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德國人建立的東歐城市,卻複製了美國好萊塢的創意

德國人建立的東歐城市,卻複製了美國好萊塢的創意

距離著名的「吸血鬼」城堡約1小時車程的布拉索夫,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重鎮,也是羅馬尼亞第二大工業城市,僅次於首都布加勒斯特。萬幸的是,工業發展並沒有破壞這座群山與森林包圍起的中世紀古城,城中心廣場周圍遍布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石板路鋪就的步行街通往黑黢黢的教堂。對於那些追隨祖先薩克森人腳步的德國遊客們來說,這就是一座不完美的德國城鎮。抬頭仰望,城外的山丘卻在迫不及待地擁抱流行,用幾個巨大發光的字母「BRASOV」,企圖將自己打扮成好萊塢,顯得與這裡的中世紀氣息多少有那麼些格格不入。

別看羅馬尼亞歷史不長,布拉索夫可是1211年就建城了。它是羅馬尼亞重要的交通樞紐,12世紀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佔領了匈牙利,來自德國的薩克森商人為了幫助匈牙利維護東部邊境,建起了包括布拉索夫、錫比烏等在內的特蘭西瓦尼亞七座城鎮。雖然後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匈牙利、東正教、羅馬尼亞等接二連三地統治過這一區域,德國移民的數量也隨之銳減。但在過去的500多年間,德國移民留下的那些最保守的習俗,早已滲透到了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中。

我用一天的時間穿過羅馬尼亞中部山區,參觀了派勒斯城堡和布朗城堡,從布朗城堡前往布拉索夫的路上,有一座廢棄的中世紀古堡拉索洛夫(Ra?nov),山頂坐落著大型的中世紀防禦工事,還可以俯瞰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平原。

從羅馬尼亞官方旅遊網站上的航拍圖就能看出它的壯觀。

獨自旅行的路上總是能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在布朗城堡里,偶遇了一名羅馬尼亞的當地導遊,他叫Nicolas,聊了幾句發現,我們晚上都要到布拉索夫住宿,更巧的是,我們居然住在同一家酒店裡!他跟我說:如果你晚上沒有什麼安排,咱們8點前在布拉索夫廣場見,我可以帶你逛逛這座古城。

我當然願意聽聽這裡的故事,和他告別之後,自行先開車來到布拉索夫。

一條

商業主街(Public Street/Strada Republicii)

通往市中心的廣場,彩色的建築,悠閑的行人,教堂、鴿群、隨處可見的波西米亞風格的露天咖啡座,讓布拉索夫有了「新布拉格」的稱謂。也正是因為它四面環山的地形,躲過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侵略,才使得城中的中世紀建築保留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在羅馬尼亞社 會 主義時期,為了向前蘇聯表示「忠心」,這座小城還曾經更名為「斯大林」,所以到現在商業主街還叫「共 和 大道」。

從地圖上就能看出來,景點都集中在三角形的老城區域。

和布加勒斯特一樣,路邊也有代表古羅馬的雕塑——母狼和兩個嬰兒,告訴人們這裡曾是古羅馬帝國的領地。

但平心而論,布拉索夫是我在羅馬尼亞最不喜歡的城市了,因為它已經過於商業化。並不僅僅因為高額的住宿房價,而是它過於想要從遊客手中獲得利益的樣子。廣場周邊那些很典雅很小資的咖啡座,似乎有幾分故弄姿態;抱著孩子的吉普賽女人不厭其煩地向一個個遊客伸手乞討;作為宗教修行場所的教堂居然還要收門票……

市中心的議會廣場(Piata Sfatului/Council Square)剛剛整修過不久,自1364年起就是國內和國外的客商一年一度舉辦市集的地點,孩子們在廣場上追逐鴿子嬉戲打鬧。廣場西北方向,建於1420年的老市政廳(the old city Hall),如今是布拉索夫歷史博物館(Brasov』s History Museum)。市政廳和它的塔樓是一體的,但其實塔樓的歷史比市政廳還老得多,建造之初是防範外敵入侵的瞭望塔。

議會廣場東北角的銀頂建築,是羅馬尼亞東正教堂(the Romanian Orthodox Cathedral)。

布拉索夫的夜晚比我想像的要冷的多,晚上8點,導遊Nicolas準時在廣場邊等我。他指著廣場上的餐廳說:這裡都不好吃,都是給遊客吃的,我不喜歡,我帶你去個當地特色的餐廳吧。

去餐廳之前,他開車帶我來到附近的一座小山丘頂,山頂有一座建於16世紀的古堡Citadel/Cet??uia,在這裡還可以俯瞰布拉索夫老城區和新城區。

他指著其中的幾幢房子告訴我,那些是曾經齊奧塞斯庫在這裡的豪宅。

我指著「BRASOV」這幾個字向他提起了好萊塢,他哈哈大笑:當然是我們複製他們的了!

他帶我來的這家當地餐廳Restaurant Sergiana位於老城區外緣,餐廳在地下一層,修建成了酒窖的樣子。地址:Str. Mure?enilor 28, Bra?ov

雖然羅馬尼亞人不是斯拉夫民族,羅馬尼亞的美食可是完全被斯拉夫所同化了,主菜以烤肉為主,但羅馬尼亞的紅酒可絕不比法國、義大利的差。

不得不提這裝在小瓶子里的酒,據說是羅馬尼亞的「國酒」,大概40度。Nicolas問我:你要不要試試?沒想到這就後勁極大,一小瓶就把我撂倒了,回去之後一覺睡到大天亮。

由於我最後在塞爾維亞的安排有變化,所有的行程被迫提前半天。我必須在今天下午趕到錫比烏,還能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在布拉索夫遊覽。

我想:教堂難不成是因為收門票才得名於「黑教堂」?它看上去也並不黑啊?教堂(Black Church)建於14-15世紀,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屬晚期哥特式建築風格。1689年,布拉索夫城內發生了暴 動,當時的哈布斯堡王朝無力控制局面,有人說是暴 動引起的火災,也有人說是統治者下令燒城,即便是石質的教堂也未能逃過一劫。好在只是教堂的主體被熏黑了,後來也沒有人去清洗它,重修了之後就順水推舟地稱它為「黑教堂」。外牆淡淡的煙熏色,與周圍色彩斑斕的房屋搭配得相得益彰。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10:00-17:00;周日彌撒,10:00。

教堂內的管風琴建於19世紀下半葉,由4000餘個管和76個鍵盤組成,至今仍然可以使用,是東歐最大的管風琴。每個周末都會有管風琴音樂會,給這座小城帶來濃厚的藝術氛圍。布拉索夫在音樂界也有相當一定程度的影響,「金鹿國際流行音樂節」就在這裡舉行,沙寶亮還曾在此獲獎。

黑教堂不遠處的街巷,右手邊是

城市文明博物館(the Museum of Urban Civilization)

德國人的後裔統治了布拉索夫四百餘年,他們自然就居住在城裡最好的地方。而羅馬尼亞人只能住在城外一個名為「Schei」的地區,必須通過一扇城門,繳納「過路費」才能入城。德國人修建起了城牆,城門和防禦工事,可惜留到今天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羅馬尼亞人入城的「Schei Gate」一直保留至今。

17世紀布拉索夫地圖

在老城外有兩座高塔,一黑一白,隨便登上哪座都能俯瞰老城全景。一時間,似乎又到了愛沙尼亞的塔林。

矗立在山頂的白色英文大字「BRASOV」,幾乎從老城的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看到它。這座山名叫坦帕山(The Tampa Mountain),有纜車一直通往山頂。

在山腳下還有一條小巷名為「繩索街(the Rope Steet/ Strada Sforii)」,名字形象地展示出了它的樣子,不僅只有幾十厘米寬,還彎彎曲曲,如果兩人對向而行就必須側身而過,據說是歐洲最窄的一條街。

走在廣場一側的馬路邊上,抬頭仰望,是昨天晚上去過的古堡。突然對這座小城產生了一絲好感,也許應該多停留下來幾天才能發現它的美。(航拍圖來自羅馬尼亞官方旅遊網站)

不光是布拉索夫,歐洲的許多小鎮都會讓你萌生出「留下」的願望。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歐美澳3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2016&2017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遊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遊核心自媒體,騰訊旅遊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游精華作者&探路者,窮游&途風體驗師,旅遊衛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漠玫瑰 的精彩文章:

山寨巴黎的不止中國,這裡有歐洲全盛時期的模樣
這座花園城市名為「智慧」,你可知它名字的真實來歷?

TAG:沙漠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