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往事:考古出土的文物,顛覆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理由

漢朝往事:考古出土的文物,顛覆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理由

公元前209年,發生了著名的大澤鄉起義,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鼓舞千百萬農民起來反抗暴秦,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為項羽和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

陳勝吳廣起義

大澤鄉起義是怎麼一回事呢?公元前209年秋季,陳勝、吳廣等900多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漁陽是如今天津薊縣西,在秦朝屬於邊疆區域),途中經過大澤鄉時被大雨所阻(大澤鄉是如今安徽宿州埇橋區下轄鎮),不能如期抵達目的地。按照史料記載,誤了期限就會被處死,情急之下,陳勝吳廣發動了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起義

陳勝認為,失期後是死罪,反抗暴秦也是死,何不死得轟轟烈烈呢?《史記》記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因此,許多人認為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遲到」,真的是這樣嗎?

史記

1975年11月,在湖北孝感雲夢縣出土了一批秦竹簡,裡面有《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等秦朝律法,其中有一篇關於「失期」的記載,內容如下: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雲夢睡虎地秦簡》

意思為:如果朝廷的徵召不去,要罰款2套鎧甲的錢;如果遲到3到5天,會受到斥責,相當於罵一頓;如果遲到6天,要罰款一個盾牌的錢;如果遲到10天,則會罰款1套鎧甲的錢。當然,如果是因為大雨等自然原因造成的遲到,是可以免除處罰的。

司馬遷

從出土的《秦律》里可以看出,失期並不是重罪,更不是死罪,而《史記》中記載的「失期,法皆斬」就站不住腳。那麼,太史公為何這樣記載呢?有三種大膽的猜測。

1.朝廷制定的秦法本來很寬鬆,但是到了地方後,有些人欺負百姓不懂法律,把它變成勒索錢財的工具;2.胡亥上台之後,修改了秦法,只是許多典籍來不及修改;3.秦法本就這樣寬鬆,只是陳勝吳廣利用百姓的無知,說遲到就是死罪,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跟著起義。可是,這三點都是腦洞大開,太過牽強,背後的真正原因,已經無從考究。

參考文獻:

1.《史記·陳涉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孔子李白都是武林高手,後世文人卻弱不禁風,原因耐人尋味
史上存活時間最長的王朝,傳六十四世,國祚千九百年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