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這樣吃才養生
大汗氣虛,洋參預防
楊醫生對號入座說體質
小琪是為瑜伽老師,因為她曾經在印度進行過專門學習,回國後很多學生慕名而來,因此她的熱瑜伽課每天在5小時以上。時間久了,人非常消瘦,心臟有時會出現節律不齊的情況。熱瑜伽室內溫度高,動作難度大,1小時左右對經常運動的她,不算什麼,但是5小時下來小琪的汗出得特別多。在以後的陰虛體質部分,將提到汗液除了水以外,還加雜了離子和蛋白質,其主要來源於血液,心臟在供氧給肢體的同時會由於血容量減少而出現內髒的缺氧缺血,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心律不齊。小琪的心律不齊並不是經常出現,因為她年輕,很早便發現了問題。她不是典型的氣虛體質,但是存在心氣虛的明顯誘因。
在為她治療的同時,建議她預防性的補氣,西洋參茶是既補氣又滋陰的最好選擇,每次上課前喝有助於預防心律不齊。西洋參即花旗參,原產自美國北部及加拿大,性涼,味甘微苦,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功效,還有一定的抗缺氧、抗疲勞、抗心律失常以及強壯作用,特別適合小琪的情況。
養生食療方:西洋參茶
材料及做法:取西洋參成品袋泡茶、參須或薄薄的參片5-10克,沖泡開水,加蓋悶幾分鐘,稍稍冷卻後,即可溫熱飲用。如果用水煮開15分鐘,然後灌入保溫杯中,在運動前飲用有助於防止身體缺氧缺水,運動後飲用可以加速緩解疲勞。
用腦過度,補中益氣
楊醫生對號入座說體質
筆者求學時是個學霸,關於醫學專業的全面考試經歷至少7次。筆者平時會用很多時間消化醫學知識,因為這是關乎生命的神聖職責。每次大考的突出成績也是需要秘密武器的。前面介紹的視聽言動密切相關的宗氣,就是補腦的關鍵。金元四大家之補土派李東垣有一張著名的方子叫補中益氣丸,這就是筆者的秘密武器。補中益氣丸在一般的藥房都能買到,但是服用方法確實更為重要。備考中理解消化的東西是需要平時功夫的,但關於記憶背誦的概念或名詞就需要臨考前下功夫突擊。因為補中益氣丸的溫熱力量較大,對於學生改善用腦過度狀況,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並且不宜當成保健品長期服用。
養生食療方:補中益氣丸
材料及服法:補中益氣丸,正常劑量減半,服用次數減半,在學習時間明顯加長或大考前臨考階段服用。本方僅適用於氣虛體質者服用。
五穀雜糧,多食補氣
楊醫生對號入座說體質
常干農活的人飯量通常特別大,也很少聽說有腸道不適、消化不良的勞動者。他們一般都是吃的好、睡得香,早睡起早趕工時。胃口好但容易疲乏的人可以多吃五穀雜糧來補氣,如玉米、高粱米、小米、蕎麥、燕麥及其他雜谷等。另外,土豆、黃豆含有澱粉和蛋白質,也是補氣的好食物。肉類中特別是牛肉同樣是很好的蛋白來源。食物以自己家種的、養的活有機食物比較好。轉基因的、農藥多的、使用激素的都不能補氣,反而可能損害脾氣、衛氣、腎氣、即前面提到的消化功能、免疫功能。還有一類體力勞動者,同時進行腦力勞動,例如醫生和軟體工程師。這些人消化功能通常不好,脾氣虛,因此給他們推薦高梁山藥粥。
高粱米又稱稷米,性涼、味甘,能補氣、養脾清胃。山藥味甘性平,能益氣補脾,還有耐缺氧,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養生食療方:高粱山藥粥
材料及做法:高粱米50克,淮山藥30克。
將高粱米沖洗乾淨後,放在水裡浸泡半小時,帶好手套將山藥去皮切小塊。將泡好的高粱米倒入鍋內,煮半小時後加入山藥,再煮10分鐘左右,待高粱米變軟即可斷開電源,放溫後食用。
手術結束,補氣化瘀
楊醫師對號入座說體質
如果手術後疲勞無力,言語聲微,夜間出現不適,則很可能是氣虛加雜血淤。治療思路是七分補氣、三分化瘀。補氣人蔘、黃芪是首當其衝的,患者可食用黃芪蟲草三七燉雞湯。三七是最好的療傷葯,因為三七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止血,是術後刀口較大患者的常用藥。
食療方:五神湯和黃芪蟲草三七燉雞湯
五神湯
材料及做法:白扁豆、紅豆、綠豆、黃豆各適量,清水浸泡2小時,加足量水,大火 煮開後小火熬2小時以上,經常服用,有助於骨骼修復。
黃芪蟲草三七燉雞湯
材料及做法:溜達雞1隻,黃芪20克,大棗5枚,三七3克,蟲草3克,姜5片,鹽3克,有機砂糖5克,料酒15毫升,醬油5毫升。將雞清洗乾淨,去除頭腳以及內臟,肉厚的部位斜切若干刀,浸泡在料酒、薑片、醬油中、把黃芪、大棗、三七、蟲草放入浸泡好的雞腹內,再放入湯煲內。用清水7-10碗,煮約6小時,中間加1次水,加鹽和有機砂糖少許便可飲用。
食療適度,過猶不及
楊醫師對號入座說體質:
春夏食療補氣採用輕補法,以防止暑熱和熱性食療兩熱相加產生偏頗。因此蓮子、銀耳、紅棗等均可輕補,也可適當加少量清涼性質的龜苓膏、綠豆湯來糾正因錯誤補氣產生的偏頗。
秋冬食療補氣可以採用溫補法,但是仍然需要避免上火現象。純氣虛體質尚未加雜痰濕、淤血、濕熱等,可以用党參、黃芪、紅景天等補益藥材燉煮雞湯。不需每天補,以身體感覺適度為度。
劉太太說她看到很多食療書介紹飲食補氣,就嘗試去食補,可是幾天下來就口腔潰瘍、大便乾燥、睡也睡不著、她確實因為在電腦前工作辛苦,加班熬夜而出現疲勞氣虛的體質,但是正值春季,氣溫越來越高,她每天煮的黃芪牛肉湯很可能就是上火的誘因。而且她是腦力勞動者,腸胃本身壓力大,消化能力差,即中醫說的肝鬱脾虛,加上進食大量牛肉不易消化,黃芪補氣沒有配伍涼性食材,導致她補氣不成反而上火。按照她目前的癥狀,應立刻停止溫補的黃芪牛肉湯,晚飯該吃蒸到七分熟的白蘿蔔以順氣助消化,煮山楂茶以去除積食,和綠豆湯以清除虛火。1-2天腸胃舒暢後,再採用上面的輕補法補氣,會漸漸舒服起來。
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工作壓力等,
導致不同的體質
被人們忘卻的身體,
得不到重視,
更懶惰的沒時間調理身體,
來一杯漢方煮散的同時,
聞著淡淡的草本幽香,
調理身體的同時,
恬然相對,
靜下在凡塵里久沸的心,
靜觀屬於您的自在人生!
我們要做的,
就是尋求身體內在的本源,
重拾平凡但安全的愉悅,
這一切,願與您分享。
李主任
擅長調理
各種體質
亞健康
各類皮膚病
立即諮詢
專註漢方
崇尚由內而外的健康
百恩堂以整體觀為指導,重在調養


TAG:氣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