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是每個家長或老師都有資格談「教育」

不是每個家長或老師都有資格談「教育」

大多數成年人

都忘了自己曾是孩童

大多數成年人

都忽略了自己仍在成長

大多數成年人

高估了長大的力量低估了孩童的輝煌

之前有提前通知過,要寫關於「成長教育」主題的系列影片推薦,尤其是今年奧斯卡兩部獲得提名的大熱影片《伯德小姐》和《奇蹟男孩》都和成長、教育相關,當然這兩部作品並不會出現在這個主題推薦的影片當中,因為春節期間小雪花會把3月4日開獎的奧斯卡所有提名影片做一遍分享並且再來篇預測文,所以關於這兩部電影的推文請各位關注下一個主題吧!

通常我是不會特意出一篇文專門去聊選題的,可是「成長教育」不同,大概也因為自己算半個老師,所以關於這個主題自己很感興趣,也看過一些這樣主題的影片。如標題,並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去談教育,因為這裡的「教育」不止是表象上知識的傳授,而是針對從每件事、每位人、每個細節當中的獲益,最不恰當的比喻就是將死之人還會在垂死掙扎中獲得新的關於生命的感悟,自己都還在每一分每一秒中接受著方方面面的教育,又有誰敢說有資格去暢談教育呢?而我們現在所謂的教育,個人淺顯的認為不過是以長者的身份陪伴另一個比自己年幼的生命走過一小段人生路程,並在過程中對他們有意或無意間產生的好的和壞的影響罷了。

很多中國式的父母與老師跟孩子打著「我們是朋友」的旗號,卻在最關鍵的問題和時間上用無形中樹立起的成年人的威嚴打壓著自己口中的「朋友」,平等很難存在,因為年齡的差異和「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樣的思想論調早已在無形中劃分了等級。當然,這並不僅僅只是中國父母和老師的問題,全世界大多數地方的成年人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今,很多書籍和電影用一個個切實的故事去講述「成長教育」,這些故事有些看起來是以孩子為主角,但其實更應該看的是成年人,因為那些孩子正在經歷的煩惱你也曾經歷過,只是隨著年齡數字的變大,你忘了那些煩惱,還成為了給孩子製造煩惱的人。

關於這個主題,想推薦的影視作品確實蠻多的,這也是特別寫這篇文的用意,篩選後決定接下來一周會介紹德國、韓國、日本、美國、泰國和中國六個不同國家的六部關於「成長教育」的影片,所以把不準備細說的影片都放在這篇文當中,希望感興趣的各位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能夠從這些影片中收穫到自己的「成長教育」。

1、《成長的煩惱》1985年—1991年

從1985年第一季到1991年第七季,在關於「成長」主題的影視作品中都繞不開這部經典的美劇,這也是個人最愛的美劇,沒有之一!伴隨了我的整個成長過程,也是看的第一部美劇。後來又出了很多成長相關的劇集,包括希拉里·達芙01年演的《新成長的煩惱》,但都很難超越伴隨一代人成長的這部《成長的煩惱》。嗯,這也是個人推薦的關於「成長教育」唯一的電視劇。

2、《阿基拉和拼字大賽》2006年

這大概是一部能夠得到很多孩子共鳴的影片,片中的小女孩兒不被外界理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評價別人的好與壞,學習好就意味著一切都完美,學習不好就代表著什麼都不好。但一個人的力量是去窮大的,往往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散發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此片特別推薦孩子家長觀看,請在責備孩子的同時也別忘了反思自己,你都不完美,為什麼卻要求孩子去滿足你的想法?!

3、《小屁孩日記》2010年

這部作品以幾個典型孩子的故事帶出了每一個人的童年,小時候的一個選擇或是看似不經意的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影響到這個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長輩不該是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評斷或宣判孩子的決定和做法,獨斷專行在政治統治上都以是百年前的事了,不是嗎?

4、《冠軍》2011年

首先,我一定要表達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車太賢影迷!第一次寫關於車太賢的作品,先藉機表白一下再說!

其次,想說他主演的這部片該為所有身為人父人母的各位做了個榜樣,父母亦人,誰都不完美,可是父母卻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請讓孩子看到的是你為之付出和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只展示自己最終成功或失敗的結果!

5、《撲通撲通我的人生》2014年

這是一部題材很新穎,道理很樸實的影片。影片中原本懷抱夢想的年輕父母卻因為意外而來的孩子被現實所打破,可孩子生下來卻有罕見的早衰症,從沒想過做父母到成為父母,從不會做父母到學著做父母,再到看著自己的孩子卻一天天比自己先行老去……最後呢?我們不一定是合格的父母,但很榮幸今生做了你的父母。

6、《蒂莫西的奇異生活》2012年

一個從天而降的特殊孩子,一部披著奇幻外衣卻內涵深刻的作品。我們很多時候都自以為是的打著「成年人」的幌子去自欺欺人,卻不知道其實最深刻的道理可能就出自未成年的孩子,複雜化是成年人的通病。

7、《少年時代》2014年

這是一部太著名的影片,在2014年大放異彩,原本我是不想去推很著名的作品,可是對於這一部沒辦法不說!這部影片一共拍攝了12年,把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整個成長過程拍了出來,無非生活中瑣碎的細節,但滿滿的都是導演和作品的誠意!拋開故事不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之前推的9年一部「愛在」三部曲的導演Richard Linklater,其中扮演片中孩子父親一角的也是「愛在」三部曲的男主角Ethan Hawke。

推薦給18歲左右的成年或未成年人看,也許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叛逆時期。

8、《如晴天,似雨天》2014年

裡面的正太真的很萌很可愛還很帥,但這樣的一個小正太塑造的角色卻是孤獨而早熟的,主要源於家庭教育。作為音樂神童的他被家人發現,並且不遺餘力地培養、激發著孩子的潛能,當然也失去了他本該有的色彩童年。是不是很像上過各種興趣班的曾經的你,和讓孩子學各種各樣技能的現在的你?

9、《叫我第一名》2008年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勵志!

當一個孩子的缺陷被無限放大,來自外界甚至是老師嫌棄的目光,那這樣一個孩子只會愈加自卑,因為他未感受到來自外界一絲絲善意,可好在,那個始終站在他身後的母親從未放棄過。夢想面前,誰都不輸誰一等!這部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和《奇蹟男孩》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是這個故事或許更加曲折,並且夢想的色彩也更濃重一些!這是一部適合所有人看的故事,每個人都會受益匪淺。

10、《巴黎淘氣幫》2009年

最後一部,說一個喜劇色彩最濃的!成長中歡樂總多過悲傷!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笑中長大,在理解中成熟,然後像顧城說的那樣,永遠做個任性的孩子!不想長大,那就不長大好了!

當然,除了上面的10部外,像《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詩社》、《再見我們的幼兒園》、《7號房的禮物》、《地球上的星星》、《天堂電影院》、《四百擊》(個人最熱愛的法國新浪潮時期影片和成長教育片)等等這些已經非常耳熟能詳、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影片小雪花就不再啰嗦了。

最後要說的是前幾天電梯間聽到的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跟他媽媽說的原話:

「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一隻不會飛的鳥,但它卻一直要求自己的孩子飛很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糙漢子小雪花 的精彩文章:

韓劇的始祖其實是這部美國電影吧!
這是生活,不完美,但真實

TAG:糙漢子小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