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度動漫記憶盤點:動畫電影票房四年來首度下滑

2017年度動漫記憶盤點:動畫電影票房四年來首度下滑

原標題:2017年度動漫記憶盤點:動畫電影票房四年來首度下滑

新一年征戰已然開始,2017年的跫音還在回蕩。對動漫愛好者來說,2017年的動畫記憶有太多「價值片段」。對於國產動漫而言,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自2013年起連續四年走高的動畫電影票房總量首次出現下滑,國產動漫票房與進口動漫電影票房比只有3:7;另一方面,國漫人前行的速度並未減緩,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火山映畫為代表的國產動漫企業正在紮實成長。溫故知新,且讓我們盤點2017年度動漫記憶,從外國動漫取長補短,助力國產動漫2018年行走在更妥帖的方向。

1、 年度黑馬: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

在中國內地斬獲票房10.86億,由迪士尼與皮克斯聯袂創作的《尋夢環遊記》可謂是一匹傲人黑馬,這也證明,題材禁忌從不是缺乏精品的借口,這部以「亡靈」為題材的動畫作品,其價值觀念贏得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

據悉,《尋夢環遊記》的國內發行人員一度十分擔心,臨近年關,這部描述亡靈世界的動畫是否會在中國遇冷,審查是否難以通過。但結果顯示,不僅審查人員在其中獲得了強烈共鳴。市場熱度也相當之高。

年度票房最高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嚴格遵循好萊塢的三幕式劇作結構,定位於合家歡大團圓,結合墨西哥亡靈節的文化背景,實現了商業動畫創作套路與藝術題材創新的高度融合,廣受好評,最終取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某種意義上,對於強調家庭、家風的中國人來說,這是一部十分有意義的作品。傳統的家庭觀念與個人理想之間的衝突引發了觀眾的思考,可能也正因如此,這部作品的核心觀影人群比之今年的國產動畫片票房冠軍要更加年長一些。

2、 年度最熱:連續上映,《熊出沒之奇幻空間》趁勝追擊

相對於國外動畫片摘獲十億票房的佳績,國內動畫片在峰值上也表現的差強人意。作為「熊出沒大電影」的第四部,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奇幻空間》在相對較低的排片情況下,創造了該系列電影的票房新高,累計票房共達5.22億。

年度最熱動畫電影《熊出沒之奇幻空間》

雖然從票房絕對值和影片質量上均和外國動畫有著較大距離,但「熊出沒系列」已經成為一部站穩了腳的題材作品,回顧過往,從《熊出沒之奪寶奇兵》的2.47億,到後來《雪嶺熊風》的2.94億,再到《熊心歸來》的2.87億,此次《奇幻空間》在票房上已經有了質的增長。春節檔期,《熊出沒之變形記》又要趁勝出擊,相信高票房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是電視平台累積人氣的一次集中釋放。

3、 年度典範:生財有道,火山映畫衍生品的良心之路

無論是前不久大熱的《前任攻略3》,還是GUND首次向中國動漫伸出的橄欖枝,抑或是為行業發聲,打響版權維權之戰,在聚焦2017年度最火動漫衍生品時,人們不得不將目光鎖定在火山映畫的行動上。實際上,基於良好的市場接納度和充滿的資金鏈供給,在一片急於將IP在衍生品領域變現賺錢的嘈雜聲中,這家國漫公司顯得尤為從容。正如他們在中國動漫風道路上進行的探索一樣,數年如一日,火山映畫用一種工匠態度表達著國漫人的選擇。

「我們未來的願景是走出一條迪士尼+漫威的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做好回歸中國元素的國漫」。火山映畫聯合創始人徐慎君曾對媒體如此表示,而當回顧這支團隊的成長路徑時,會發現徐慎君的這句話並非漂亮口號。基於團隊豐富的電影美術經驗,火山映畫人進行動畫創作時,在劇本、故事、人設、畫風上,早已給予了自己鮮明定位。所以,當一品芝麻狐和呼蔥覓蒜古風系列等形象問世時,立刻引來了大批忠實擁躉。

《一品芝麻狐》與中國郵政合作的戊戌年典藏紀念郵票

同樣的堅定指向了衍生品開發和維權。和許多新興國漫公司選擇全面外包的道路不同,在衍生品領域,火山映畫以極大的耐心和定力選擇了自主開發和聯合開發,這令火山映畫的衍生品和IP自身留給人的優質印象高度統一,2017年,火山映畫吸引來眾多高品質合作對象,其中,包括票房大火的電影《前任攻略3》,這部講述愛情的影片與「無臉古裝群像」唯美浪漫深情的IP特點高度結合,使得雙方的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授權與被授權關係,更創造出IP形象與被授權方雙贏的合作局面;而美國最大的毛絨玩具生產廠商GUND——泰迪熊玩具設計生產商,也選擇在2017年與火山映畫合作推出芝麻狐公仔,填補了GUND在中國大陸動漫玩具上的空白。

此外,雖然只是一支新興的國漫團隊,火山映畫於2017年打響了動漫形象的維權之戰,為被侵權作品凜然發聲,也令其成為完善整個行業法治環境的推動者之一。

4、 年度意外:有思想有內涵,《大護法》叫好不叫座

《大護法》曾被期待為繼「大聖」「大魚」之後的「大」系列第三部作品,但相比於兩位前輩,《大護法》似乎「大」不起來。《大魚海棠》在2016年暑期檔拿下5.6億票房,而2015年的《大聖歸來》更是取得9.6億票房的成績。相比之下,《大護法》僅僅收穫了8750萬元的票房,成為年度冷門。幾乎所有看過《大護法》的人,都會承認這是一部「有思想有內涵」的電影,豆瓣8分的評價也足以說明其主題的深刻

那麼,叫好不叫座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最核心的原因是題材。《大護法》在本質上是小眾藝術,其晦澀難懂的政治隱喻本身就是一種觀影門檻。設置觀影門檻會將相當一部分的觀眾拒之門外,小眾題材的電影註定無法在普羅大眾中掀起熱度。

有思想有內涵的動畫電影《大護法》

此外,內部人士透露,《大護法》在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在院線上映,據悉,該片原計劃製作成11集的系列劇集短片並提供網路發行,而非在院線上映。相信很多看過電影的人會覺得《大護法》的劇情存在一些硬傷,比如殺手和美女的交代非常模糊,有一種故事不完整之感。事實上,這兩個人物本來是獨立成篇的,但為了壓縮成一部電影,體量的限制就必須對一些情節進行刪減。

然而,這部電影本來就是一種接近純粹的藝術創作,本來就沒有想過要在院線上映以迎合觀眾,只是機緣巧合地受到光線傳媒的青睞才得以走入大眾的視線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大護法》本無所謂票房成敗。

5、年度期待:上海美影廠,老樹能否發新芽?

同樣是在2017年,曾創作出《大鬧天宮》、《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等眾多經典動畫作品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迎來了60周年大慶。

作為新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上海美影廠在萬籟鳴、特偉等藝術家的帶領下,早在1960年代就開啟了第一次國產動畫片的創作高潮,留下了《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半夜雞叫》等經典作品,創立了動畫藝術的中國學派風格式樣。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60周年

20世紀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帶領中國動畫發展進入了第二次高潮,集中創作了《哪吒鬧海》、《九色鹿》、《葫蘆兄弟》等代表作品,為廣大中國影視觀眾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

而隨著艱難的體制改革和老一代動畫人的退休,從80年代末起,上海美影廠的創作力也迅速凋萎,再未能產生一部經典作品。「中國學派」陷入沉寂。

曾經,有人用「輝煌難再」形容後來的上海美影廠,不管是1999年的《寶蓮燈》,還是《馬蘭花》、《勇士》,票房似乎都不盡如人意,而2008年取得不俗票房的翻拍片《葫蘆兄弟》,也飽受詬病。業內專家表示,沒有進行二次創作,只是把20年前的舊作拿出來重新剪輯配音了一下,看不到創新。

在各路動畫機構接連蓬勃的今天,美影廠是否還能重現輝煌?甲子之慶上,他們對外公布了未來三年陸續籌備的影片開發計劃,既有《雪孩子》、《火焰山》等基於經典故事和形象的新創作,也有水墨大片《斑羚飛渡》等眾多全新形象、故事和創作。

所以,上海美影廠是否能夠重新成為中國的動畫片「夢工廠」?人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動漫網 的精彩文章:

索尼互動娛樂公布2018年PS4遊戲的陣容預告

TAG:南方動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