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發電玻璃」成功下線,發明人為哈工大校友潘錦功

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發電玻璃」成功下線,發明人為哈工大校友潘錦功

日前,中國第一塊、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線。此項技術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建材掌握了全球領先的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自主核心技術,同時也打破了國外巨頭的壟斷。

「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譽為「掛在牆上的油田」!是在絕緣的普通玻璃上,均勻塗抹僅4微米厚的(相當於頭髮絲的百分之一)碲化鎘光電薄膜,由此製成可導電、可發電的半導體材料!

因為碲化鎘薄膜本身是全透明的,所以它可以被塗抹在所有的窗戶、玻璃上,而不是只能安裝在屋頂、牆壁……。

這種顛覆性的新能源建材,將改變歷史!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真安評價,這為中國從建材玻璃大國提升為電子玻璃強國、半導體材料強國打下了技術和材料基礎。

潘錦功就是研發「發電玻璃」的人。潘錦功博士畢業於哈工大,獲工學學士和技術經濟學碩士,1996年留學美國,後獲新澤西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曾任新澤西理工學院太陽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從事新一代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的研製和開發。

目前,潘錦功擔任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據了解,一塊單片長1.6米、寬1.2米的發電玻璃,它的光電轉化效率卻高達17.8%,每年可以發電260-270度。即便是光線很弱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光電轉化產生電能。

這片「發電玻璃」面積是美國第一太陽能產品的2.67倍,發電效果穩定,填補國內空白,尺寸引領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哈工大 的精彩文章:

TAG:今日哈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