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道德經》為什麼先講道後講德?

老子《道德經》為什麼先講道後講德?

老子《道德經》的主要內容是社會和政治的學說,它的根本目標是要回答人類社會為什麼會昏亂以及如何才能使人類社會由亂到治的問題。老子的主要學術觀點是人類社會之所以會昏亂是因為統治者都追求權力、財富以及善惡知識的緣故,人類社會由亂到治的法則在於當前社會政治取向的反面,即要求統治者放棄對權力、財富和善惡知識的慾望和追逐。他將這個方向概括為「無為」,統治者愈無欲、愈無為社會便愈太平清靜,以至於返樸歸真和人類大同。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了。

他得出如上結論的依據是如下假設:在真正大同的社會裡沒有貧富分化、階級對立以及善惡的知識。沒有貧富分化就意味著社會中沒有一部分人因為擁有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而比其它人富裕的現象,沒有貧富的現象也就形成不了貧與富的觀念,所以人們並不知道什麼是財富,也就不知道什麼是難得之貨。沒有階級對立也就意味著天下沒有人因為擁有權力而高高在上,稱孤道寡,從而將社會區分成高貴和低賤的不同階層。沒有貴族和平民的對立,不存在統治與被統治的社會關係,也就形成不了有關權力的知識和概念,人群中也就沒有賢愚的區別。大同社會中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符合真善美的標準,所以就不會發生不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和思想,沒有不德的現象,人們便不會形成不德的概念和知識,沒有不德的知識也將無法形成德的概念和知識。這就是說在大同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行為雖然都是有德的,但人們卻不知道什麼是德,也不知道有德的存在。沒有德與不德的知識,也就是沒有善與惡的知識。

但當世的統治者們追求權力,稱孤道寡,選賢任能,結果社會中便發生了高低貴賤的區別和對立,賢和愚的競爭和鬥爭,從而產生階級對立和鬥爭,破壞了社會團結,使社會難以太平清靜。統治者追求財富,貴難得之貨,使社會資源不能平均分配,從而產生了富與貧的兩極分化與對立,進而破壞社會團結,促使社會組織解體與分化。統治者教化萬民,雖說引導民眾向善求是,可要知道講善即講惡,講是即講非,有了善惡是非的知識,法則便難以牢固的確立了。所以老子將貴難之貨、尚賢、教化仁義道德的為政方式稱為有為,而將不貴難得之貨、不尚賢、行不言之教稱為無為。「有為而有以為」是指統治者越有為天下就越難治,越難沾治就越想治,結果越治越亂,惡性循環。「無為而無不為」是指統治者愈無欲、愈無為天下就越得太平清靜,以至返樸歸真而天下大同。天下都大同了還治什麼,這就是無以為。「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這是統治者無為的結果。

無為的實質是什麼?就是要求統治者只求貢獻於社會,使得天下太平清靜,但不爭居高位稱孤道寡,不聚斂財富而過安逸享樂不勞而獲的生活,反以貧下的生活甘居萬民之下。行不言之教,身教以法則使民遵循效法但不教以善惡是非的知識。功於萬民而不爭居高位,奉獻於社會而不索取回報,利於萬民而不恃功稱長,如水之利萬物而善下。老子對於無為定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給無為下了定義,並列舉了無為的政治策略,如不貴難得之貨,不尚賢,行不言之教等。但這些言論無非只是些政治主張。人們為什麼必然會效法遵循呢?

但當老子講了道的知識與道的性質之後,問題就發生了變化。在老子的學說以前,道與真理是同義詞,求道就是求真、求實。但在老子的定義中道是一個實體、是物、是物理實在。這個「物」、這個實體不具備可經驗的形式,它不能被我們的感官和知覺經驗,但卻是我們經驗中變動不居的世界的原因,使我們經驗中的有限的事物之所以為是,之所以生生不息。我們看到,它支持了經驗中的世界,那就必然是實是有,但同時又不具備可經驗的形式,我們無法用眼睛觀察它,用耳朵聽聞它,用感覺知覺它,那這又是虛是無了。這是怎樣的一個關係呢?它是經驗中世界的原因和主宰,但卻沒有因為對於經驗世界的貢獻而高高在上,為王為主,反而以虛以無的形式卑微的存在,就好像根本就不想讓萬物知道有它的存在。這不就是老子所定義的無為和玄德么?「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水之德為什麼幾於道?就是因為水利萬物而善下,居萬物所不居。故曰「上善若水」。

這樣,我們得出結論說天道本就是無為的,政治家無為才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得天下太平清靜而大同。有了道的知識有了天道無為的自然法則,老子的社會和政治思想就不僅僅是一個學說這麼簡單了,它成為了自然和社會的最高原理。道是指自然的根本法則,德是指社會的根本法則,「道德經」三個字合在一起就表示它要講述的是宇宙自然與社會的根本原理和法則。

為什麼老子學說我們就不能簡單的定義為政治學說,它闡述了對自然與社會的一種理解,提供一個原理性的法則,它就是一個哲學學說。但是我們也不能認為老子主要是在講自然、講物理、講道,在老子的學說中,自然哲學部分只有道是必然存在的假設和道是無為的假設兩個內容,這部分知識的意義主要是為他社會和政治學說的結論找先驗的根據,而不是為了探討物理。

另一方面,由於道是無為的,它功而不居,那它就不可能具有可經驗的形式,它不能被觀察和被知覺,所以我們也只能假設它是存在的而不能知道它是什麼。道長什麼樣?有什麼樣的結構?這些問題老子學說中並沒有答案,而且按照老子的固有邏輯,這些問題根本就無法解答。道在老子學說中是超驗的實在,不超驗就不能以虛生實,以無生有了,也就無法符合無為的定義了。

道無為萬物能治,德無為天下能治。老子先講道再講德就是為了獲得這樣一個推論,將無為提高到自然與社會根本法則的地位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周易》乾卦經文解讀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