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人們總堅持「我對你錯」,因為我們都在找「同類」

為什麼人們總堅持「我對你錯」,因為我們都在找「同類」






圖片: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



在與人爭論時,你是先收集了必要的資料或者證據再形成觀點呢,還是基於情緒或者立場立馬做出判斷,再去輔以佐證呢?




絕大部分人往往是後者。






為什麼網路上的爭論溝通,最終結果往往是使雙方更堅定自己的觀點?



知友:狼寶寶

(200+ 贊同,知乎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群體互動中很經典的問題了。




不過,我想先反問一下,在線下面對面溝通,真得會更容易在某些觀點上達成一致嗎?



1969 年,社會心理學家 Moscovici 和 Zavalloni 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高中生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他們原本對法國總統戴高樂持有的積極態度加強了,而對美國人持有的消極態度也加強了。




研究者將這種現象命名為群體極化 (group polarization)。




來讓我們一同瞻仰一下這篇發表在 JPSP 上的文章,整整 50 歲了!






群體極化簡言之就是加強原本所持有的態度。示意圖如下(可以說很精闢了):







不過,上述群體極化現象還是發生在一個群體中,接下來我們看看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



兩位社會心理學家 Myers 和 Bishop 於 1970 年發表在 Science 上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這個問題。




他們請有種族偏見和沒有種族偏見的兩隊學生就種族問題展開討論,結果如下圖:







高偏見組的種族偏見更高了,而低偏見群體的種族偏見則更低了。



說好的求同存異呢?




說好的批判性思維呢?




說好的虛心接受他人觀點呢?



大概是忘記求同只記得找異了;大概是指批判對方,忘挑自己毛病了;大概是虛心接受但更加誓死捍衛自己的觀點了!




接下來,要放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了——光看書名就覺得很不一般。







這本道德心理學領域的科普讀物來自於喬納森·海特,他將多年關於道德判斷的研究寫入此書。這本書有個副標題完美地詮釋了爭論的雙方都在想些什麼——為什麼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無論是網路上的爭論還是現實生活中的爭論,前提是話題必須具有可爭論性。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面對這樣的話題時,你是先收集了必要的資料或者證據再形成觀點呢,還是基於情緒或者立場立馬做出判斷,再去輔以佐證呢?




研究發現,我們往往是後者。




更可怕的是,我們還認為自己有批判性思維,因為我們找到了證據。實際上,我們只是充當了證據的過濾器,篩選出有利於我們自己觀點的,而那些與自己觀點相悖的通通被丟進了回收站。




至此,你就可以想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活生生的人,討論的結果尚且如此,在網上我們會更好嗎?




網路上,彼此匿名,發表言論更加肆無忌憚,而且網路四通八達,真真是「千里姻緣一線牽」。這裡的姻緣是說觀點的一致性。




我們幾乎可以判斷,無論一個人有怎樣「奇怪」的態度,他總能在網路上找到一個持有相同觀點的人。




於是,單兵作戰變得集團化,規模化。何況,絕大多數情況下,本來就不是單兵……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發現了一些其他的變數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這一問題。比如,當我們面對持不同意見的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去人性化的傾向,然而人聲(對比文字和電腦模擬聲音)卻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這種現象 (Schroeder et al., 2017)。




總之,爭論問題的時候,真的還是要心平氣和,擺事實,講道理——雖然聽起來聽扯的,但真理往往就是這麼樸素。




參考文獻:


戴維·邁爾斯 《社會心理學(8th)》


喬納森·海特 《正義之心》


Moscovici, S., & Zavalloni, M. (1969). The group as a polarizer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 125.


Myers, D. G., & Bishop, G. D. (1970). Discussion effects on racial attitudes. Science, 169(3947), 778-779.


Schroeder, J., Kardas, M., & Epley, N. (2017). The humanizing voice: speech reveals, and text conceals, a more thoughtful mind in the midst of disagre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7713798.




知友熱評




我在微博的話題里和別人交流時特別有感觸。許多人的觀點是有道理的,但是一定要加上攻擊他人的語句。




這樣使對方過於關注攻擊性的語句,以及強化「如果辯論失敗就會失去尊嚴」的想法。




我覺得「去人性化」對個人來說就是只說理不加任何煽動,甚至去除「我」和「你」這種差別化的字眼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網路本來可以使交流更為理性,因為抹去了交流者的身份信息,使對方不會因身份或地位差距產生刻板印象,從而輕視交流者觀點和說理。




現實中的網路交流卻因群體極化,選擇性取證,過度的互相攻擊而失去理性,那真的很可悲。




小黃椅子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各位夫妻「為愛鼓掌」時,請一定記得鎖門


關於護膚,這 6 條謠言不知道騙了多少人



楊穎(Angelababy)為什麼能成為明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知乎神吐槽 | 你為什麼卸載了網易雲音樂?
這 9 個生活中常見的「過度衛生習慣」,你中槍了嗎?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