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愛,好好吃
編者按:本期文章由小禾撰寫。這是她在「一天一粒」的第2篇文章(上期回顧徒步 沒有終點,只為前行)。今天,小禾跟大家聊聊吃飯的儀式感。她說,愛就是大家在一起吃很多頓飯,三餐里開出很多美麗的小花兒。聽著就很有胃口哦
《小王子》這本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最喜歡的是書里對「儀式感」的描寫。
小王子馴養了一隻狐狸。馴養的第二天,他去看望狐狸。狐狸說:「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小王子問:「為什麼?」
「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 」小王子問道。「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 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儀式感還有個解釋: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乏味的事情。而生活中最令我們頭疼的事情,莫過於一日三餐了。成家前,別說什麼吃的儀式感,有時連下碗面都要猶豫很久呢。現在不一樣,我有了愛人和寶寶,從心底希望他們覺得家裡的東西好吃又有趣,也希望這一刻的餐點與其他時刻有所區隔。比如喝水。一樣的礦泉水,用透明的玻璃杯還是可愛的馬克杯抑或古樸的粗瓷杯,容器不同,心情也會不一樣。
《年夜飯的藝術》這本書曾是我愛不釋手的讀物。其中有道菜印象深刻——「柑橘罐巨虎蝦」。透明的密封罐,可以看到蝦、檸檬皮、檸檬草和香草。烹飪既要求速度,也需要耐心。若想獲得更好的效果,可能需要等待1天、2天甚或1周。其差別在於罐子被打開的那一瞬:檸檬的香氣隨著蝦肉一同湧進口腔,餘味悠長。吃這道菜跟喝酒一樣,品的不只是味道,還有時間。時間如同魔法,讓味道變得更醇厚,而等待則讓味道變得更難忘。
現在我還做不了那麼複雜的菜式,但也有比較拿手的,比如早餐。在我看來,一頓早餐,先要考慮營養,蔬菜、水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能少,這些負責提供一整天的充沛精力。其次,顏色美觀至關重要。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的維生素。漂亮的色彩、喜愛的餐具和精心的擺盤都可以帶來滿滿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精緻早餐是我用心生活的美麗痕迹。一日之計在於晨。一頓豐盛的早餐讓我打起精神,對自己一絲不苟,給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注入了溫暖和樂趣。
圖為近期小禾的巧手早餐
最近,愛人出差頻繁,餃子和麵條成為婆婆常做的主食。北方人講究「起身餃子落身面」,這已不單單是飲食,而是通過它在旅途和家庭之間建立了緊密聯繫。元寶一樣的餃子也像個微縮行囊,飽含著家人的祝福和等待;而一碗熱騰騰的湯麵,足以慰勞他的僕僕風塵。
關於用餐儀式感的另一樁深刻記憶,是某年去撞道口長城看雪。同行的姑娘用保溫杯帶了溫好的黃酒。出門帶酒不稀奇,關鍵是她還帶了一整套瓷酒杯。那可是翻山越嶺一整天的行程啊!登上山頂,在凜冽的寒風中,我們一邊欣賞著「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的北國風光,一邊用古色古香的小瓷杯品著熱酒。此情此景,所有疲憊一掃而空,只恨沒有李杜詩才,縱馬放歌,感慨生之美好。姑娘的這份用心也被大家深深嘆服,為了那一刻的美好,有些代價是可以不計的。後來過了很久,我才知道那姑娘是個畫家,在北京開過個展,對生活品質和細節的追求已浸到她骨子裡了吧。
圖為雪天品酒於撞道口長城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如是說。那麼這詩意也一定藏在一日三餐里。詩意或儀式感不是去高檔餐廳,不是菜上撒的可食用金箔,而是做飯時的用心和品菜時的愉悅。哪怕要付出多一點勞動、心思和財力,只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就是值得追求的。每次看「舌尖上的朋友圈」,最喜歡的就是那些貓在家裡做吃食的人,彷彿看到了一顆顆怦然跳動的熱愛生活的心。
深深愛,好好吃,慢慢灌溉,生活總會在不經意之處開出美麗的小花兒。


※因為養了一隻娃,突然懂了我爸媽
※四年過去了,《爸爸回來了》的寶貝們,現在怎麼樣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