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裝cup2,順道談談,是什麼讓你的剎車性能更好

換裝cup2,順道談談,是什麼讓你的剎車性能更好

我觀察來說,很多人改車一般是這樣的順序:包圍,前後側唇看起來更動感;排氣,在街上嘶吼顯得很炸街;短簧,性價比最高一低遮百丑;當然還有更娛樂一點的可能是娃娃、貼紙和改色什麼的。改裝這事體現的就是個性,沒有貴賤之分喜歡就好。

還有很多很多人,都喜歡改剎車改輪轂,覺得四個輪子越大越好看,剎車卡鉗越大、剎車盤越大越好看。如果你是為了性能改裝,必然要考慮動力。加速快了自然也要制動快,不然只能動不能停可就尷尬了。提升制動性能很多人一下子就會想到換剎車。剎車真的很貴,還不說碳陶瓷,一套brombo GTR就要十幾萬啊,便宜點的AP也要3萬起。我想換剎車時也差點走彎路。當時我經常愛跑山玩,經常遇到下山時剎車乏力的情況。在我決定整套剎車都換之前,經大神指點,最終選擇了升級鋼喉(剎車油管) 剎車片 剎車油的方案。一下子把5萬的預算控制在了5000之內,實在太划算了!這樣的升級方案一下子就可以完全滿足我日常跑山的需求。直到我在今年4月份開始跑賽道發現制動需求不能滿足我的需求。說了這麼多該進入本文主題了,是什麼讓你的剎車性能更好呢?影響這個因素的人有很多,今天要聊的是輪胎。輪胎可能是最不起眼的改裝配件,它不能表達你的個性也不太能引起人的注意。但你得了解這樣一個道理:你改裝的所有動力加成,以及你改裝的所有制動加成,這一切力道都是通過輪胎傳遞給地面的。汽車行駛和制動,都是靠靜摩擦力,而輪胎是唯一傳遞這種力的介質。它還承載了車輛全部重量,還要負責轉向,還要負責提供足夠的側向支撐,還要承受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高溫差、高壓力),濕滑乾燥都要照顧到。輪胎真的很偉大!這次想起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要去跑上賽,所以換了一套米其林cup2,剛好講講輪胎這個話題。下面就著講換胎過程再嘮叨幾句。後面就有配圖啦!

這不是我的車,只是借個圖。本來這次是要是想買這套PS4S,但是國內完全沒有貨,趕不上我的行程了,所以臨時決定換cup2。米其林高性能系列好像叫竟馳,現在最新的有三款產品,分別是PS4(原來PSS的升級產品)、PS4S、PS cup2。三款產品的定位分別是:PS4:20%賽道,80%街道;PS4S:80%賽道,20%街道;cup2:100%賽道。圖片上的是一輛M4裝配了PS4S,是今年媒體試駕會上的照片,拿來一用。

cup2再往高性能走就要光頭胎了,完全不能在街道上用。一旦遇水就會滑成旋風衝鋒。光頭胎,花紋越少抓地力越強(乾地性能越好),花紋是為了排水和耐磨(城市民用車都是用這種輪胎)。高性能輪胎有光頭胎和半熱熔輪胎,都有特殊配方,溫度升高就會很粘。但這一層可熔物質用完了,就要換了。

我的輪胎終於到貨了,辛苦師傅大熱天幫我送貨。大熱點的還要自己裝車...一身汗

就這四條貨。前輪2800/條,後輪3200/條。你還別嫌貴,咱還不打折。真正賽車除了出事故和養護人員之外,每場消耗最大的就是輪胎了。一場比賽可能要換4-5套全車輪胎。每條光頭胎差不多要5000多塊,所以一場比賽輪胎就要花費將近10萬元。你知道培養一名賽車手要多少錢么?

看一下正身,這不是寶馬的星標配套。「MO」應該是指賓士配套。不過這倒是無所謂啦。星標配套更難找了,為了現貨就這樣吧。

自己終於辛苦搬上車,正巧車裡有帶狗用的墊子,不用把座椅搞髒了。

這是我家狗,拉布拉多女娃,2歲嘍。

放後面太大,擋住了鏡子,幸好去裝胎的地方不遠。

到了輪胎店先搬下車,等一下來講花紋。

這次我選的都是原廠尺寸,前255/35 R19,後275 35/R19。

說到這講一下輪胎尺寸的選擇,有這樣幾個原則:1、一定先看自己輪轂的J值,找最匹配的;2、越寬抓地力越大,但也越費油噪音也會變大;3、想追求輪胎寬體的視覺效果,可以上墊片以及換長螺栓,比換寬胎便宜多了;4、換輪胎的時候一定要和原廠尺寸對比,尺寸不合適會讓時速表和里程錶不準,有3%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輪轂J值(輪轂寬度):J值是指輪轂兩側凸緣之間的距離。「J」代表輪轂凸緣的形狀和高度(還有C、JJ、JK、K 等高度,C為最低,K為最高)。輪轂寬度決定了可安裝的輪胎寬度,對照上表數據可以知道。

這是我的後胎

撕下標籤看一下cup2的花紋,你能發現它是不對稱的花紋。這樣是為了增加橫向抓地力。前面說過了,花紋越少抓地力越強(接觸面積大)。

這是我原車配的馬牌CSC5P,花紋就是對稱的。也很新,還能接著用。放上來和cup2就對比一下。

後面我再講上賽實際駕駛感受吧。今天就說這麼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葛車評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的艱難時刻:量產難解,研發遇阻,模式獨特性消亡

TAG:小葛車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