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第一武將、岳飛21世嫡孫,雙錘重達100多斤,可信嗎?

清朝第一武將、岳飛21世嫡孫,雙錘重達100多斤,可信嗎?

原標題:清朝第一武將、岳飛21世嫡孫,雙錘重達100多斤,可信嗎?


岳飛傳的故事中國人家喻戶曉,其中,岳飛長子岳雲臨陣手使兩柄大鎚,卻不是小說家言,而是記載在正史上的。


《宋史》載:「(岳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圖:岳雲


岳雲的兩鐵鎚重達80斤,按照宋代的度量衡換算(一斤約等於625克-640克),相當於今天的100斤。宋代,重武器是家常便飯,比如名將李全的鐵槍也重達40多斤。古人有句話叫「錘槊之勇不可敵」,意思就是使錘、槊的人都是力氣遠超一般人的大力士,岳雲就是出類拔萃的一個。


而600年後,岳飛的後裔中又出現一個手使100斤雙錘的猛人。

清代名將岳鍾琪。


一、


岳鍾琪,字東美,原籍甘肅臨洮,岳飛的第21世嫡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深沉剛毅足智多謀,累官拜陝甘總督、寧遠大將軍,屢平邊地叛變,被乾隆尊稱為「三朝武臣巨擘」。



圖:岳鍾琪像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漢人中拜為大將軍手握重兵的,僅僅他一人(年羹堯是旗人)。


大家都知道,岳飛當年力抗的金國,就是滿清的前身。精忠報國的岳飛後裔,竟為金兀朮的後裔賣命,這是為什麼?


從時間上看,岳飛抗金已經過去了600年,到了清朝,岳鍾琪這一支岳飛後裔,已經連續三代為清政府效力:祖父岳鎮邦在甘肅邊地多次抵禦蒙古侵擾,被清朝授予千總;父親岳升龍曾隨康熙西征噶爾丹,後任議政大臣、四川提督。


出生在這樣的武將世家,岳鍾琪選擇忠清君、報清國,也算順理成章。


圖:岳鍾琪的忠心報國無可厚非


因為「岳飛後裔」這個特殊的身份,岳鍾琪也經歷過不少流言蜚語,他懼怕雍正疑心,寫過一封奏摺表忠心,稱自己「逢曠代難遇之聖君,承古今未有之隆眷,正不知從前歷劫何修得此……臣雖木石,能勿世世生生,矢忠誠於萬祀也」。


二、


岳鍾琪的相貌,超乎常人。


圖:時人為岳鍾琪所繪像,可見其高大威猛


當時的很多文人記載都說他:「身長七尺,目光炯炯,膳飲兼人,魁奇沉雄。」


《清史稿·岳鍾琪傳》也延續了這些記載:「世傳鍾琪長身赬面,隆準而駢脅。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指麾嚴肅不可犯。」


重百餘斤的兩柄銅錘,如果是真的,那岳鍾琪趕上先祖岳雲了。



圖:岳鍾琪趕上先祖岳雲了


不過,《清史稿》本身破綻太多,很多記載並不可靠。這段記載上,也說了是「世傳」而非肯定。


錘是古代打擊類兵器,尤其為游牧民族的戰士喜愛,使用者大多力氣超凡,利用騎兵的優勢在近距離內摧盔破甲,威力強大。中原王朝使用者,大多是如岳雲般的超級大力士。到了明清時代,火器的出現更是使得戰場形態大變,錘基本退出了正規戰場舞台,更多存在於儀仗隊,重量也一減再減。



圖:明代繪畫中的持錘衛兵,屬於儀仗隊


清朝軍中、民間作為短兵器存在的錘,實物大致是如下圖這個樣子的:帶手柄、鐵杆、圓瓜鎚頭(銅或鐵),長度大約50公分左右,再長,掄起就無法收回了。重量上,一般在10斤左右,再重的話,揮舞起來就過於笨重了。



圖:清代銅錘


是不是略有失望?但也不要小看:這樣兩柄十斤重的銅錘,揮舞起來是很耗力氣的,不信拿兩個啞鈴試試就知。



圖:岳鍾琪與古代銅錘


岳鍾琪號稱「大清第一武臣」,武藝超群,力氣超過常人。但和作為「先登」的戰將岳雲不同,他是統軍主帥,除非敵人打到帥賬,是不需要他上戰場揮舞銅錘的,何況,清代軍中第一利器是鳥槍,其次是弓箭、槍刀,所以,主帥「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基本是當時文人對他的溢美之辭,不可當真。


參考資料:《宋史》、《清史稿》、《中國古代兵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鳳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本為何殺光動物園猛獸?一頭逃走的黑豹造成東京大騷動
日本鬼子堆的丑雪人:一組你沒見過的雷人照片

TAG:快哉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