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根本不懂歷史!明朝第一謀士只為實現自己的抱負

你根本不懂歷史!明朝第一謀士只為實現自己的抱負

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決定削藩加強軍事集權。燕王朱棣以太祖「靖難」遺訓為由起兵靖難,《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經過3年的靖難之後,燕王朱棣率領「靖難」燕軍進入南京,拜明孝陵,即皇帝位後論功行賞,誰都沒有想到排第一位的居然是個怪異的和尚—姚廣孝。

朱棣皇帝劇照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擬選高僧侍奉諸藩王,一大群被推薦的高僧站好等待藩王的挑選。當燕王朱棣從姚廣孝的面前走過時,姚廣孝對朱棣說要送朱棣一個厚禮,朱棣好奇的停下腳步,看姚廣孝送自己什麼樣的「大禮」。姚廣孝低聲說道:「要送一頂白帽子給大王。「「白」加在「王」上不就是「皇」么?燕王雖沒有反心,但感覺到此人非同一般,當即請姚廣孝入屋,倆人一番談論後,志同道合,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姚廣孝來到了北平,名義上是慶壽寺住持,實際上是朱棣的謀士。

姚廣孝黑衣和尚畫像


燕王決定起兵,時適大風雨至,檐瓦墮地,燕王色變。姚廣孝鎮定自若不以為然,反勸道:「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穩定住軍心。隨後燕王起兵,即以誅劉泰、黃子澄為名,號其眾曰「靖難之師」。姚廣孝作為燕王的第一軍師,使用他畢生的謀略佐助燕王當機立斷,決意起兵。又用陰陽之術奇謀勸朱棣要破釜沉舟,出師決戰,遠襲京師。為靖難之役立下頭功。

姚廣孝手稿


朱棣登基後。姚廣孝在朝廷中的地位萬人之上,備受寵信。拜他為太子少師,滿足他白天打理朝政事務,上朝著冠帶,退朝著袈裟的要求,人們稱他「緇衣宰相」。姚廣孝始終未曾放棄成就大業的抱負,不追求功利,淡出仰慕元朝僧人出身的開國功臣劉秉忠,欲成開國建業之功。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姚廣孝的能力超群、水平出眾,也不怪後人將姚廣孝與劉伯溫比較誰才是明朝第一謀士。

姚廣孝墓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朋大話 的精彩文章:

實在是佩服!明朝最強外交使者,玩弄中朝日三國統治者於股掌
真實屌絲逆襲!從路邊乞丐到開國皇帝,歷經傳奇一生

TAG:小朋大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