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女兒早戀開房被父親打至骨折,他們都是「中國式家長思維」的受害者

女兒早戀開房被父親打至骨折,他們都是「中國式家長思維」的受害者






圖片:《霸王別姬》


 

知乎君說

 




昨天的文章《女兒早戀開房被父親打至骨折,這場悲劇的起源,你我都認識》發出後,引起了一些爭議。




大家對親子和家庭關係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但知乎君始終認為:

在家庭里,孩子是與父母平等的存在,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人」。




不管你同不同意這個觀點,都可以認真地讀一讀下面的兩個回答,與孩子相處,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能偷懶的事,畢竟父母難做,好的父母更難做。






如何評價「父親因為女兒早戀開房,將其打骨折」中父母的做法?是否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知友:李松蔚

(2500+ 贊同,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想起來,有一次參加一個講座,一個心理學家講家庭治療。提問環節有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舉手。




她說她是一個中學老師,她的困惑在於「不知道該怎麼管現在的孩子」。以前還可以打罵,可以體罰,孩子對老師都服服帖帖的。現在只靠講道理,有的孩子聽你講,有的孩子根本就不聽。




她誠實地說,她認為現在的方式比以前文明了,進步了。




但是,有的孩子真的就沒辦法管了。




那個講座的專家,是個德國人。她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說,她在德國也會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那她就問那些父母:「你是怎麼做到讓自己管不住的呢?你那麼高,對方那麼矮;你那麼有經驗,對方那麼稚嫩;你經歷的事情那麼多,有錢,又有資源,對方什麼都沒有。你怎麼可能比他還沒辦法?」




提問的阿姨怏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那個專家的回答,沒有完全澄清她的困惑。




我理解那個專家的意思,如果兩個人卯上了,在一個正常的關係語境里,一個大人,一個小孩,一個老闆,一個僱員,一個智者,一個學徒,這個力量的差距可以說是很懸殊的,穩的。



說前者搞不定後者,不存在的。只要肯想辦法,基本都能搞定。但是這種態度,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的——




你要真的,把對方當成一個鬥智斗勇的「人」。




我這句話沒有諷刺的意思。僅僅是就事論事,所謂鬥智斗勇,其實就是當成一個平等交往的對象。




中國的家庭文化,是不跟孩子講平等的。




典型的就是很多大人掛在嘴邊的:「你一個孩子懂什麼?」「他還是一個孩子,跟他廢什麼話?」孩子幼稚,衝動,沒腦子,不負責,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




做錯事了?正常,孩子嘛!打就是了。




不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人」。




在很多大人看來,孩子是這樣一個物種:腦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記得住。打孩子有點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這些生物的行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



孩子怎麼想不重要,沒什麼打一頓改變不了的想法,如果有,那就打兩頓。——這種信念刻在我們的文化基因里。




即使我們不打孩子,我們也相信,那是出於文明或愛心,暫時封禁了「最有效」的管教手段。




事急從權,逼急了還是得祭出這個法寶。




講道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效果差一些,而且費事。你講了他不聽呢?實話實說,所有不用「打」的方式都有點費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把孩子當「人」。免得麻煩。




假如把他當成跟自己平等的存在,對手也好,夥伴也好,你就必須花心思跟他周旋。




一來沒這個時間,二來似乎也沒必要。




否則的話,你又想要這個人聽話(畢竟你很清楚,她現在的很多衝動,會讓她後悔一生),又不能打,怎麼可能不費事?




好話歹話都說盡了,她就是不聽。




這時候,要麼挖空心思去找別的辦法,要麼就回到更簡單的思路:




「我給你臉了是不是!你以為我不敢打你?」




「打」可以最快地解決問題。這是一種路徑依賴的操作: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因為你不打!


好好講道理沒用?那就打!


打了沒用?那是因為打得不夠狠!




這種路徑依賴特別可怕,因為每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中國家長的思維不是去想「一定存在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是去想「何必捨近求遠!打到位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是一種很難被反駁的自證循環。




德國專家的回答是這麼個意思:你比他大那麼多,你總是有辦法的。




而中國家長的困惑在於:除了打,我真沒有(省事的)辦法!




這件事不能怪他們,怪就怪他們對於「辦法」的經驗太少。




代代相傳,都是靠暴力鎮壓的思路解決問題。




沒有別的辦法,是因為從沒有想過別的辦法。——或者也想過,但往往是淺嘗輒止地試了試,又回到了老路。




請務必記住,對親子關係來說,最有害的想法就是:「打是解決問題的最高手段」。哪怕你自己不用這個手段,這樣的想法仍然會限制你。




當你對這種想法(再次強調,哪怕你不打)形成了路徑依賴,一旦孩子遇到問題,你的思考方向就變成了「究竟是打還是不打,打到什麼程度合適」,然後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而你陷在這裡,卻不去想「還有什麼別的解決方法」。這就大大窄化了你們的關係。就像那個提問的阿姨,她真誠地感到困惑,是因為看不到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方法,是不用打,也可以管住孩子的。




要找到這些方法,你必須先相信,打孩子並非解決問題之道,無論它看起來多麼管用。孩子是靠語言來溝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腳來管教的動物。




然後你要相信:你跟孩子之間,是有其它辦法的。




回到這個具體的例子吧,我有幾點建議:




1. 你戀愛是你的事,我們只禁止你發生性關係。




如果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她談不談戀愛,跟誰談,怎麼談,原本都是她自己的事。




家長過度干涉,費力不討好,還容易引起反效果。這是基本的邊界意識,跟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把孩子的權利還給她,作為家長只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讓他們在這個年紀發生性關係。




——兩個問題是分開的:你戀愛是你的事,我們只禁止你發生性關係。




作為一個原則,這樣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但在實際操作中,家長很容易打破這個原則。他們總是看戀愛這事不順眼:「你看,成績下降得這麼差了,所以說不要再談戀愛了!」這樣一來,破壞了跟孩子的同盟關係,雙方站到對立面上。原有的共識也就被打破了。




如果要關心成績,當然也可以:「你的成績下降這麼厲害,要怎麼趕上?」一起商量一些提高成績的措施。不用跟戀愛扯上關係,更犯不著因此棒打鴛鴦。各是各的事:戀愛可以談,學習要搞好,性的大原則絕對不能突破。




2. 真正行使管理的功能




制定了原則,並不意味著就一勞永逸。這件事家長是要管的。




什麼叫管呢?回到前面的路徑依賴,再次強調:管並不是打。不妨這樣想:如果一個遠方的朋友,把他們女兒送到你家寄宿一年。現在她戀愛了,朋友囑咐你,千萬要把她看好。




你會怎麼做呢?你不能只是停留在講道理,也不能簡單地把她揍一頓,這時候你會對她做些什麼?那些做法就是「管理」。




假如,這個女孩跟男友夜不歸宿,懷孕了。你朋友打電話來:「你怎麼管的!」你不可能告訴他:「哥們,我儘力了。我之前跟她談過話,該說的我都說到了。我唯一沒做的就是揍她一頓。」但人家不在乎這個,人家問的是:





你們談話的時候,有達成一致嗎?


這件事只是徹頭徹尾的意外,還是早有苗頭?


事態演變到這個程度之前,你採取了哪些預防措施?


出事那天晚上,我女兒是怎麼從你家跑出去的?


你們家對於出門有哪些具體的管理規則?


她出門之前有沒有告訴你們去哪?幾點回家?


發現她撒謊,有哪些具體的懲罰措施?


那一天你們有沒有跟她發生過爭吵?


平時關係如何?積累的矛盾是否有妥善處理?


……




當然了,你不需要為朋友的女兒承擔這麼多責任。




之所以做這個假設,是要你不能輕易去打她,你把她看成一個讓人頭疼的,又不得不好生對待的大姑娘。




這個前提下,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來預防最壞的結果。不是嗎?




3. 不要寄希望於一次解決問題




其實,不管給出什麼建議,一定都會有人說:「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真的,也是對的。有時候我們就是太想追求一種簡單的方法了。說一句什麼,或者做一點什麼,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這是一個幻想。




幻想的另一面是挫敗。越是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越容易劍走偏鋒。




最後,我還想說一說孩子的「自愛」。




在這個例子中,父親生氣,是因為女兒不知道「自愛」。這讓他產生了動手的衝動,好像揍一頓就可以把「自愛」揍出來一樣。這很悲哀。




一方面,不見得是「自愛」的問題。隨隨便便把這事貼上一個「不知自愛」的標籤,帶著強烈的貶低意味,不一定有助於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我想說的是,就算「不知自愛」好了,那是一個結果。導致這個結果的,是她之前經歷的各種事情,包括家庭的養育。




對這些經歷視而不見,只是對「不知自愛」的結果動氣,就好像一個人考試不及格,就一味地抽打那張試卷一樣可笑。




你不可能把人打得「自愛」的。




倒是反過來,暴力會讓她更不自愛。




需要考慮的,倒是如何在平時的生活中,讓女兒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至少在父母面前。這個媽媽在帖子里,記錄了她跟女兒的一段對話:





媽媽:你們倆以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女兒:我要和她浪跡天涯,走遍世界。


媽媽:浪跡天涯啊,好浪漫啊,但是你可能沒地方洗澡,洗頭髮,洗衣服,經常要臟臟臭臭的。


女兒:不是啊,我們會住酒店。


媽媽:那需要很多錢啊,你打算怎麼掙錢呢?


……




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心想:父母一味潑冷水,矮化女兒的選擇,哪裡有寵愛的感覺?下次也許可以試試這麼說:「你走了,我們會很想你。」




還可以說:「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每天給我們打電話,路上要住最好的酒店。爸爸媽媽給你錢,但是你自己留心點,不要被他騙了。」




是我的話,還會強調:「他對你不好,告訴我,我會打得他滿地找牙。」




話說回來,我自己也是一個父親,女兒現在還小。




但我讀到這篇帖子,似乎完全理解,一個父親的心中有多麼狂怒,多麼自責,偏偏又拿這一切毫無辦法。




這是一場漫長的挫敗,我可以想像以各種方式發泄這種挫敗:拿著球棒砸窗戶,砸傢具,砸車,砸那個男孩……甚至砸我自己,都可以理解。




但既然我們討論到「自愛」的話題,那我就一定會向我的女兒道歉:「無論如何,無論事情嚴重到何種程度,我都不該把球棒掄向你。那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




在我心裡,我無論如何要傳遞給她的信息是:「是你,你比世上的一切更珍貴。」




知友熱評




理論很好,可惜完全脫離現實,作為父母,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加上足夠的金錢,和足夠好的社會環境 當然能夠管好孩子,但是現實呢?你不要上班,不要工作?大家都這麼忙,又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管孩子呢!




小康




當你開始找借口,你就永遠不會自願的主動去做好一件事。要工作的確很忙,但有多少父母是邊看著電視劇邊監督子女寫作業的。真的那麼沒有時間嗎?




雨天 回復 小康




既然沒時間管孩子,為什麼要生呢?難道孩子是家長的玩具嗎,或者因為失敗的教育就要打嗎?那孩子有什麼錯呢?你都說沒時間管了,孩子成為什麼樣家長都應該心裡有數,就指望著孩子自己變成一個比較好的人?重點就是在這裡,很多家長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另外一個人,自己的教育將深深地影響這個人的一生?這種事能草率地偷懶嗎?




榮榮醬 回復 小康




我怎麼覺得作者的想法太理想化了。我覺得以大多數父母的修養和人格,不是不想這樣做,而是根本做不到這樣。




桶寶呀



知友:鄧妍

(1700+ 贊同)




和家人親戚一起回憶過去,你會發現,你記得的事情他們完全不記得,而他們提到的事情,你一點印象都沒有。




即使懷抱著最善良的初衷,敘述人也只是通過自己的角度來講述事情的前因後果。他們往往舉出那些如何對自己孩子民主寬容的例子,但真實的生活並不是這樣的。




我絕對絕對絕對不是說他們在說謊。




而是,人能記得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思考過很久的事,比如,想方設法地想讓孩子走上正軌,為此操碎了心,他們為這件事付出的精力,是歷歷在目的。但他們很可能忘記了,某天隨便一句拒絕的話,讓女兒痛苦不堪。




因此,我從來不完全相信網上這些「家事」。




說這些,是希望知乎上看了事件而感到焦慮的父母,不要再焦慮了。你們可能以為,這對父母做了所有他們能做的卻還是沒有好的結果,這事兒就無解了。並不是這樣。你們看到的只是字,不是他們生活的分分秒秒。




接下來我想說,那些贊同父親暴打孩子的,還誓要以身作則,自己孩子這樣也要一樣暴打的,他們這樣想是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的就是這種對待方式。




無須討伐這些贊同懲罰闖禍孩子的家長。他們只是在保護他們的 ego,也就是他們給自己樹立的「稱職父母」的形象。他們愛孩子嗎?愛。但在公共場合例如網上,他們更愛自己的 ego。




敘述人的文章里,有幾個細節。







很明顯,這位母親認為,他們打兒子不打女兒,就是偏愛女兒,似乎「打或不打」是某種標誌,不打女兒就是對女兒更好。




再看後面的文字,沒收手機、斷零花錢、讓她在家多學習。




青春期的孩子想的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想的是:我要自由,我要冒險,我要做個別人眼中牛逼的人!說實話,她可能寧願你打她罵她懲罰她,只要你把手機和自由給她。




她為了自由,撒謊越來越多,因為她想要的,都被沒收了。反抗加幻想型體質,這種孩子你是沒有辦法把她往乖巧那邊推的。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尊重父母?因為他們突然有了自我意識,他們突然發現,原來媽媽不是世界上做飯最好吃的人,原來爸爸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職員。好在孩子對父母的感情還是在的。




什麼情況是最糟糕的呢?就是孩子突然發現,我靠,你有什麼資格限制我,你以前對我的管制完全是因為把我當小孩子。我現在不是小孩子了,你的招數不靈了!




所以父母應該反思一下,以前對孩子的管教,是不是「不許玩手機,因為我是你爸我這樣做是為你好」,你的管教方式是否僅僅(注意是僅僅)是建立在權威上。




孩子當然需要被合理限制,然而每當你想限制孩子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建立一個規則,一個你和孩子都能接受的規則,孩子需要覺得受到了尊重,而不是你替孩子覺得你尊重她了。




我現在說的這些,是在青春期到來之前要做的事。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即使她當時老實聽了你的,也不能當成理所當然。不要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回過味兒來了,突然覺醒了,你就不好辦了。




很多人說這對父母其實是講理的。我並不覺得。比如,母親敘述的這段對話:







乍一看,哇,這位母親真是很耐心地和孩子談心。




但是,孩子為什麼不這麼覺得呢?孩子為什麼最後聊不下去了呢?因為母親從一開始,是的,從還沒有開聊,就已經計劃好要把對話引到某個主題上。




這個主題,我想也是很多人青春期經歷過的和父母聊不下去的一個主題——你的幻想不現實。不管母親多麼耐心和藹,她的目的還是要孩子「認清現實」。




然而女兒不是傻子,她當然知道自己還不能獨立,還沒有工作——這正是青春期孩子最矛盾的點:想飛卻沒有翅膀,於是幻想就像鴉片一樣鎮痛。




女兒理智嗎?很不理智。




女兒的想法錯了嗎?錯了。




你可以用各種溫柔的招式去否認她的邏輯或無邏輯,但這有意義嗎?




其實包括她自己,早就知道自己不實際。但比起現實,她更願意活在幻想里。你越是塞給她現實,她越想把自己的幻想變成現實。




母親看似是在開導女兒,但她並不理解女兒的心,而這種不理解,並不是說孩子踏入青春期才有的。這時候不理解,說明以前可能也沒有真正理解過。




那麼這件事有解嗎?不知道。




像這樣的少女,不出事,那都是萬幸。




這就像是攀岩,孩子有沒有系保險繩,這是青春期到來前的準備工作。




但往往家長是在青春期後,突然發現,沒有系保險繩的孩子已經都爬到半山腰了。你再著急跺腳也沒用,只能一邊吼一邊祈禱了。




這件事也映射出一個社會認知。父親為何如此暴怒,以至於打到骨折又後悔不已?因為人們堅信「子不教,父之過」。




人們堅信,孩子的一切成敗都和父母的教養有密切的關係。這位父親如此暴怒,因為實在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




然而,孩子的成敗真的全來自於父母嗎?推薦閱讀 Judith Harris 的著名的 The Nurture Assumption。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父母總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尤其是孩子出問題的時候,便覺得自己更要加把勁兒做更多的管教。其實,孩子需要的,除了衣食住行,就是看到我,聽到我,保護我。




青春期他們需要的是,「理解我,原諒我,即使我現在很迷茫,但我知道我不會永遠這樣」,而不是對他們嘮叨社會的現實,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充滿幻想的年紀,literally 沒有能力理解你的真理。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是,父母容易有「看不到頭」的感覺。




這種感覺會持續在大多數父母的育兒生涯中出現。




三歲孩子不吃飯,焦慮,以後會不會營養不夠;




八歲孩子數學不好,焦慮,以後會不會考不上好學校;




青春期孩子叛逆,焦慮,以後會不會學壞墮落。




有這些焦慮很正常,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這些焦慮也很不理智,但有的時候我們明白,有的時候我們糊塗。但我們要知道,這些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都是會過去的。




好比你的孩子一米八幾的大個兒,你可能早就忘了當初求他多吃一口飯的捉急心情。都會過去的,要向前看,向遠看,別揪著孩子某一個時期的固執不放。






感謝很多知友,大家反饋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個。




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青春期是攀岩,如何在青春期到來繫上保險繩?




所謂保險繩,就是信任:孩子雖然會反抗父母,但是失落時迷茫時還是願意跟家長講自己的感覺——因為曾經培養了信任。




信任什麼時候被打破?當你不能接納她不理智的情緒的時候(接納情緒不等於接納行為,很多人分不清),非要給她講清道理的時候。




不過,繫上了保險繩,也不表示不會摔嘛。沒有人生是完美不出錯的,我們都是在錯誤中長大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既然發生了,該怎麼辦?




生活還是要繼續啊。




也許高質量的家庭諮詢能夠有幫助,畢竟,被女兒氣成這樣,被父親打成這樣,也是挺嚴重的創傷了。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覺醒,接納對方,我想專業的幫助應該更有效吧。




第三個常見評論就是,覺得這對父母已經做得很好了,答主是不是太苛刻了,誰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嗯,可是我並沒有批評他們呀。




我也沒有說他們是對是錯,我只是在說:有些事情,他們還是沒有考慮到。




有人說,父母怎麼可能像孩子肚裡的蛔蟲一樣了解她?其實,如果你真能對孩子了解成那樣,孩子也會很壓抑的,那是一種被吞沒的、沒有隱私的感覺。




一些事情沒考慮到並不是父母不盡職。我們都是在失誤中成長的,我想,經歷了這樣的事情,這個家庭要不就是崩裂,要不就是更緊密。




沒有完全正確的養育方式,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的父母也都不一樣,正是因此,人類社會才如此豐富多彩。




不過有一種方式,是不贊成的,就是不讓孩子出錯。沒出過差錯的孩子,要出就給你來個大的。




像很多人說的,這對父母做的已經很好了嗎?It depends。這個事情,放在美國的話,文中父母的育兒認知,在我非常有限的經驗中,可能處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到了中國,大多數人會覺得他們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願承認社會已經開放到這種程度了。




我們還是願意相信,道德可以作為約束,然而我們沒辦法否認,它曾經是主流但現在越來越不好使了。




在美國,如果孩子執意要去異性朋友家過夜,父母會遞上安全套,他們明白,火星人也阻止不了青春期的孩子了。




在中國,當孩子反問你:我和知根知底的同學做愛用安全套,還會有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嗎?你怎麼回答?你這樣很丟人,你同學都會嘲笑你?但事實是,同學們不會嘲笑反而羨慕。




我覺得,父母覺得孩子不現實,其實有時候父母也有些不現實。接受這一點,很難,也不是說父母都要像美國父母那樣開放,但是至少你得知道,怎樣的預期,才是合理,即使它和你的以往的認知相距甚遠。




第四個常見評論就是,你行你上啊。




嗯,即使我對育兒有很多想法,很多思考,讀了很多書,也親身經歷了,即使全知乎的人都在贊我的育兒感悟,我仍然會犯錯,我的孩子仍然會犯錯。




他可能會在某個糟糕的時刻糟糕的地點遇到一個糟糕的人,shit happens。或者,我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但重要的是,我覺得這些事值得我去思考,值得我去觀察,孩子就是我最好的老師。




還在問乾貨的,明確告訴你們,我沒有。




養育孩子沒有 12345,情感是流動的,交流是雙方的。如果你還停留在尋找「解決方法」的階段,求不得而否定全盤,很可能,你將來也會遇到同樣的困境。




知友熱評




答案雖好,但這個年紀做出這種事情,作為父母的你,又該怎麼做呢?是該接受,該怎麼引導呢?




大多數現實都會告訴我們,這個女孩可能會早早輟學,然後早早結婚,這個男孩早當父親?這個時候真的懂愛與責任嗎?接下來的事情可想而知。




江上清風




我已經說了,很多家長是在孩子已經爬到半山腰才發現孩子沒系保險繩。同時他們誤以為關鍵在於盯得緊,實際上盯得再緊也無濟於事。




說實話,即使女兒沒開房,也已經挺晚了,這個時候,父母的覺醒和補救最重要,而不是更使勁兒地打和盯著。




作者 回復 江上清風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各位夫妻「為愛鼓掌」時,請一定記得鎖門


關於護膚,這 6 條謠言不知道騙了多少人



楊穎(Angelababy)為什麼能成為明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小事 | 就奢侈這一回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