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樣的野生種群在我國已經滅絕了

這樣的野生種群在我國已經滅絕了

高鼻羚羊(學名:Saiga tatarica):別名賽加羚,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內布滿毛、腺體和粘液管,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以適應高原寒冷環境,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僅雄性具角。

棲息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結成小群生活,有時形成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遷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動。善於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於秋未冬初發情交配。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

形態特徵:

高鼻羚羊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尾長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36-69千克;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僅雄性具角,角長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具明顯的環棱;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內布滿毛、腺體和粘液管;在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的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

雄性具角,長28-37厘米,基部約3/4具環棱,呈琥珀色。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體毛濃密棕黃色,腹部和四肢內側帶白色,冬毛灰白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哲說 的精彩文章:

巴達本加火山噴發持續近6個月

TAG:文史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