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歲歲年相似 體味各不同——海口市民的年味記憶與變遷

歲歲年相似 體味各不同——海口市民的年味記憶與變遷

琳琅滿目的年貨透出濃濃年味。

大紅燈籠高高掛,祝福的對聯貼起來,震天的爆竹連天響,嶄新的衣服穿上身……歲月變遷,不同年代的人們對過年有著不同的記憶和感受,海口市民對過年有過哪些記憶與感受?2月6日,記者對不同年齡的海口市民進行了隨機採訪調查。

兒時的熱鬧不復現

「50後」王曉琳女士是一家幼兒園的老闆。她說,以前她在陝西老家過大年,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大掃除,屋裡屋外、角角落落的衛生都要搞乾淨,不能留一點死角,年三十開始貼窗花、貼春聯、包餃子,還要放鞭炮迎接灶王爺;大年初一,年輕姑娘都要聚在一起,從東家串到西家。「那時候真的是熱鬧啊!」王曉琳忍不住感嘆。

王曉琳說,現在年紀大了,兒時的同伴都各有各的家,各忙各的事,過年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走家串戶,到一家就一起包餛飩。「我們老家大年三十吃餃子,初一吃餛飩。」王曉琳說,父親已去世多年,現在每年過年她都會趕回去陪伴年事已高的母親。大年三十會和母親回到出生地所在的小鎮,同兄弟姐妹團聚。「現在過年仍熱鬧,只是再也沒有兒時那種感覺了。」王曉琳說。

城市沒有農村年味濃

「60後」蔡勤權是一家裝飾公司老闆。蔡勤權說,小時候處於計劃經濟年代,農村物質匱乏,那時同村孩子天天在一起玩耍,過年了親戚朋友、鄰居都會相互走動,放鞭炮等,那時的年味很濃。現在到城市生活,連門對面的人家都不走動,城裡也禁放鞭炮,感覺不到小時候那種熱鬧氛圍。

同為「60後」的陳敏說,他老家在內蒙古,在往年每到臘月就要準備年貨,殺豬殺羊,很是熱鬧。在城裡過年所需年貨在超市一次性就能買齊,沒有那麼濃的年味。「在老家過年天天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飯,在城市就沒有那麼多飯局了。」

從想過年到想賺錢

「70後」的汪曉夢,負責海口到內地的長途客車營運業務。他說,小時候經濟條件較差,過年都是母親手工做的布鞋,最盼望過年能穿上一雙解放膠鞋。那時候過年的氛圍比較濃厚,人的思維也很狹窄,根本不想賺錢的事情,因為那時候個人根本沒有賺錢的路子。現在人們的經濟條件好轉,思想開闊、生活美滿了,掙錢的路子越來越多。「在新的一年裡,我希望自己能更上一層樓,家庭生活更美滿,能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汪曉夢說。

同為「70後」的黃宏林是物業公司經理。他說,以前沒成家,沒有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過年和父母兄弟姐妹團聚,開開心心玩耍。現在結婚成家了,要撫養父母和孩子,過年要給父母孩子紅包,要花錢買年貨,沒有了以前那份玩心,只想能多賺些錢養家,過年還要謀劃來年的工作。希望新的一年,親朋好友的身體健康,子女學習進步。

希望家庭和睦國泰民安

「80後」韓燕是一名女警察,今年家裡新添了第二個寶寶。「多了一隻小雞仔陪我過年。」韓燕開玩笑說,今年狗年是她的本命年,迎來她生命中新的年輪。她小時候期待著過年穿新衣裳和收紅包,現在都是倆孩子的媽了,年前想著要給孩子買新衣裳,過年要帶著娃走親戚,發紅包。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兒子學習進步,二寶健康成長,家庭和睦,國泰民安。

同為「80後」的陳文劍是一家政府網站的工作人員。他說,以前在農村過年放鞭炮、打排球、看瓊劇很熱鬧,現在雖然每年也會去海南農村過年,但以往的熱鬧已難再現。

出嫁前想好好陪父母

「90後」公務員林秀雅,過完年後就要和心愛的人登記結婚了。清純、懂事的小林說,她今年想好好陪父母過年,讓父母感受到女兒的孝心,獲得快樂。小時候她特別期待過年穿新衣裳、拿紅包。「現在我已經工作了,開始給別人發紅包,也懂得照顧別人了。」小林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家都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記者李雲川 攝影報道

(海口網2月7日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經緯網 的精彩文章:

涉走私大量冰毒 一名台灣民眾在日本被判25年徒刑
拉深藍選票!柯文哲:蔣經國對台灣發展有貢獻

TAG:華夏經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