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學者寫了本「反華」的書,結果找出版商的時候尷尬了……

澳學者寫了本「反華」的書,結果找出版商的時候尷尬了……

去年以來,澳大利亞接二連三出現反華聲音,如今「劇情」又有了新進展。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2月6日報道稱,澳大利亞學者漢密爾頓一本關於「中國滲透論」的新書在遭到幾家出版社拒絕後,終於有望在今年3月出版。

BBC報道截圖

澳學者借新書炮製「中國恐慌」

據說,這本名為《無聲入侵》的新書去年底曾被委託給艾倫-昂溫出版公司出版。該公司是《霍比特人》和《魔戒》系列原著的出版商,此前也與漢密爾頓合作出版過八本著作。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延續與漢密爾頓的合作。

合作告吹消息爆出時,漢密爾頓聲稱,「如果此書最終無法出版,是對澳大利亞出版界的強烈訊號——他們不能出版批評中國的書。」

澳大利亞學者克萊夫·漢密爾頓

但出版社隨後向BBC提供的聲明顯示,該社因須等待一些法院案件審結,決定延遲出版該書,漢爾密頓因不願延遲出版而要求取回版權。

出版社的回應被外媒解讀為:書中的一些內容比較敏感,怕出版後遭到北京的所謂「打擊報復」,從而引來法律糾紛

在市場環境下,出版商對書籍的選擇最重要還是基於對市場前景的判斷,一本書如果因為內容缺乏嚴謹甚至捕風捉影很有可能招致批評,這是出版商必然要規避的法律風險

《無聲入侵》封面

BBC的報道提及,即使更換了出版商,漢密爾頓也還是對原書做了一些修改,以減少其可能帶來的法律訴訟風險。這說明他此前的言論更像是一種渲染,是為其新書造勢。

自身焦慮加深令澳熱衷禍水外引

這場出版風波不過是在澳大利亞上演的渲染「中國恐慌」的最新一例。去年以來,澳大利亞儼然成為西方「抵禦中國政治滲透」最活躍的角色,該國媒體更是對此不斷推波助瀾。然而之所以要對外橫加指責,往往還是由於內部關係處理不暢。

澳大利亞一直以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自居,華人約佔其總人口5%,但華人群體依照當地規則參與政治活動,卻屢屢遭到「威脅國家利益」之類的質疑。同樣都是澳大利亞人,這一局面顯示的其實是澳社會對待本國不同族裔的親疏差異。

澳大利亞吸引了大量中國留學生。(法新社)

此外,在國際角色上,澳大利亞近年來的焦慮感也在日益加深:一貫受到同宗同源的西方大國庇佑,如今卻要面對一個「異質」大國開始佔據地區優勢,澳大利亞對此不僅心理準備不足,經濟乃至安全戰略上的準備同樣不足。

去年,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政府曾頒布新法,阻止外國勢力干涉澳大利亞的政治。

中國遊客在悉尼歌劇院前拍照。(路透社)

也正是因此,諸如《無聲入侵》一類致力尋找外部歸因的著作才會出現,進而據此炮製所謂「中國影響澳大利亞言論自由」。

而針對此類指控,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就曾明確反駁「毫無根據」,且此舉意在引發「中國恐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在2月6日例行記者會上就此事進行評論時再次強調,「我們希望澳方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同中方一道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推動中澳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發展新盟友對付中國?美防長東南亞之行並不輕鬆愉快
港媒:春運40年折射社會變遷 成最具中國特色年度大戲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