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誠羅珠堪布告訴你,讓幸福感瞬間爆棚的六大秘籍

慈誠羅珠堪布告訴你,讓幸福感瞬間爆棚的六大秘籍


點擊藍字關注這個神奇的公眾號








幸福人生




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呢?是為了講一個與平時強調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有點不一樣的方法。




學佛有很多方法、很多層次。有這麼多法門的原因,是為了適合每一個人的根基,順利地幫助每一個人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但要想每個人都達到一樣的標準,是很難的。藏傳佛教的修行次第中,四加行、五加行、大圓滿、大手印等也不一樣。有些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學這麼多內容。




漢傳佛教,不管學凈土還是禪宗,都需要付出努力。有的人對禪修沒有太高的追求;念佛也沒有那麼強的信心,不能堅持虔誠地念佛;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修四前行;修持南傳佛教,同樣需要花大量時間,他們還是做不到。那麼,這些人是不是就不能學佛了呢?也不是,還有一個簡單的學佛方法,可以讓我們這一生過得幸福、快樂,下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但這種方法不能讓我們從輪迴中解脫,也不能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能讓我們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方法本來也是佛陀親自講的。


 


學了這個方法之後,這一世就完全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生活。在這個基礎上,希望再去修出離心、菩提心、空性,這是未來的目標。


 


現在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城市裡的人都非常忙碌,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很大。有些人想學佛,卻沒有時間來學習。不過佛陀早就為他們考慮好了。他們不需要修出離心、菩提心、加行、念佛,禪宗的明心見性,都不需要,但是也可以學佛。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大家修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目標高一點是最好的,但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這個簡單的方法適合每一個人,在此基礎上,可以再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在此先告訴大家一條適合普通大眾的道路。








 具體方法 





一、皈依




首先要皈依。皈依是入門,是必須要做的。




有很多人說,我想皈依,但佛家有很多戒律和規矩,我不敢皈依,但這樣的理解不夠全面。我前幾天也講過,並非如此。佛教裡面的很多戒律都是針對出家人的,比丘有兩百多條戒律,比丘尼有三百多條戒律,非常多,但這些都是出家人的戒律。比丘和比丘尼還是出家人裡面級別最高的,剛入門的沙彌只有十條戒。如果我們還沒有打算出家,就不需要擔憂有這麼多戒律。皈依以後也有一些戒律,但不是最主要的。


 


皈依是什麼呢?皈依就是一種承諾,其中包含了三個方面,即三皈依。




第一,皈依佛。從今往後,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學佛的老師,除了他以外,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宗教領袖、導師,以及民間信仰中的很多鬼神。這些我們也不否定、反對。但我的導師就是釋迦牟尼佛。




第二,皈依法。從今以後,我學習的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法,全世界有很多宗教,每一個宗教我都尊重、不排斥,不誹謗,但我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法。




第三,學佛的人有大乘、小乘。大乘佛教的菩薩,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叫僧人;小乘佛教,四個以上的出家人,叫做僧眾。現在我承諾,下定決心: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佛教的僧人,都是我的同學;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徒,我對每一個人都會尊重、不排斥、不誹謗,但是我的道友就是學佛的人。




這是最入門的條件,不複雜,就是這麼簡單,如果這三個承諾一直都在,沒有動搖,永遠都是有皈依戒的,不會徹底犯戒。




人總是會犯錯誤,但只要到死為止,只要認為釋迦牟尼佛就是我的老師,只要這個決心還在,就不會從根本上破壞皈依戒。




如果有一天認為,釋迦牟尼佛不是我的老師,佛法我也不學了,僧眾也不是我的道友,那麼我們連根本的錯誤都犯了。


 


這個承諾不複雜,很簡單。但因為大家不了解皈依,總是認為皈依了以後有很多規矩,飲食、穿著都有很多要求。對在家人來說,穿著方面沒有任何要求,非常時髦的衣服都可以穿;飲食方面,能吃素是最好的,吃素有很多好處,環保、健康,學佛之後再加上可以培養慈悲心,對大乘佛教來說就非常好了。不要認為不能吃素就不能學佛,能吃素最好,不能吃素卻想當佛教徒也未嘗不可。無論南傳、漢傳佛教,對在家人都沒有吃素的要求。








二、戒律






能守五條戒最好,如果不能,一兩條也可以。其中有些戒律是非常簡單的,受戒以後根本不會對我們的工作生活造成任何影響。所以,能受的就盡量受;如果不能,只守皈依戒也可以。




三皈五戒就是這麼簡單。想皈依又不敢皈依,都是由於不了解佛法導致的。還有的人認為,佛教裡面還有別的很多規矩,其實其中很多規矩,都是一些「師兄」自己想出來的。寺廟裡面確實有很多規矩,但那是針對出家人和去寺廟的人的。




在家人去寺廟的時候,需要遵守那些規矩;沒有去寺廟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學了佛以後就有那麼多的壓力、規矩。我認為,大乘佛教是最沒有這些死板、教條性的規矩的,大乘佛教是一個非常開放、人性化的佛教,並沒有這麼多教條性的規矩。


 


單純的燒香拜佛,只是一種交易而已。


 


現在大多數的佛教徒,自己不去學習、修行、打坐,而是熱衷於燒香拜佛、參加消災延壽法會等等,希望參加之後永遠一帆風順。平時什麼都不做,不打坐不修行,一旦生活上遇到問題的,就去寺廟拜佛,實際上這是一種交易。如果得償所願,就認為佛「保佑」了自己,到時候就還願報答。這種學佛的心態是不對的,非常不好,不但不屬於大小乘,連人天佛教都算不上。








三、學習生命的問題




首先要去學習、研究:人死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的生命到底會不會延續?是不是人死了以後一切都結束了?這個首先必須要搞明白,需要適當地用一些時間去學習、了解。很多佛教徒除了燒香拜佛以外,前世今生的觀念只是人云亦云地接受,並沒有發自內心地產生定解;一旦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就會發生根本上的動搖。




所以,學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生命的問題,學習關於死亡、誕生的奧秘。從佛教的角度去學習了解:死亡的時候是不是一切都結束了?




西方科學家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這方面有些書可以看。西方科學家相關的英文版書籍很多,現在中文版也很多了。他們的研究,是通過科學的方式來印證佛教的輪迴學說。這些我們都要去學習。




簡單地說,

死亡只是一個旅程的結束,下一個旅程很快又會開始,生命還在延續。

怎樣證明生命還在呢?就要去學習。有很多方法可以證明,可以通過佛教,也可以通過科學,還有很多證據,我們不要迷信。




佛教也反對迷信。

迷信沒有什麼優點,屬於無明,很容易動搖,必須要有智慧。智慧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傳統的佛法智慧,一個是現代的科學成果,兩個方面結合,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要堅定不移地相信輪迴,堅定不移地相信人死了以後還會回來,還會投生轉世。但今天這堂課來不及講那麼多。


 


作為一個人,首先要解決生死的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但我們對最重要的問題卻一點都不在乎,只在乎吃和穿,那和動物也沒什麼區別了。








四、因果






到底有沒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要,需要反覆去學習:這方面會不會有很具說服力的邏輯?有沒有我們沒有辦法解釋清楚的?現在大多數佛教徒的做法,除了燒香拜佛,不打坐、不學習,根本就不是學佛。

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佛教,最根本的就是智慧。只是燒香拜佛,就不是學佛。




從哪裡學習呢?佛教裡面有很多相關資料。在這個領域,科學是沒有辦法證明的。我們不要認為,所有東西科學都可以印證,凡是科學不能印證的,就是迷信。科學家都不會這樣認為。現在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科學是能夠證明的,有些科學則不能證明。當然,未來有一天也許會證明,但至少現在不能。不能,也不代表不正確。前世今生的存在,科學家已經證明了;雖然目前還不是主流科學家的觀點,但卻是個別科學家花了五六十年的時間去證明的。




因果要按照佛的邏輯、佛的思路來推理,才能夠說清楚。

大家可以去學習一下《佛說稻桿經》,裡面對因果講得比較清楚,還有很多佛經也提到了。

通過長期紮實的學習,就能堅定不移地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第三、第四是佛教智慧,是佛教徒自己的觀點。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智慧或觀點。佛教徒最基本的觀點就是兩個:一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輪迴,二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去研究觀察,並得出結論——它們是真實存在的。得出這兩個結論非常重要。










五、學習基本知識




還要去學習佛教最基本的一些知識,這樣,一定會讓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的人生。比如,非常堅定地相信了輪迴和因果,一定會帶給我們很多正面的力量。比如,

知道人死之後還要投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我們的心胸就能更加開闊,能夠高瞻遠矚,

不會為了眼前雞毛蒜皮而斤斤計較、不擇手段,或者為了這一世竭盡全力,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顧一切後果。這樣幾十年結束了,也談不上什麼成功失敗,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人生觀。




為什麼這樣講呢?比如,過了六七十歲以後,還能有什麼追求呢?就是等死,看不到任何希望,沒有任何追求。雖然為了打發時間去做一些消遣娛樂,也只是一種自我麻痹;越來越靠近死亡,這種痛苦一直隱藏在內心深處。人過了幾十年,沒有任何追求和希望,當然是一個非常消極的人生觀,是走向死亡和絕望的路。


 


每一個人都有衰老的時候,如果都踏上了悲觀、絕望、消極的路,六七十歲以後,就沒有任何希望、追求,因為人生馬上就要過完了,在人死如燈滅的觀念指導下,還能追求什麼呢?這就是對生命不了解的人生觀。




從佛教來講,這種人生觀非常令人絕望。會讓我們的晚年生活,陷入悲傷絕望的境地。


 


如果能夠了解,人死了以後還會有生命,生命不會結束,這樣,到了六七十歲、八九十歲的時候,就還有追求。尤其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會有非常積極的一面。因為知道了下一世過得好還是不好,完全是取決於現在的言行舉止,自己就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假如只能活一年,也可以為了自己的未來,做很多事情。九十歲、一百歲都可以這樣做,因為未來可以比現在更加幸福健康有智慧,更能幫助其他人利益社會,每一天都能做很多事情。




有了這種人生觀,就會非常有希望,不會絕望。所以,無論九十還是一百歲,只要頭腦清醒,就有希望,生活充實,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有了這樣的人生觀,一定會讓我們有很多安全感、幸福感。現在我們三四十歲的時候還感覺不到,但到了六十歲以後,這個問題就很明顯了,此時如果有了這樣的人生觀,就一定會讓我們活得充滿活力。


 


其次,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臨終的時候也不會害怕。雖然以前造了很多惡業,但只要臨終的時候懂得懺悔,就能清凈罪業,好比穿髒的衣服可以洗乾淨,甚至可以洗得和新的一模一樣。而且,大乘的密法中,也有很多非常殊勝的懺悔方法;這些方法非常簡單,輕輕鬆鬆就可以把過去的罪過懺悔得一乾二淨。




這樣,我們就可以掌控命運,雖然未來由自己的業力做主,但是業力又由我們自己安排,這就等於未來是由我們自己主宰。所以,到了七八九十歲的時候,為了自己的未來,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認為一切都結束了,那八九十歲的時候除了坐以待斃,做什麼都無濟於事了。那時的絕望,就如同天人。天人在一生中非常幸福,比我們強成千上萬倍。天人在最後7天的時候,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痛苦不可名狀;7天當中感受的痛苦,相當於人類的幾百年。最後這段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因為知道自己要死了,就會度日如年。如果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我們什麼都不能做了。未來就變成了一堆塵土,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沒有學佛的時候,心胸很狹窄,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做了不該做的事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導致今生來世都過得不好。學了這兩個觀點,不說來世,就在這一世,都會讓我們始終充滿活力、心胸開闊。身邊的人對自己好不好都沒有關係,我自己可以做主;我的未來他們也幫不了我,未來不是他們決定,而是我自己決定。為了自己的長遠目標,就要自己去努力,活一天、一個月、一年,都有希望。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觀點。這兩個觀點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非常正面的能量,對這一世和下一世都有利益。




這就是輕輕鬆鬆地學佛,為今生來世都會帶來正面的力量,如果持有了這兩個觀點,我們的生活一定是幸福快樂的。當然,輪迴當中,處處都會有不順心的事情,但以佛教的方法去面對,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藏傳佛教還講了四前行,雖然四前行是修出離心的,但此處講的不需要修出離心。四前行的內容,對於暫時不需要修出離心的人,也需要去了解一下。






1


人身難得。佛教通過大量的理由、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們這一生是非常來之不易、千載難逢的;能夠懂得解脫、慈悲心、善惡因果等,有這樣機會的人身非常難以得到。




今天沒有太多的時間詳細去講。網路上有很多視頻,還有很多書籍,可以去看。懂得這個道理之後,一定會有很多幸福感。平時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生活,總有很多的不滿,那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是往高處比,和我們一樣或更差的生命的境況,我們從來沒有去想過。但這只是我們自己沒有去思考而已,真實的客觀情況一直都是存在的。思考以後就會明白,我的生命、生活雖然有很多缺點、缺陷,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這樣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的。這樣,我們就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滿足感。




這一世的人身,是我們多世累劫修福報的結果,如果還不滿足,總愛抱怨家人、社會,就完全不對。有了滿足感,就懂得珍惜生命。知道每一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有充分的了解。之前總是看一些表面的現象,抱怨自己、別人,現在懂得之後,就會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不要抱怨,要好好珍惜;同時,也會懂得感恩,第一個是感恩給我們生命的父母,然後還要感恩其他很多的因緣。




佛教講緣起,我們的生活跟地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有關係,我們每天的吃穿用,跟成千上萬的人都有關係。比如,我們生病時吃的葯,一顆藥片中,就有多少人的付出,有多少動物為實驗犧牲。緣起,就是指需要無數的客觀條件,才能決定一個東西的誕生。比如一朵花,需要土壤、濕度、時間、空間等無數的條件,它才能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朵花的出現,生病能夠吃藥,都跟無數的因緣有關。生活中的受用,有無數人,甚至幾代人的付出,並不是我一個人創造出來的。懂得這麼多人的付出,感恩的心就有了,心胸開闊,視野開闊,這些都是心理學上最讓人幸福的因素,是求之不得的最最最正面的力量。學佛之後,自然就得到了這種力量。


 


人身難得,真的非常重要,全球每年有100多萬人自殺。每個人心裡有這麼多痛苦。來自於精神的不健康,缺乏正面的力量。遇到了痛苦,就認為過不去這個關,而且反正生命早晚都要結束,現在結束了,一了百了,就不用面對這麼多痛苦。有了這種觀點,才會有這麼多人去自殺。而一旦有了人身難得的觀點,這些問題都會解決。當然,並不是說,相信了人生難得,世界上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這非常重要。


 


懂得人身難得,就會非常樂觀,覺得自己的生命非常有意義,懂得珍惜。現代人很多的心理問題,就是覺得自己沒有用,自己不如別人,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悲觀。人身難得充分說明:每個人都可以活得非常有意義。






2


萬法無常。無常就是變化,這個也不是悲觀。無常告訴我們,當走到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不可能永遠呆在最低谷,低谷變化以後,又會上升,沒有什麼大驚小怪。所以,現在沒有必要那麼難過。人生都是變化無常的。




無常都是暫時的。現在感到低落也是暫時的。以前成功、一帆風順,也會無常。從白天到黑夜,明天又會天亮,不會永遠都是黑夜。無常會給我們力量,所以無常不是消極。平時我們處於人生的巔峰,一切都非常順利、成功時,要提醒自己:這也是無常的,我現在擁有的這一切,有可能說沒有就沒有。這也是一個非常正面、積極的心態。




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處境也是萬事萬物的一部分,也服從這個規律。如果我們沒有無常的概念,成功的時候就非常傲慢,瞧不起別人,目空一切,當有一天失去一切時,又沒有人來幫忙,一籌莫展、孤苦伶仃。如果有了無常觀,低谷的時候,不會一蹶不振,因為相信只要努力,很快又會變化;巔峰的時候,也不會得意忘形,而懂得未雨綢繆。




現在我們在六道輪迴中最好的地方,天人的物質生活比人類好,但沒有人類這麼多的精神生活。人間有苦有樂,人類才懂得思考這些道理。我們現在有機會面對痛苦,這就是非常好的一面,因為有了痛苦,才懂得去尋找解決痛苦的辦法;天人就沒有準備,他們只有7天的時間,而那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所以,無常觀可以讓我們在成功時沒有傲慢心,不沉迷現在的狀態,為未來做好準備。人間不是最快樂的時候,但卻是最幸福的。我們現在擁有的這樣的生命,是多少千萬年的付出換來的,所以,人間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珍惜。然後,我們就開始生起對生命的滿足感,並且會為了下一世乃至再下一世擁有這樣的人身,做好準備。




如果完全是一個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的人來操作這一切,那我自己就什麼都不能做;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自己完全都可以自己操作。所以,無常可以帶給我們非常正面的快樂的力量。


 








3


最後一個,佛教認為輪迴是痛苦的,而且把輪迴每一道痛苦的細節都毫不誇張、實事求是地進行宣講。但聽到這些,我們就不高興了。這就好比把某人的缺陷誠實地說了出來,他就不高興;把他的一點點優點誇大其詞,甚至無中生有,他就非常開心。


 


佛教雖然給我們說有這些痛苦,但是也教給了我們解決痛苦的方法。就好比有人告訴我們,前面的道路崎嶇坎坷,有種種危險,但到時候可以這樣或那樣做,如此就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




這有什麼不高興的呢?因為路本來就是不平的,提前應該做好心理準備,而且也沒有說無法安全到達目的地,佛教告訴我們完全可以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所以,佛教宣講輪迴痛苦是非常積極的。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敢去體檢,生怕醫生告訴自己有什麼問題,如果查出腫瘤,要花很多錢治療,該怎麼辦呢?那乾脆不去檢查了。這就叫做「鴕鳥政策」。當獅子和豹子追趕鴕鳥的時候,鴕鳥如果一直往前跑,其實是可以比獅子、豹子多跑很長的時間,但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優點,只好把頭埋在沙子裡面,自欺欺人。這個比喻,和一提到死亡,大家就覺得不吉利、不想聽、想迴避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佛陀都是實話實說,地獄餓鬼我們看不到,但人類和動物的痛苦我們看得到,佛教有誇張嗎?一點都沒有誇張。學習之後的好處是,我們懂得了輪迴的痛苦,知道有這麼多的生命在受苦,我現在的處境已經非常不錯了。所以,從今以後,不要再抱怨,我能擁有這麼多已經非常不錯了。我要為自己繼續擁有這樣的人身而努力,這是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生命有幫助,是非常健康的心態。




四前行的觀點,比如輪迴痛苦,表面上看起來很悲觀,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醫生告訴了我病情,我才能積極治療,如果醫生隱瞞真相,雖然我開開心心回去了,但卻失去了治病的機會。而且,醫生雖然告訴了我實情,但並沒有說這是絕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這對我來講才是最負責任的態度。佛陀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我們學佛之後,雖然不會24小時都非常開心,有時也會煩躁、難過,但用佛陀教的方法很快就能使自己恢復正常,甚至當下化解。這就是佛教帶給我們的力量。否則,每個人都會生活得非常迷茫,談何對未來的信心和把握呢?


 


所以,四前行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學習。






4


(因果不虛部分,詳見前文分解)






六、適量禪修




現在是講輕鬆學佛,我們雖然不用考慮閉關、修四加行、五加行,但是適量禪修慈悲心、寂止等,對我們心態的調整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今天講的主要內容就是以上六點,第五個又分為四點,如果能做到,暫時不考慮成佛、成為阿羅漢、或去西方極樂世界,都沒有關係。有了這六種方法,雖然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但在面對它們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痛苦;這比我們平時什麼都不學,只是在有問題的時候去燒香拜佛強多了。


 


上面這種就是人天佛教。佛教分為人天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大乘和小乘沒有孰高孰低,就像大車、小車一樣,各有各的優點。開大車,可以載很多人一起走;開小車,自己行動很快,到一定時候想通了,也可以再回來載人。












學佛


要帶點煙火氣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還沒來得及發生,我的婚姻就破滅了
生命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