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Gartner的OpenStack競爭格局報告說了什麼?

Gartner的OpenStack競爭格局報告說了什麼?

去年9月,Gartner於去年9月發布了《競爭格局:2017年OpenStack分發和支持服務市場》報告,(Competitive Landscape: OpenStackDistributions and Support Services Market, 2017),在報告中,不僅分析OpenStack全球市場趨勢的同時,還圈出了8家OpenStack企業並點評競爭格局。

Gartner的OpenStack競爭格局報告說了什麼?

談起Gartner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魔力象限」了,而這一模型評估也偏重於成熟期產品的企業市場地位。但OpenStack仍屬於新興市場,還不能用魔力象限模型去逐一分析第一梯隊企業各自的市場地位,所以Gartner發布了「競爭格局」報告,在該報告中,主要觀點如下:

1.電信NFV已成為OpenStack的一個普遍用例,這推動和擴大了在電信運營商項目中的應用。

2.將OpenStack與主要容器編排引擎和原生雲移動應用開發進行集成,是保持項目相關性的一種嘗試。主要容器編排器例如Kubernetes,與其集成有助於提高敏捷性。

3.供應商的活躍以及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用戶對於OpenStack的關注都在不斷拉動項目的發展。

當然,Gartner的每次發生都會引起眾多人的注意,部分人將此報告解讀為《Gartner評選出八大OpenStack公司》。有趣的是,近日,在Gartner官方微信網站(Gartnerinc)上,由Gartner研究總監張毅先生撰文,闡述這份報告的調查初衷、方法和結論,披露報告的核心內容,指出「報告及文中提及的廠商名錄並非完全涵蓋整個市場,僅代表市場中某些典型類型的廠商「 ,並特彆強調「其他相關文章Gartner均不予認可」。

事實上,中國的OpenStack市場充斥著本地的廠家,既有大型系統集成及硬體廠商,也有小的初創企業,市場里至少有8-10個玩家,其中包括華為、華三、浪潮、中興、EasyStack、海雲捷迅、優銘雲(UMCloud)、九州雲及雲圖騰等。

這些大小不一的廠家各有長短,能力參差不齊,業務包括系統集成及定製化服務、純OpenStack軟體或管理運維服務等,實施方案也多種多樣,包括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管理服務或OpenStack即服務。

為了挖掘敏捷性基礎設施的市場商機,Gartner在報告中為負責OpenStack產品的技術戰略規劃師應提出了三個建議:1.通過內部私有雲、NFV和公有雲以外的用例來繼續開拓運營商市場,此外還要慮建立物聯網(IoT)和5G項目與戰略。2.通過整合容器技術,投資「上棧」產品來提供DevOps和應用開發與交付的使用場景。3.通過建立開源生態系統和培養本地人才技能,挖掘新興市場商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企業級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DDI是物聯網成功的關鍵組成部分?
原來這才是睿至大數據的業務拼圖

TAG:IT168企業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