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竟然還有外國人參加!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竟然還有外國人參加!

貞觀元年,大唐即已對外國學生開放科舉考試,外國留學生亦可考取功名,登科及第,稱作「賓貢進士」。

大中初年,大梁連帥范陽公得大食國人李彥升,薦於闕下。天子詔春司考其才。二年以進士第名顯。然所賓貢者不得擬。或曰:『梁大都也,帥碩賢也。受命於華君,仰祿於華戾。其薦人也,則求於夷。華不足稱也邪?夷人獨可用也邪?吾終有惑于帥也。』曰:『帥真薦才而不私其人也。苟以地言之,則有華夷也。以教言亦有華夷乎?夫華夷者群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響,有生於中州而行戾乎禮義。是形華而心夷也。生於異域而行合乎禮義.是形夷而心惻。若瀚少卿之叛亡,其夷人乎?金日單之忠赤,其華人手?徭是觀之,任其趣響耳。今彥升也,來從海外,能以道祈知于帥,帥故異而薦之,以激夫戎狄。俾日月所燭,皆歸乎於文明之化。』蓋華其心而不以其地也,而又夷也。這是唐代陳黯在《華心說》中的記載,大意就是一個叫李彥升(外文名不詳)的阿拉伯人參加科舉並中第。有些人認為他是一個夷人,不應該參加考試等等,(吏部尚書盧鈞)反駁他們說,有的人長得像中國人,卻總做一些不符合中國文化禮儀的事情,不知書、不知禮、不知義、不知廉恥,以口出污言穢語為能事。這叫什麼?這叫形華心夷。相反有的外國人正好相反,長得是外國人,擔心是中國心,這叫形夷心華。

這篇文章就明確地提到了阿拉伯人李彥升參加科舉並成了舉人。我們沒有辦法證實這篇文章的真實性,但是外國人參加科舉的現象一定是有的。

還有一位有據可查的外國人參加科舉並及第的:崔致遠

崔致遠,字孤雲,號海雲,謚號文昌。朝鮮半島新羅王京(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人。

他在12歲時就離開了家鄉,來到長安學習。臨行,其父諄諄重託,嚴苛誡告:「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不謂有兒,往矣勤哉,無惰乃力。」公元874年,崔致遠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及第,並出任溧水縣尉,任期屆滿,被淮南節度使高駢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其二十八歲時,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國信使」身份東歸新羅。

如果李彥升的故事屬實的話,按照我看的資料崔致遠應該算第二個進士及第的外國人。他的造詣是非常高的,他曾經代寫了《繳黃巢書》,而他唯一流傳於世的著作《桂苑筆耕集》,文風博雅繁麗,具有豐富而珍貴的文獻價值,對於我們今天研究晚唐政治、軍事、外交,特別是黃巢起義時期的亂世之治,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他一向被朝鮮和韓國學術界尊奉為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美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她出道25年,至今零緋聞,主演新劇《天下長安》令人期待
看看古人的春運,竟然要自帶夜壺,我們就不要再抱怨春運回家難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