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令養生之小年

時令養生之小年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官氣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船家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在小年這一天,民間習俗頗多,有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沐浴、吃麻糖等。中醫的養生之道就體現在這些特定的習俗之中。

飲食養生——吃灶糖

祭灶原本是一項比較複雜的習俗,但是演化至今幾乎只剩下了吃灶糖這一內容,這種糖是用麥芽糖製作而成,粘性很大,意思就是要粘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說家裡的壞話。

中醫認為甘屬土入脾,溫中補虛、長養氣血、調和脾胃。尤其在冬季脾胃機能相對旺盛,吃甜食能很好地補充脾陽、調和脾胃氣血,適當緩解脾胃運化負擔較重所帶來負面影響。脾胃的吸收、運化功能良好,才能在冬季很好地「藏精」,為來年春季時預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礎。對於老人和小孩,由於脾氣相對較弱,更應在這一天適當吃點甜食。

需要注意的是,《黃帝內經》中指出「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甘多傷腎,甘甜的食物令脾氣偏勝,克伐腎臟。腎主骨藏精,其華在發,甜食吃太多也會造成頭髮乾枯、脫落,還會形成蛀牙。有腎虛癥狀,經常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的人,甜食更要控制。因此吃灶糖不能過量,且糖尿病患者禁食。

起居養生——沐浴

古時小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這一天,灶王爺就要啟程向玉皇大帝彙報各家生活情況了,想要討好這位「生活委員」,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

溫熱水浴是家家戶戶常用的沐浴方式,中醫認為,通過沐浴,可起到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行氣活血、舒筋通絡、調和陰陽、振奮精神等作用。「百病始於氣」,氣血運行不暢,經常全身發冷,手腳冰涼、麻木者,可在熱水裡加生薑以溫經散寒;腳步沉重、浮腫者可針對性用熱水沖腳心「湧泉」穴以除濕通絡。

注意事項:浴處宜暖而忌風;飢、飽不浴;預防「暈澡」,老年人及有心、肺、腦疾病者不宜單獨洗浴,一定要有人陪同,而且入浴時間也不宜過久。

情志養生——團聚

小年的到來就意味春節即將來臨,家人馬上就要團圓,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息。為了好好過年,大家要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狀態。

《黃帝內經》指出:「四季情志養生應順應自然,春生、夏放、秋收、冬藏。所謂情志養生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應與四季的自然規律相協調,順應自然。而冬季主收藏,情志養生要注意:情志生髮不宜過激,例如狂喜,暴怒,過度思慮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宜恬淡安靜,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體內陽氣養藏。

主筆蔻仁君

編輯徐太醫

圖片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中醫大國醫堂 的精彩文章:

TAG:南中醫大國醫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