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媒:盧浮宮展出被納粹掠奪藝術品 藉此希望物歸原主

美媒:盧浮宮展出被納粹掠奪藝術品 藉此希望物歸原主

1月30日,盧浮宮繪畫部主管塞巴斯蒂安·阿拉爾就被納粹掠奪的藝術品答記者問。(圖片來自美聯社)

參考消息網2月2日報道 美媒稱,為了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掠奪的31幅繪畫作品及其它作品的主人,盧浮宮永久展出這31幅繪畫作品。

據美聯社1月30日報道,12月,這家巴黎博物館開放了兩間展室,展出這些作品。1940年至1945年間,這些畫作連同其它數以千計件藝術品被駐紮法國的德國軍隊掠走。

戰爭結束後,45000多件藝術品已經物歸原主,但是仍有2000多件無人認領,包括收藏在盧浮宮的296幅繪畫。

報道稱,盧浮宮繪畫部主任塞巴斯蒂安·阿拉爾1月30日在採訪中告訴美聯社記者:「這些繪畫作品不屬於我們。過去,博物館往往像是掠奪者,但是我們的目標是物歸原主。」

他說:「絕大部分被追回的藝術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猶太人家庭搶走的。受益人可以親眼看到這些作品,宣布這些藝術品歸他們所有,然後正式要回。」

新展室展出的繪畫作品出自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各位藝術家,包括泰奧多爾·盧梭的著名風景畫《利宗之泉》。

報道稱,其它更多被掠奪的著名藝術品已經在盧浮宮展出,但是參觀者不一定知道它們曾被納粹偷走。在博物館裡,法國當局追回的藝術品都標有「國家博物館追回」的字樣。

阿拉爾說:「我們必須引起人們對此事的進一步關注,提高公眾認知。我們認為突出這些作品的具體情況非常重要,這些作品並未列入我們的館藏。」

報道稱,盧浮宮的這項倡議是法國當局尋找遺失藝術品家庭合法繼承人的最新行動。文化部成立的一個工作小組負責作品的追蹤溯源。然而,這是一項漫長而艱苦的工作:自1951年以來,只有約50幅作品物歸原主。

阿拉爾說:「比如,前來認領作品的人必須提供證據證明藝術品屬於他們的祖父。他們必須找出家族老照片和付款單,或是收集證詞證言。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報道稱,除了在全國幾家博物館展出作品之外,法國當局還設計了「國家博物館追回」的目錄,可以上網查看,幫助物主辨認物品,而不必親自去盧浮宮。完整名單列在羅塞·瓦蘭的名錄下。瓦蘭是一名法國博物館館長,她冒著生命危險,對納粹戰爭期間掠奪的所有藝術品都作了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外媒:朝鮮罕見發宣示 呼籲「全體朝鮮民族」實現統一
敘西北戰事使10萬人淪為難民:流離失所 凍餓交加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