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漢城到平昌:韓國兩屆奧運會「溫差」大

從漢城到平昌:韓國兩屆奧運會「溫差」大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道1988年,一名少年滾著鐵環在位於漢城(現名首爾)的蠶室奧林匹克體育場亮相,帶給韓國人民無限的自豪和感動。那年夏天,韓國借漢城奧運會向世界展現了「漢江奇蹟」。

30年後的2018年,韓國再次主辦奧運。與30年前那個夏天的熾熱相比,平昌的寒冷似乎也給冬奧會帶來了一絲絲涼意。從申辦到籌備,平昌冬季奧運會遭遇了與漢城夏季奧運會截然不同的命運。兩次奧運會的差別境遇,遠遠不止氣候的溫度差異。

1988年漢城奧運會開幕式(韓聯社資料圖)

漢城奧運會可謂舉國盛事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是韓國舉辦的第一次世界性體育大會,對於一個經濟剛剛起飛的新興國家來說,這不啻為一個向世界展現其國力和面貌,提升其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的好機會。為此,那時的韓國舉全國之力,全力支持漢城奧運會的舉辦。

事實上,在開始申辦奧運會時,韓國還處于軍政府統治之下,經濟發展也相對落後。在籌備期間,無論是國際社會,還是韓國國內,對於漢城是否有能力成功舉辦奧運會的質疑聲一直不斷。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韓國政府投入約40億美元,並動員全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漢城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中。結果,韓國人憑藉著極強的自尊心和凝聚力,換來了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閉幕式上的一句話:「這是一屆優秀且完美的大會。」

「30年前我還很小,但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全家老小都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漢城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當聖火點燃的那一刻,全家人都激動地鼓掌歡呼。」韓國學者孫大權對參考消息網說,「我想不僅是我們一家,韓國大多數家庭恐怕都是這樣的。」

通過漢城奧運會,韓國不僅展現了其體育強國的形象,還藉此實現了韓國經濟的進一步飛躍。對於韓國和韓國人來說,漢城奧運會的意義遠遠不止一次體育大會那麼簡單,它是韓國人自尊心的體現,是韓國向世界打開大門的契機,也是讓世界認識韓國的窗口。

平昌冬奧會阿爾卑西亞跳台滑行中心

平昌差點兒成為「棄兒」

7年前,韓國人再一次向奧運會發出了邀約。2011年7月6日,當國際奧委會前主席羅格在南非德班宣布平昌獲得2018年第23屆冬季奧運會舉辦權時,德班國際會展中心的大會議廳里頓時響起了韓國人的歡呼。在經歷了兩次申辦失敗後,來自江原道的代表在德班高興得當場跳起了舞。

而今天,韓國社會的氛圍卻與當年有了天壤之別。2011年時,支持舉辦平昌冬奧會的韓國人達到了90%;而如今,關心冬奧會的人還不到50%,表示願意去現場觀看比賽的人只有7%。

從資金投入方面也可看出這兩次奧運會的差別待遇。雖然韓國為平昌冬奧會投入了約130億美元,是漢城奧運會的3倍多,但要知道,按韓國銀行的統計數據,30年來韓國的GDP增長了超過10倍,人均年收入增長了超過8倍。

作為參照,可以來看看也同時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俄羅斯的數據。據美國《福布斯》雜誌統計,俄羅斯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投入是18億美元,對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投入則超過500億美元。

有韓國媒體說,平昌就像是一個「醜小鴨」。在成功申辦冬奧會後的兩年間,本應對冬奧會進行總體規劃的政府主管部門就深陷各種醜聞,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此後,政府又以節約成本為由,對體育場館的設計進行修改,導致擔憂場館無法按期完工的聲音一直未斷。此外,冬奧組委會主席也出現多次更換的情況。不僅如此,韓國中央政府和江原道、冬奧組委之間的矛盾與摩擦不斷,給籌備工作雪上加霜。而自從2016年底韓國政壇發生地震後,平昌差點就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棄兒」。

雖然文在寅政府上台後,平昌冬奧會重新被重視起來,各項組織工作也重入正軌,但開幕在即,開幕式場館「因預算問題」無頂棚、門票銷售遇阻、俄羅斯運動隊禁賽、冰球頂級運動員不參賽等一系列問題仍困擾著平昌。

平昌冬奧組委表示,截至2月5日,平昌冬奧會開閉幕式和比賽門票銷售率已達到77.3%,最近一段時間平均每天可銷售門票7000至10000張,對門票銷售情況表示樂觀。同時,組委會為「沒有頂棚」的開幕式準備了多項防寒措施,包括搭建擋風棚、設置暖爐、發放暖貼等。

遲來的關照能否使「醜小鴨」蛻變成「白天鵝」,還有待接下來十餘天的實踐來檢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只有10%的美國人有護照」只是個傳說 千禧一代:我想知道世界是什麼樣的
世界最大非核炸彈性能升級!美軍或已進行實彈演練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