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國影評人diss《馬戲之王》有理嗎?

外國影評人diss《馬戲之王》有理嗎?

我們常說,有些電影是必須要到影院觀看的,這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運用強大的視聽語言、敘事技法,營造引人入勝的氛圍的影片,比如《敦刻爾克》《銀翼殺手2049》等;而另外一種,則是註定為大銀幕而生的歌舞片,比如休·傑克曼主演的新作《馬戲之王》。

作為好萊塢經典的類型片之一,歌舞片其實是相對比較難以駕馭的一種類型,不僅是因為要將歌曲、舞蹈做到精緻雕琢,還要讓歌舞參與到故事的敘述中,而不僅僅作為故事的陪襯僅供觀賞,則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兒。

GIF

在歌舞片的早期,即便是像《音樂之聲》《雨中曲》這樣的經典佳作,歌舞的作用也僅僅是用來表現人物的內心和情緒。後來的《紅磨坊》與《芝加哥》,通過歌舞與敘事完美融合,成就了歌舞片歷史上兩部里程碑式的佳作。

不得不提的,還有去年大熱的《愛樂之城》,歌舞不僅直接參与了敘事,同時還推動了故事的發展。本片成功收穫了觀眾「自來水」的好口碑,更成為了奧斯卡舞台上的寵兒。

GIF

而「狼叔」的新作《馬戲之王》從歌舞水準上來說,顯然是更超越《愛樂之城》的。首先是其如虹般的視聽效果。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影片伊始便直接宣告This is the greatest show!

舞台奇景層層疊加,百老匯風格的多聲部唱調依次加入匯成合唱,並將搖滾樂、流行樂融為一體,使歌曲充滿了激情與能量。同時搭配流暢的剪輯、華美的燈光,整部影片開幕便氣場全開、活力四射,真的是一場the greatest show!

GIF

其次便是歌舞與敘事的精妙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劇本出自奧斯卡金牌獲獎編劇比爾·康頓之手,作為歌舞片經典標杆的《芝加哥》便是來自於他的創作,去年由艾瑪·沃森主演的真人版迪士尼童話《美女與野獸》也是自他而來。

所以基本上《馬戲之王》算是迪士尼給觀眾帶來的另一個全新的童話故事(迪士尼與二十世紀福斯在去年的聯姻可謂是強強聯合),從劇本到視效都呈現出童話般的夢幻感。

但從觀影體驗來說,影片在敘事上其實並不算出彩,故事層面沒有跌宕起伏的轉折。但好在敘事足夠完整流暢,精彩的歌舞對敘事也有著極好的加分效果。

在以往的歌舞片中,歌舞部分主要起著「詠嘆調」作用,即用來抒發人物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即便是像奧斯卡寵兒《愛樂之城》也沒有擺脫詠嘆的路數。

而《馬戲之王》的進步之處就在於,歌舞不再僅僅局限於詠嘆抒情,而是更加妥帖地穿插在劇情中變成了「宣敘調」,讓歌舞變成了敘事的一種手段,比如巴納姆和妻子在月光下的樓頂起舞橋段,從相愛、結婚再到孕育新生命,整個敘述都是在歌舞「A Million Dreams」里完成的。

所以你看,歌舞參與敘事的方法不僅可以打破時空限定,也讓敘事變得流暢自然。同時,歌舞的敘事也避免了與故事脫節的尷尬,讓敘事的情緒感染力得到了放大。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有著不俗表現的影片,上映後卻產生了評價兩極分化的現象。在外網專業媒體評論的網站上,影評人似乎對於「狼叔」的新作並不買賬,評分僅有48分。而究其原因,問題或許是出在了故事劇情上,因為電影將馬戲之王巴納姆的生平做了一次「精修」。

在美國歷史上,真實的「馬戲之王」並不像電影所展現的那樣美好:巴納姆家族是康乃狄克州早期的英國移民,雖不是什麼達官顯貴,但也算是小有資產。

巴納姆腦袋裡有些自鳴得意的小聰明,他經營過雜貨鋪,創辦過報紙,甚至一度因為撰寫誹謗文章入獄,但這一切都沒能讓他停止折騰。電影給巴納姆的「折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給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成為上流社會的人。

《馬戲之王》劇中巴納姆一家

但現實中巴納姆的折騰卻完完全全源於骨子裡的不安分。而且在美國,眾人皆知的一個事實就是,這種「怪人秀」馬戲團里的剝削和歧視都相當殘酷。

據說,在巴納姆的馬戲團里曾有位70歲的老年黑人女性,巴納姆將其打造成喬治·華盛頓的女僕,聲稱她有161歲的高齡,是生命的奇蹟。這位女性的結局就挺悲慘。

史料記載的巴納姆及他的「怪人秀」

或許正是因著真實的巴納姆這不忍直視的「黑料」,因而在政治正確的好萊塢,正義的媒體人並不能對「狼叔」的善意買賬,尤其是把他描寫成一個平等看待邊緣人士的追夢者。或許在媒體人看來,《馬戲之王》應當像《公民凱恩》那樣真實還原人物的歷史過往。

但是他們忽略了,迪士尼從來都是一個「童話夢工廠」,童話的美好才是影片故事的所在。

與之形成反差的,恰恰是來自IMDB上觀眾的評價。作為普通觀眾,他們似乎並沒有像專業影評人那樣「深思熟慮」,後續票房的逆天走勢和IMDB上8.0的評分,足以說明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喜愛。

GIF

讓影迷們歡欣雀躍的似乎不僅僅是超強的卡司陣容,更關鍵的所在,是在於觀眾並沒有把這部影片當作巴納姆的傳記片或是回憶錄,畢竟是「最偉大的馬戲演員」而不是「巴納姆回憶錄」或「巴納姆的一生」。作為觀眾,他們更願意將其看作是對夢想的一場歌頌。

是的,這的的確確是一個講述美國夢的故事,而巴納姆便是這個美國夢的典型:一窮二白的童年,在繁華都市努力打拚,憑自己的努力和闖勁,甚至坑蒙拐騙的街頭智慧,成為能見女王、接觸上流社會的風雲人物。

將過去和未來進行跨界混搭,讓巴納姆的故事超脫於那個時代而發生在當今的普遍世界中。或許,這就是導演所希望傳達給我們的,顯然他做到了。誰又能說我們當下的這個時代又能比那個時代好到哪裡去呢?

當然,我們通過這樣一部歌舞片能看到的遠不止這些,你還能看到那些在別人眼中被視為「怪物」、被邊緣化的人重新正視自我、掌握自己的命運(陽光自信的人才會神采奕奕)。

你能看到菲利普和安打破禁忌的跨種族愛戀(種族平權問題依然是美國重要的問題之一);你也能夠看到在傑克曼飾演的主角身上,對工作、家庭、階級共存等社會問題的討論。

歷史終歸是歷史,歷史的真實並不能成為衡量電影藝術水準高低的唯一標準。就像巴納姆說的那樣:「The noblest art is that of making othershappy」,高尚的藝術離不開歡樂。

GIF

作為廣告片導演的處女作,《馬戲之王》是值得被認可和稱讚的。作為觀眾,我們看得開心,得到歡樂,這就足夠。

觀眾的笑聲並不是假的,如果一個劇評家在劇院里都找不到快樂,那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去年最棒的台灣電影,笑中帶淚
真愛無邊緣!LGBT電影年度報告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