是個比較「愛管閑事」的人,有人就問我了:「你敢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嗎?」

我努力回想自己曾經管過的閑事,只想起幾樁。

比如很多年前,我曾在公交車上提醒一對陌生男女給剛上車的一個老人讓座,如果他們不讓,說辭我都提前想好了,我會以鄙視的神情和口氣說:「你們最好沒有老的一天!」還好,他們聽我勸就讓了。現在想想,真是多管閑事啊。

比如幾年前,我曾在人民廣場公交站牌對一個吃桔子亂扔桔子皮的女孩說:「你扔地上不合適吧?!那邊就有垃圾箱!」那天我的錢包在公交車上被人偷了,難免令人反思,「這是多管閑事的代價嗎?」

比如去年春天,櫻花爛漫的時節,我和老公在廣場看到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孩子在采櫻花,一地的繽紛……他忍不住去管,我忍不住拍照,後來看到廣場管理巡邏車,又請工作人員前去制止。

開車在路上,經常會遇到前車「車窗拋物」的行為,不能下車不能勸阻,頂多在等紅綠燈時拍個照發朋友圈吐個槽。甚至希望哪個官方機構能設立一個上傳照片的平台,把有不文明行為的車輛曝光……只是想想而已。

了解我的人知道,其實我還真的越來越不愛多管閑事。或許是因為「吃過一塹長了一智」,或許信奉「修養自身勝於關照別的靈魂」,或許人年紀越大越發膽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眾場合的不文明行為,能忍則忍,不能忍選擇遠離。

人家問我「你敢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嗎」,我覺得需要視情況而定。

勸阻別人的提前是確保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比如我在公交車上讓年輕情侶讓座,是因為車上還有司機及其他乘客,我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比如我在公交站牌提醒扔桔子皮的女孩,是因為我個兒比她高,自揣比她強大,如果她犯犟,說「你管的著嗎?」或動手打起來,我總不至於吃虧。

但如果對方是個男性,我大概就不會管了,打又打不過人家,萬一遇到個「垃圾人」,勸阻不成,輕則惹一肚子氣,重則惹一身騷,甚至麻煩。像楊醫生那樣就真的是「犯不上」了,太不值得了。

說白了,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是要「看人下菜碟」的,是需要講求一點謀略的。

有次參加一個前同事兒子的婚宴。婚禮儀式舉行完畢,等待用餐,同桌有個陌生男士開始吞雲吐霧。我恰好患感冒未痊癒,一絲煙味都聞不得,止不住咳嗽。猶豫再三,就跟他說:「請不要抽煙了,不好意思,我感冒了,聞不了煙味。」

如果對方是個有教養的男士,一定會覺得抱歉吧?經提醒立刻就會把煙熄滅。不過有教養的男士肯定是不會在公眾場合吸煙的,在拿出煙來之前就會考慮到周邊有女士有孩子,會考慮抽煙是否妥當,或者能問一句「請問我能抽煙吧」……沒有。

那男人不情願地掐滅煙蒂,跟旁邊一個人道:「咱去別的桌吧,這桌不讓抽……」

在那個場合,我之所以「敢勸阻」,是因為參加同一場婚宴,跟「喜主」多多少少會扯上關係,要麼是同學朋友、要麼是親戚。在請他不要吸煙之前,內心猶豫了至少五分鐘。那人長一臉橫肉,看上去並非良善之流,如果是在別的公眾場合,我會躲得遠遠的,或者乾脆不吃喜宴了,立刻離開。

凡是有出國旅遊經驗的人都知道,所到之處,導遊一定會告訴遊客只有在「頭頂藍天腳踩大地的地方可以抽煙」,很多地方有專門設立的吸煙區,超越這個界限就會受到懲罰,有的甚至是高額的罰款。

在公共場所吸煙是最典型的不文明行為,如果需要靠別人「管」才能約束自己,不是典型的素質低下又是什麼?

也曾在電梯間遇到吸煙者。極度的厭惡、極度的鄙視、極度的難以忍受,通常會屏住呼吸,忍耐那十幾、二三十秒,但在心裡已經把那個吸煙的人殺死了——健康隨煙而滅。

日本有則禁煙廣告是這樣說的:「放屁時你還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抽煙時卻全都忘了。」我們的禁煙廣告牌通常只是乾巴巴的「禁止吸煙」或「No smoking」,不像這樣直指人心。

國人不太喜歡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的行為,不愛多管閑事。一方面大概與文化背景有關,深受「明哲保身」、「獨善其身」的儒家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人們更願意「見不賢內自省之」,是為修養自身,是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鄭州「電梯勸阻吸煙猝死案」判決結果具有正向的社會意義,「沒有挫傷公民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性。」大概以後,在公眾場合勸阻不文明行為的人,會更多點底氣吧。

——本文首發「百度問答」此處有補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是丁 的精彩文章:

看得更遠,就能走得更遠……

TAG:丁是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