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最近,胡歌在接受採訪時自曝,「我要當爸爸了。」語驚四座。

接下來胡歌解釋說,他很期待自己當爸爸這件事,因為他擔心再不抓緊,以後和孩子年齡差距太大,沒有辦法和孩子一起玩了。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胡歌覺得,對他來說,這輩子最最重要的一個職業就是父親。父親是他最重視的身份,也是他接下來的一個人生目標。

「再不生孩子就老了,沒辦法陪孩子一起玩了。」

不得不說,胡歌這樣的想法,很有聰明家長的思維。

說到底,父母給孩子的最好教育,其實就兩個字:陪伴。

拒絕虛假的陪伴

對很多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一直是頭等大事。

不論是樂器畫畫,還是奧數作文,教育之路任重道遠,更要從小抓起,全面支持,不能讓孩子輸在任何一條起跑線上。

在這種思維的指引下,陪伴變成了監督,父母好像是一個執鞭的訓練員不停地驅趕著孩子快跑快跑。

在《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畢勝男就是這樣一位家長,女兒茜茜除了學校的功課以外,還要學習音樂美術,每天還要跑3000米。

在這種情況下,陪伴變成了痛苦的訓練,含辛茹苦的畢勝男也成為了女兒口中的「壞媽媽」。

不要指責女兒不懂事,當媽媽和考試、補課、作業等辭彙連在一起時,媽媽的溫情已經被消磨殆盡。

黃磊曾說,他特別反對一句話叫「贏在起跑線上,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你見過馬拉松搶跑的嗎?但人生是個馬拉松。

陪伴孩子,並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綁在自己的身邊。

陪伴,除了一顆熱騰騰的心,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但最基本的,還是捨得時間和精力。

2017年底,南方周末等機構共同推出的《家庭陪伴白皮書》顯示,「形式陪伴」佔主導,「物質陪伴」受到關注,「隱形爸爸」現象凸顯。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父母陪伴孩子情況與時間/南方周末

在工作日,中國家長平均每天親子陪伴時間為3.7小時,周末更長。乍看時間已經不短,但陪伴的質量卻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在陪伴孩子時, 47.6%的家長會「兼職」做家務,38.4%的家長會經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長在陪伴時從不參與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選擇旁觀或忙自己的事,這樣的做法都讓陪伴流於形式和空泛。

節目組讓父子獨處一室,諾一很想和爸爸交流,給他看有趣的東西,但是劉燁去執著於自己的手機,對諾一的情感訴求敷衍了事。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而與之相對的,夏克立和女兒夏天則相處得非常融洽,夏克立曾說,陪伴女兒是他最重要的事情,比出去賺錢還要重要。

父母或許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陪伴,與家教、保姆、祖父母都不同,對孩子來說具有任何其他人都不可替代的意義。

陳冠希在以前的採訪時,曾表露過對父親的失望。

九歲時他搬到香港,有時周末希望跟父親相處,卻只會得到一句粗暴的「沒時間」作為回應。

而現在他自己做了爸爸,則非常享受和孩子待在一起,曾經的浪子已經變成了曬娃狂魔。一句成功感把一位父親的驕傲表現的淋漓至盡。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經做過一個有些殘忍的獼猴實驗。

他把剛出生的獼猴寶寶從猴媽媽身邊強行帶離,同時在實驗室里為小猴準備了兩隻假的母猴:一隻是用鐵絲纏繞成的,胸前掛著奶瓶,源源不斷地提供食物,而另一隻是用布做的,沒有食物,乳房裡吸不到奶,但面帶笑容。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都說「小孩兒有奶便是娘」,一開始哈洛估計,小猴會更親近鐵絲母猴。

事實卻恰恰相反,小猴對絨布猴寸步不離,只有餓到極致,才會去另一邊吃奶,一吃完奶又會趕緊回去找絨布猴。

實驗中的獼猴成年後就被放回到猴群中,但幾乎每一隻獼猴都表現出了冷漠、孤僻、不合群的樣子,發情了也不交配,或是直接拒絕交配。

即使讓他們人工受孕,成功生下孩子,孩子也會被殘忍地虐待、有的甚至直接被咬死。

就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一個充滿溫度和愛意的猴媽媽,這些獼猴最終變成了「虎毒不食子」的反面例子。

美國著名的育兒權威西爾斯提出的親密育兒法,其中就有一條這樣的理論:所有被親密育兒法長大的孩子,安全感一定更強,和其他人的親密度也更高。

因為幼年是人類最脆弱的時期之一,他們在這個時期中得到了妥善的對待,更易養成具有安全感的、更堅強和完備的個性。

忙碌或許只是借口

每當被質疑對孩子的陪伴不夠時,不少爸爸媽媽都覺得異常委屈。

工作太忙,壓力太大,時間太少,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們覺得難以經常陪伴的孩子的原因。

可是如果你再誠實地問問自己,就會發現這些,或許只是你說服自己偶爾偷個懶的借口。

香港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是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每天要處理繁雜的公務,可是她卻把陪伴孩子當作一件頂天的大事。

央視採訪她的時候,她曾經說過,「我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請一個工人,煮飯什麼事都是我親自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孩子要感覺到媽媽是照顧他們的。」

忙碌起來是殺伐決斷的女強人,回到家是溫柔可親的媽媽。孩子的事地親力親為,從不偷懶的意志,值得更多的父母參考。

如今林鄭月娥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從劍橋畢業,她總結自己的培養經驗時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就是她的教育觀。

前段時間大火的《演員的誕生》中,一位逐漸淡出影視圈的女演員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小陶虹。

她飾演了年輕時的婉容,46歲的她輕輕鬆鬆演出了少女感。

她不僅有演技,還一手設計了舞檯燈光,改編了劇情。連最嚴格的章子怡都說「陶虹家裡應該不只有一個導演,你也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導演。」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小陶虹近年來在熒幕上鮮有作品,實際上她在一心扮演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媽媽。

凡事親力親為,接送女兒上下學,為了女兒看育兒方面的書籍,自己也成了半個育兒專家。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她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演藝生涯,而且堅信培養一個小生命成長,陪伴孩子長大,是一件更了不起的事。

現代社會中可以隔著大山大海聯絡的手段早已並不奢侈。哪怕是每天定時的幾次甚至一次電話和視頻,都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被記掛。好過成為只有過年才突然出現的「叔叔阿姨」。

上一季奇葩說身價最高的選手劉楠,是一家知名公司的CEO。但是就在幾年前,剛剛畢業的劉楠曾經還是一名全職媽媽。

她從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結婚生子,因為關心孩子用品的質量,越來越精細地研究母嬰產品,劉楠創辦了她現在以母嬰產品為主題的公司,一躍成為了成功的青年創業者。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所有人都很喜歡問她,從全職媽媽到CEO,怎麼平衡工作和生活,又怎麼有空照顧孩子呢。

劉楠的答案是,確實由於工作的原因,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她沒辦法追求花很長時間去陪她,那就追求「intensive mothering(密集式育兒)」。比如連續24小時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距離,密集相處,這樣好過稀稀拉拉的陪伴。

這些忙碌的女性都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陪伴孩子是一件沒有任何借口的事。

正如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所說的:「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陪伴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陳可辛最近為蘋果拍了一支廣告名為《三分鐘》感動了很多人。

媽媽是列車員,有時候過年都在火車上,和兒子更是聚少離多。在停車的間隙妹妹帶孩子來見她,而經停的時間只有三分鐘。

胡歌說自己要當爸爸了,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這兩個字

母子好不容易相見,孩子卻背起了九九乘法表,因為孩子要上小學,去年媽媽告訴他,如果背不下來乘法表就不能上小學,就更見不到媽媽了,孩子當真了。

他執著地背著,在這短短的三分鐘內,沒有和媽媽說別的話。時間到了母親上了車,她的臉上帶著不舍而又欣慰的笑。

高興的是兒子竟如此懂事,難過的是相聚的時間太短太短。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便再沒有機會。當你終於賺夠錢,攢下了足夠的時間,卻發現孩子已經離你很遠很遠。

這世間有多少母子每天翹首以盼著相見?這世間有多少孩子被拐的家庭相思成疾?這世間有多少孩子和父母已經陰陽相隔?

龍應台說父母子女註定要漸行漸遠,所以這短暫的同行時刻,不要讓它輕易流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