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根!臨武水源村百年祠堂留住族人的鄉愁

尋根!臨武水源村百年祠堂留住族人的鄉愁

入圍臨武網

臨武有影響力的商業網路平台

熱文—美食—交友—策劃—推廣—活動

2018年2月4日,立春,經歷了一場寒潮後,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陽光。這一天,臨武縣麥市鎮水源村張燈結綵,敲鑼打鼓,舞龍舞獅,比過年還熱鬧,許多外地車輛源源不斷地開進村子,一棟古建築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村中的老人都說,「活了一輩子,頭次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

吳氏祠堂百年大修竣工,整棟建築煥然一新。

吳氏祠堂修繕前(資料圖)

原來,當天水源村有件大喜事——吳氏祠堂百年大修竣工。吳氏祠堂位於村中,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整個建築屬小青瓦硬山牆風格,瓦檐採用福壽雕刻青瓦當,門頭題寫「吳氏宗祠」四字。建築由戲台、廂房、四方天井和祠堂等部分構成,祠堂和戲台成一體布局。露天天井位於祠堂和戲台之間。

吳氏祠堂百年大修竣工典禮

祠堂內部修繕前(資料圖)

戲台坐北朝南,呈凸形分布於天井以北,正對祠堂,屬磚木結構,分前後兩台和上下二層。從建築材質和工藝可以看出,戲台的修建年代要晚於祠堂。祠堂門口立有兩對桅杆石,其中一對已於80年代流失,現存一對刻有桅杆石贈造者五位世祖姓名。

臨武文體廣新局辦公室主任吳澤軍作為吳氏家族的成員,從2014年開始,遍訪全國各地宗親族人,搜集史料,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理順了水源村吳氏家族的來龍去脈。隨著年代久遠,吳氏祠堂建築老化,2016年初,吳澤軍提出並發起祠堂修繕事宜,此事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並籌集維修款60餘萬元。

修繕祠堂捐款光榮榜

2016年8月,富有傳統歷史文化內涵和風韻古建築——吳氏宗祠、古戲台百年大修工程順利開工,2018年2月4日圓滿竣工。吳澤軍說,這是祠堂建立以來的第四次大修,每百年一次。維修嚴格按照古建築風格,進行選材用材,儘可能保留了原有可用舊青磚、舊木料、舊石材,除了傾斜的磚牆扶正,還更換了壞朽的樑柱、板材、石墩和石柱,並對屋頂進行了翻修。

經過修繕的「吳氏宗祠」煥然一新,走進祠堂里,敬畏感油然而生。吳澤軍說,「了解吳氏歷史,維修祠堂,其實就是為了『尋根』,了解我們到底從何而來,這是一種鄉愁。」

吳澤軍接受記者採訪

水源村位於臨武、嘉禾、桂陽三縣的交界之處,總面積5.2平方公里。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203年左右)吳姓始祖由廣東惠州府遷至連州,再遷入現臨武麥市境內,明初(公元1368年)開始在現水源村址立居,迄今有近800年歷史。

竣工典禮剪綵儀式

吳灶太接受記者採訪

75歲的吳灶太是村中的老支書,2002年退休,退休前在任20年。通水通電通公路、興建學校,吳灶太幫助村民一批又一批走了出去,為水源村的發展變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老祠堂修繕一事,由吳灶太一手負責,看著祠堂修繕完工,吳灶太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非常振奮,非常自豪。」

吳澤軍介紹,目前,吳氏祠堂正在準備申報市級物質文化遺產。

-THE END -

入圍臨武網

接地氣、重服務,臨武商業網路平台

你關心的,才是入圍臨武網

不管您身在何處,臨武人的「掌上臨武」,臨武信息盡在掌握中!馬上關注吧,還在等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臨武 的精彩文章:

TAG:掌上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