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好擱一好——遇到開通的婆婆,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兩好擱一好——遇到開通的婆婆,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我們這代人將來去養老院安度晚年,估計不會再有什麼情感和心理上的糾結;但是對於我們的父母,七、八十歲的老人還能理解兒女的難處,接受去養老院的現實,就不是太容易的選擇。看過我文章的熟人,經常會把面臨的老人安置問題敘談,父母對去養老院的恐慌拒絕,父母對花錢雇護工的排斥,父母與請來的保姆難以相處,都為如何安置老人添了更多的苦澀和艱難。

我們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確實沒有那麼大的精力。有同學全天候伺候老爸或老媽,還得牽掛著下一代的孩子,心中難免勞累而生抱怨,也想參加同學聚會,也想看看外邊世界。伺候老人身心俱疲,也許沒等老邁的爹媽倒下,自己就先倒下了,這樣的悲劇不是不在上演。

聽了太多同齡人的訴苦,我對母親和婆婆能接受養老院養老,湧起的感激無以言表。把她們安置在不同的養老院,也是最適宜的選擇。我的婆婆能夠自理,那就到有食堂可吃飯,有花草院子可轉悠,有同伴可聊天,有自己屋子可住,開放自由的老年公寓,更能安享晚年;我的母親大小便不能自理,那就去醫療設施齊全、醫住一體的關愛中心,一定要幾個人同屋,家屬們還能互相關照,更實際方便。

幸虧有老年公寓,有人能陪著婆婆聊天,多好;幸虧在老年關愛中心,老媽卧床有人伺候,輸液打針非常方便。正是兩位母親的開通和體諒,我不僅能安心工作,參與短途旅遊,還能延續我的寫作,我的生命也不會在抱怨中枯萎。兩位母親啊,你們是世上最開通的老人,用去養老院的方式,繼續體諒心疼著兒女,兒女怎會不更加感念。

只要有空,我就會陪愛人一起去老年公寓看望婆婆。院子里的花開得正好,初秋的陽光,還有點晃眼,幾個老人在亭子下邊的椅子上聊得正歡。婆婆見我到了,把跟人沒講完的話說完,然後拉著我的手,坐電梯上樓。看她興緻很高,我問她講什麼呢,她給我敘述倪萍電視節目尋人的感人情節,條理清楚,還有她自己的觀點。轉眼間,她來這裡一年多了,看著婆婆紅潤而有點晒黑的臉,感受著她見到我們眉開眼笑的喜悅,她對這裡生活還挺滿意的狀態,我們的心也就覺得安然。

天氣挺好,陪著婆婆慢慢走走,走到公寓附近的五墩台村口,她拉著兒媳的手,挎著兒子的胳膊,那麼幸福滿足。一邊走一邊指指點點,看見什麼都喜愛,道邊小塊地里沒摘完的辣椒、豆角、西紅柿她都要仔細地看,街邊的柳樹、牆上的字她都要摸摸念念,路上碰到小孩她都要親熱地啦呱兩句,來回走了一個小時她還是特有勁頭,始終拉著我的手,特別聽話、特別溫柔。

她愛看報紙,愛看體育節目,喜歡給我們一筆一划留字條,特別愛學習的老太太,一輩子勤勞節儉,樸實善良,樂於幫人,爽直樂觀。她知道我教書辛勞,父母又不在身邊,對我格外關愛;當然她也愛把她認為正確的生活經驗指導我,其實她過日子的本領真不如我,可她覺得節儉才是正道。她慷慨對人,節儉對己,節省每一點開支,一輩子沒穿過像樣的衣服,沒擦過雪花膏;她真心疼愛兒女,喜歡愛學習的晚輩,她心地善良,幫了家人幫外人,對自己卻捨不得花銷一點,最怕浪費水。

學校南遷,我把北校區的房子留給為我付出全部愛的公婆,幾經說服他們才住了進去。可他們還是那麼節儉,生怕因房子大而浪費了水。我真的心疼她這一輩子的省吃儉用,卻也改變不了她習慣的生活方式,那就由她而去吧,反正婆婆有自己的工資,不會讓人誤解我。

孝順孝順,先順了再說孝。我給她買的衣服鞋子,真的都不貴,但她確實愛穿也喜歡,還誇我會買東西;我給她送吃的,從來不多,但都是新鮮能吃的,不搞高大上的花樣好看。因為人老了,看著東西壞了可惜,徒添煩惱;我跟她聊天,基本聽她講,雖然我根本不知道她老家的姑嫂大娘是誰,只管讓她說;她說過最有意思的話是:「我是你親婆婆!」我覺得可笑,婆婆還有什麼親的後的,但後來跟身邊的「後婆婆」一比較,還真是不一樣,她心疼兒子就心疼我,她教導我更直接,她想讓我知道她疼我、親我、說我,是真心實意的為我好。

當然,婆婆永遠是婆婆,我媽永遠是我媽。我跟我媽敢頂撞,任性、胡鬧,我媽不計較;我跟婆婆也會申辯但不會堅持己見,較真較少;我媽給我做、我給我媽做,都是血緣天然;婆婆給我看孩子我從心裡感謝,我更聽她話,我不認為那是她應盡的職責;我給婆婆做一點事,她就誇我,把好東西先給我,她明白兒子只有跟媳婦和睦才是她最大的心愿。我們彼此都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基本互不干涉,我能遇到這樣開通、智慧的婆婆,還真是我的福氣。

公公走了,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婆婆一人居住,兒女不放心,每天晚上輪流陪伴,可午飯她還是得湊合,再精神也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開明的婆婆聽從勸告,入住了條件更好的老年公寓,雖然開始有點不適應,後來看有服務員打掃衛生,兒女常來看她,也就安心怡然了。

她在自己的那套小房子里,看報紙、聽新聞,織毛線,等著重孫子上門收「票子」,然後再把那小小子咿呀學話反覆列舉;最愛看各家小孩子的照片,放大手機上的照片讓她看,是不是親的都說「親」;她尤其愛看球賽,有時甚至迷到忘了飯點,她可真行;到院子里跟老人們聊天,碰到我的老師更是一起談論我上學時的樣子;她主動適應環境,開朗、熱情、愛說話,助人為樂,成了深受大家歡迎的老人。

她把報紙上我的文章找出來跟人炫耀,「這是我兒媳寫的」,一臉的得意;她總是笑呵呵地開導我,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別太乾淨、別太要強;我一進門,她就把好吃的拿出來,遞過大棗遞瓜子,還把我當成小孩子;有了新鮮好吃的還讓我給我媽帶去,心疼我媽卧床受苦我勞累。當然她也常說:「兩個老媽拖累得你們夠嗆。」哎呀婆婆,我心裡很是感激你,你開心,我們就能放心;你身體好,我們就少了勞累;你能安心住在養老院,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哎呀婆婆,你用最實在的方式,全心全力支持了我的工作,你幫我帶大了孩子,為我包一大鍋餃子,給我剝好花生,蒸好紅棗,縫好被褥……就是親媽也不過如此。

兩好擱一好——遇到開通的婆婆,是我這輩子的福氣!

常聽「嫁個好人家」的告誡,找個開通的好婆婆,基本就是嫁到了好人家,夫妻能和睦,運氣就不會太差。家有女兒的人呀,其實比家有兒子的人,有更多瑣碎無盡的牽掛,這牽掛隨著女兒的出嫁,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放不下。如今想來,我讓父母最欣慰的就是——女兒我算是嫁到了好人家,爸媽閉眼時一定不會對我再牽掛!

長按上方二維碼輕鬆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葦草在清風中吟唱 的精彩文章:

漫遊烏鎮,拜謁茅公

TAG:葦草在清風中吟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