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為何要修建中都皇城,最後怎麼成為了爛尾樓?

朱元璋為何要修建中都皇城,最後怎麼成為了爛尾樓?

原標題:朱元璋為何要修建中都皇城,最後怎麼成為了爛尾樓?


文/方長榮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出家禮佛的龍興寺)


【作者簡介】方長榮,南京人,江蘇散文學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在中華大地歷史長河中有帝無數,但眷念家鄉的皇帝卻不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這點上最令人稱道,他愛的有點瘋狂,完全是急於求成,期望自己的家鄉一夜暴富,便搞出一個千古絕唱,竟要把都城建在家鄉鳳陽,讓一個小縣城成為國都,這恐怕是朱皇帝的獨創。正是因為他的痴愛和過愛,最終給家鄉的父老造成難以承受的惡果,弄的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以下為一組明中都皇城遺址圖片)


朱元璋的故鄉就是安徽的鳳陽縣,只有十幾萬人的小縣,他當上皇帝後就想把國都建在鳳陽城,雖然文武大臣極力反對,但朱元璋固執己見,於明洪武二年開始建造,名為中都。


一向以勤儉著稱的朱元璋,為了建設龐大的中都不惜耗盡國庫,收集全國名材,調動各地能工巧匠,歷時六年初具規模,卻不知為啥又於洪武八年突然停建。留下半拉子工程風雨飄渺幾百年,如今僅存部分基址,但威武雄壯的城牆依然完好,當年的爛尾樓如今已是國寶單位。


鳳陽的皇宮雖然殘缺不全,但其規模、布局不可小視,它上承宋、元傳統,下啟明清風格,特別是對明朝的北京城規劃有著深刻的影響。為什麼這個中都建了大部分卻突然停工?朱元璋的固執勁咋就突然消失呢?史上說法紛紜,但都離不開「貧」字一說。


民間有說朱元璋當上了皇帝,難脫「榮歸故里」的虛榮之心,也不管鳳陽只有屁大的地方,硬將都城建在這裡。別人說鳳陽是窮鄉僻壤,只有十幾萬人,沒有人氣,他立即從江南蘇、杭一帶遷移數十萬富民而來。還是嫌不夠紅火,又從山西、河南再次移民,前後共六次移民近三十萬,創我國有史以來移民之最,一時,鳳陽人歡馬叫、人滿為患,朱元璋認為人氣已夠,便開始破土造城。



十幾萬人的小城,猛增數倍人員,加上調動而來的數百萬築城民工,還有軍隊,整過是一派糟糕。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人頭攢動、塵土飛揚,良田被挖的坑坑窪窪,森林被毀的難見青翠,大山小丘被整的千瘡百孔,總之是一片烏煙瘴氣。文武百官既不敢怒又不敢言,大夥看在眼裡,愁在心上,擔心如此下去,來之不易的江山恐怕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朱元璋領著劉伯溫在城牆上觀看施工,看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開心不已,說是比打仗還壯觀,劉伯溫卻說是圖有虛表,正在興頭上的朱元璋被他兜頭一盆冷水潑的悶聲不響。第二天他把劉伯溫找來,問他為啥不同調?劉伯溫說:「鳳陽雖是帝王之鄉,但並非是建都之地。城北方丘湖,水面寬大浩瀚,四周蘆葦遮天,能藏兵百萬;城南有螞蟻山,山險林深,乃架槍炮佳地,萬一被敵佔領,皇城豈不堪憂?」


這番話說的朱元璋是心驚肉跳,他什麼都不怕,就是怕打來的江山不穩,見劉伯溫說的在理,情急之下顧不得收拾,立馬停下這個形象工程,才有了世紀爛尾樓。皇帝收手,子民可憐,田地本來就不夠,再給整的荒廢無用,一時衣食不足,只能以討飯為生,開始都是些十四、五歲的小姑娘逃荒賣唱,她們置不起鑼鼓,就以碗碟當之。


為安全起見都習慣用白毛巾扎頭,腰桿上還束上白腰帶,大意雖是討飯但潔白無瑕,不容欺侮。接著是老弱病殘加入,她們扶老攜幼,遠走他鄉,用民間小調唱出對皇帝的不滿,逐漸演變成聞名遐邇的「鳳陽花鼓」。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再說,有天朱元璋在樓上看見街上一群人,裝束古怪、舞姿奇特,竟然以碗碟為樂器,就問身邊的太監,太監奏道:「陛下,這是來自陛下故鄉的小姑娘,在唱鳳陽花鼓。」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緻,說自己當了皇帝,家鄉跟著沾光,能夠快快活活地唱歌過日子。旁邊的鄉臣徐達「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流滿面說道:「陛下,恕臣死罪,她們不是快活而唱,而是向人乞討。」



朱元璋聞聽大吃一驚,弄清原委,悔恨不已,原指望改變家鄉,為鄉親們帶來好處,不想到適得其反,竟然搞得民不聊生,都是自己獨斷專行的罪過。


他立即傳旨,要求全國各地要善待花鼓女,同時減免了鳳陽稅收,對移民也採取辦法,盡量緩解壓力,雖說是亡羊補牢,但由於元氣傷得太重,直到朱元璋死也沒有回過氣來。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關注、點贊、轉發,歡迎參與評論,說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乎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成語「暗箭傷人」講的是歷史上哪位美男子的事兒?
歷史上強悍的軍隊:曹丕繼位後,曹操麾下的虎豹騎怎麼不見了?

TAG:寫乎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