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中華美食氣象萬千。江浙人士愛甜,川湘人民嗜辣,南方人普遍喜歡米飯,而北方人則是無面不歡……當《舌尖上的中國》席捲神州大地時,你一邊兩眼冒光地盯著電視屏幕一邊擦拭口水,心裡想的肯定是:家鄉味兒。

而過年,最大的期待之一一定包括:回去吃家鄉菜,吃媽媽的手藝。

從這個角度來說,《舌尖上的中國》絕對不是美食節目,她走的是瓊瑤的煽情路線啊,將幾輩子的情感都融進了小小的一碗碟菜裡頭。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滿漢全席也比不上媽媽納滴千層底兒啊~~呃唱串詞裊。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相比中國人因地域而分的飲食口味,埃塞人可真叫一個團結一心,因為據說埃塞菜品種稀少到居然只有五種!!!真不知道這個擁有3000多年悠久歷史與璀璨文化的古老國度的人民是如何過來的。而在這有限的五種菜肴當中,居絕對領導地位的必須是——英吉拉(上圖)。無論是埃塞的東南西北哪個角落,你幾乎找不到不供應英吉拉的餐廳。可以說,埃塞的歷史有多長,英吉拉的年紀就有多大。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製作英吉拉的原料叫做teff——苔麩(上圖),不知道是哪個多情而浪漫的好事者給她起了個非常詩意的名字——衣索比亞畫眉草。畫眉草苔麩君長得很像麥子,堪稱飄渺版小麥君。畫眉草在世界其他地方只是一種普通的草,只在埃塞被作為食物並且是最主要的食物。生長在衣索比亞海拔3000多米高原上的這種作物,看上去幾乎跟小麥一模一樣,它只適應衣索比亞的高原氣候,並且產量很低,其畝產只有小麥的15%——很有些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意思。苔麩顆粒很小,每150顆苔麩的重量才相當於一顆小麥粒,但其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氨基酸、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以及植物纖維等,其鈣含量比牛奶還高,鐵含量是小麥的兩倍!據說曾經有科學家想盡一切辦法去提高苔麩的產量,但均以失敗告終。好在這種植物的生長速度很快,每年7月份播種,11月左右就可以收穫了,不然對於向來糧食短缺卻無英吉拉簡直就活不去的埃塞人來講就太悲劇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苔麩成熟收割脫粒磨成粉後,就可以用來製作英吉拉了。英吉拉是發酵食品,其製作過程一般需要2 -3 天,大致做法為:將苔麩粉加水和發酵粉,與少量麵粉混合後置於室溫下兩天使其充分發酵,然後像攤煎餅那樣將發酵後的麵糊在平底鍋上攤成圓餅。因為經過發酵,所以英吉拉貼平底鍋的一面為平的,另一面則呈多孔狀。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吃英吉拉有專用的醬汁,統稱watt,通常是用各種肉類(小塊或肉末)、蔬菜等加上辣椒粉、鹽等調味品慢火煨制而成,當然也有當地人非常喜歡的土製乳酪和生牛肉等。吃英吉拉不用刀叉也不用筷子,實際上吃這個只用右手,吃的時候先撕下一小塊英吉拉,用手拿住,多孔的一面朝下(這是秘訣!),包住部分醬汁或肉,然後整個送進嘴裡。對待尊貴的客人,熱情的埃塞人有時還會親自將包好的英吉拉送到客人嘴裡。

英吉拉這個麵餅摸上去很柔軟,口感偏酸,酸度隨著顏色的加深而增強,是一種很開胃的食物。有些餐廳是整張提供,而一些講究些的餐廳則會將其切成10公分左右的長度,然後捲成小卷,看上去跟擦手的毛巾相當的相像。

衣索比亞人嗜英吉拉如生命,不論男女老少,一日三餐非它不可。而對外國人來說,它是否能列入美食範疇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有些食物對A來說是命,而到了B這兒,就可能變成要命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從埃塞南部回來後,我們在著名的亞的斯亞貝巴飯店(上圖)吃了一頓正宗的英吉拉。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埃塞首都很有名的一家傳統餐廳餐廳的裝修風格極有特色,比如上圖中這種草編的帶蓋的像非洲鼓一樣的東西其實真正的功能是:桌子!

村婦出門習慣帶帽(這個比啥防晒霜都管用啊!),話說剛入餐廳,坐定,服務生隨後即到,他的第一句話不是歡迎光臨,而是:請摘掉您的帽子!他說:這是規定。真是匪夷所思。不過,你得承認,但凡出名的不管是人還是餐廳還是酒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是亮點,而是毛病。越是有名的人/物其毛病越詭異!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吃埃塞傳統餐飯前是一定要洗手的,除非你想直接演繹什麼叫做「病從口入」。因為,吃他們的飯,沒有刀叉,更不會出現筷子。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上圖是這家餐廳的菜單。相對於它的知名度而言,物價委實不高,不過在亞的斯亞貝巴之外的城市吃一頓類似的飯菜,價格大約是這個的一半。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上圖這個看上去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watt,因為裡頭主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牛肉watt、羊肉watt、蔬菜watt等等。不過這個不是讓你自己舀著來吃的,雖然看上去相當的湯湯水水。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在正式揭曉watt下場之前,先隆重推出主角:英吉拉,這一卷一卷堆得如此整齊,看上去可真像是擦手的小毛巾啊!還是帶孔孔會呼吸的哦。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英吉拉攤開來就是醬紫的一大張,各種watt澆在上頭後就可以開始動手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沒錯,是動手,不是動筷也不是動勺,埃塞人吃英吉拉都是用右手,撕一小塊麵餅,連湯汁帶固體一起卷進麵餅裡頭,然後迅速而不局促地塞進嘴巴里,他們吃得行雲流水般優雅,我們照學撕起捲起,尚未送到嘴邊,湯汁已經流了一手了......

村婦被迫摘掉帽子後發現髮型真亂。哎,為了吃一頓最正宗的英吉拉喝一杯最好的tej酒,犧牲忒大了。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上圖是我們早前在泰圖皇后開的餐廳里吃的單人份英吉拉,看上去是不是優雅許多?皇家的東西,當然更要講究些。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很多人說吃不慣英吉拉,嫌它酸啦吧唧,但是我們還蠻喜歡的,所以一路上嘗過很多家的英吉拉,各家因為所處位置環境等等因素價格不同,口味也完全不同,有些微酸,有些酸度高一些,但都不到不可忍受的程度。上圖這份是在阿瓦莎附近的莎莎馬內餐廳吃的羔羊肉英吉拉,售價20比爾,味道非常好,以致在此之後的近半個月里,皇帝同學一直鍥而不捨地尋找類似的口味,而不再得!不再得啊!!!人生嗷,錯過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更痛苦的是你經歷過一回卻從此永訣。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上圖這個則是我們吃過的賣相最差、最便宜也最不知所謂的英吉拉。在入嘴之前你壓根不知道那一坨一坨究竟是什麼東西,實際上即便吃到了嘴巴里你也很難分清你吃的到底是什麼。後來有人告訴我們說,英吉拉從其顏色上可分辨其口感:顏色越深則越酸,價格也越便宜。

這個看上去像抹布的竟是埃塞國菜,吃時只能用右手,味道好吃到爆

配英吉拉最好的當然是埃塞國酒:tej酒,一種用蜂蜜釀成的酒,看上去非常漂亮,口感也不錯。 據說,今天這家飯店有自己的tej酒廠,其出品非常之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