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裔出身,他75歲當選「獅城」總統,生前對華友好迷戀中國書法

印度裔出身,他75歲當選「獅城」總統,生前對華友好迷戀中國書法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國家之一,不過在這個「袖珍」國家,卻孕育著豐富的多元文化。華人是新加坡最大族群,佔七成還要多,其他則是馬來人、印度裔和歐亞裔人。新加坡是梵語「獅城」的諧音,因此有時也將其稱為「獅城」。塞拉潘·納丹,新加坡第二任民選總統。他的一生,演繹了一個貧寒少年,通過努力成功克服逆境,最後取得人生輝煌的典範。

印度裔出身,他75歲當選「獅城」總統,生前對華友好迷戀中國書法

(塞拉潘·納丹)

1924年,納丹出生於新加坡一個貧困家庭。8歲那年,父親因欠下高額債務自殺,從此他隨母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受盡白眼與冷嘲熱諷。讀中學期間,納丹被人誣陷偷竊被學校開除了。由於無顏面對母親,他只好選擇流浪街頭,當過乞丐要過飯,飽受人間磨難。但是,納丹並沒有屈服於困境,憑藉超人毅力,28歲那年他考入了馬來亞大學。

大學畢業後,納丹加入了新加坡政府,先後當過醫院社工、海員福利官以及勞工研究所所長。因為工作能力突出,納丹被調入新加坡外交部,他的政治生涯開始一點點生根發芽。1971年,納丹改任保安與情報司司長,任職期間遇到了新加坡建國以來首起國際恐怖事件——拉裕事件。因為最後成功化解這一突發事件,納丹一時間聲名鵲起。

印度裔出身,他75歲當選「獅城」總統,生前對華友好迷戀中國書法

(新加坡標誌性建築「魚尾獅像」 )

1974年1月31日,四名國際恐怖分子,為阻止新加坡向南越供應燃油,企圖炸毀其一家煉油廠。當他們引爆一個儲油罐後,被警方迅速撲滅,恐怖分子於是劫持「拉裕」號渡輪逃離公海。在被新加坡海軍包圍後,恐怖分子威脅要與人質同歸於盡。經過談判,納丹冒著生命危險換下人質,並跟恐怖分子飛往科威特。最後結果零傷亡,納丹圓滿解決了這起國際恐怖主義事件。

1979年,納丹又被調回外交部,11年後成為新加坡駐美國大使。1993年,18歲的美國青年費爾,因違法被新加坡法庭判處鞭刑。鞭刑執行後,引起美國強烈反響,極力譴責新加坡的做法。作為駐美大使,納丹頂住巨大壓力,主動接受美國電視節目訪談,成功解釋了新加坡的立場、法律和相關政策,緩合了美國人對鞭刑案的過激反應,避免了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

印度裔出身,他75歲當選「獅城」總統,生前對華友好迷戀中國書法

(「仁心」創下新加坡單幅書法作品最高紀錄,為一寺廟籌集10萬善款)

自建國以來,新加坡實行內閣制,總統名義上是國家元首。1993年,總統開始通過選舉產生,也對一些重要人事任命有了否決權。1999年,75歲高齡的納丹挑戰自我,成功當選新加坡總統,六年後繼續連任。在任期間,納丹對華友好,曾多次訪問中國,尤其迷戀中國書法藝術。2005年,他決定正式拜師學藝,2016年去世前,納丹留下了多幅珍貴的書法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綽號「里昂屠夫」,此蓋世太保潛逃它國仍作惡,古稀之年終受懲罰
一國僑民喊話韓國:別把那場戰爭神聖化,你們欠我國一個道歉!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