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李昭道,生卒年未詳。字希俊,唐代畫家。唐朝宗室,彭國公李思訓之子,長平王李叔良曾孫。甘肅天水人。曾為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官至太子中舍人。擅長青綠山水,世稱小李將軍。兼善鳥獸、樓台、人物,並創海景。畫風巧贍精緻,雖「豆人寸馬」,也畫得鬚眉畢現。由於畫面繁複,線條纖細,論者亦有「筆力不及思訓」之評。曾作《秦王獨獵圖》。畫作有《海岸圖》、《摘瓜圖》等六件,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春山行旅圖》軸,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明皇幸蜀圖》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李昭道生活於唐玄宗時代,有可能畫安史之亂時明皇避難入蜀的題材,《明皇幸蜀圖》體現了二李畫派的典型風格,時代特徵明顯,是反映唐代山水畫面貌的重要傳世作品。他能「變父之勢,妙又過之」,為歷代所稱頌,《唐朝名畫綠》則稱他畫的山水鳥獸「甚多繁巧,智慧筆力不及思訓」。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圖 絹本設色縱55.9厘米,橫8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明皇幸蜀圖》局部圖

畫為青綠設色,崇山峻鄰間一隊騎旅自右側山間穿出,向遠山橈道行進,前方一騎者著紅衣乘三花黑馬正待過橋,應為唐明皇(玄宗),恰是:「嘉陵山川,帝乘赤縹起三駿,於諸王及嬪御十數騎,出飛仙嶺下,初見平陸,馬皆若駕,而帝馬見小橋,作徘徊不進狀。」嬪妃則著胡裝戴帷帽,展示著當時的習俗。中部侍,馭者數人解馬放駝略作歇息。山勢突兀,白雲縈繞,山石有勾勒無皴法,設色全用青綠。該畫傳本較多,此圖雖可能為宋代傳摹本,但比較接近李思訓父子畫派的風格。

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典型的「青綠山水」作品,畫中運用的石青石綠雖經過這麼久遠的時間,仍然清晰可見。所謂「明皇幸蜀」就是唐明皇在安史之亂的時候,放棄首都長安,遷至四川避難,這幅畫就是記錄唐玄宗到四川避難途中的情形。畫面中繪著壯麗險峻的山川,仔細觀察可以看見山下山中有些很小的人騎著馬,行經在這蜿蜒崎嶇山路間,這些人馬就是唐玄宗到四川避難的隊伍。畫面左邊中段的山間,有些用木材搭建的路,這就是古代的「棧道」,那是因為這些懸崖峭壁上沒有路可通行而搭建的,所以「棧道」底下是懸空的,十分危險。這幅畫兼具著歷史及政治意義,因為李昭道將安史之亂的文字歷史轉化成生動的畫面。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 李昭道 春山行旅圖絹本,縱95.5公分,橫55.3公分,上方紙本,縱5.2公分,橫55.4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石渠寶笈三編》、《延春閣》著錄。

設色畫懸崖峭壁。石磴曲盤。樹間蒼藤縈繞。行人策騎登山。無款印。

上方題。唐李昭道春山行旅圖。

左方標綾題跋:前喆聲華不可接。得見風徽在遺墨。曾人思陵內府藏。摩挲寶翰猶堪識。遙情繪作春山圖。錦韉玉勒勞行役。前者回望後者應。蒼崖懸磴迷層疊。樹色陰濃遠近間。雲光嵐影都無跡。倦頓何妨暫息肩。仰瞑渴飲聊倫逸。巨坡平掌心亦安。翹首高原苦曲折。要知作意豈徒然。慎爾馳驅此登歷。睛窗試我老眼明。指點群峯皆嶻嶭。隸書。竹坨老人朱彝尊。鈐印二。竹垞。太史氏。

右方標綾題跋:唐人畫刻人者。推二李為宗。劉趙輩得其緒餘。皆足以名世而不朽。細筆鉤染。實開風氣之先。

牛毛繭絲。工力悉敵。誠無間然也。是幀春山行旅圖。為李昭道真跡。經徽廟題識。蓋院本所作。皆在內廷。未能流播於外。故傳世甚少。今歷久而猶精湛。豈神物呵護之耶。康熙壬申夏五月。北平孫承澤。鈐印二。孫承澤印。深山閉戶。

鑒藏寶璽:五璽全。寶笈三編。宣統御覽之寶。

收傳印記:內府圖書。壬戌狀元。鄭明德氏。半印一不可識。

謹案是跡見宋宣和畫譜。李昭道。思訓子。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見唐宗室世系表。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山莊幽居圖 冊頁 設色絹本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集賢院 立軸 設色絹本

鈐印:臣昭道款識:開元三年八月值集賢院臣李昭道恭畫。日本迴流作品。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李昭道 洛陽樓圖軸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 李昭道《仙山樓閣圖頁》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唐代 李昭道 龍舟競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正側 的精彩文章: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分段貫釋(一)
再談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

TAG:無正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