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味」之:「福」字倒貼,「門神」守護

「年味」之:「福」字倒貼,「門神」守護

除了寫春聯外,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還會在大門上張貼「福」「壽」「祿」等吉祥字以及門神,這是中國傳統年味的另一道風景。

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里記載:「士庶家不以大小,傢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其中,「貼春牌」就是指貼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在這之前,還有一則貼「福」字的傳說流傳甚廣。相傳,民間貼「福」字之風始於姜太公封神之際。各路神仙分封妥當,姜太公那醜陋、粗俗的老婆也來討要神位。姜太公無奈,只好把她封為「窮神」,並規定凡是貼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於是,老百姓家家貼「福」,以便驅趕窮神。

由此可見,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幸福,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願。所以,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如果仔細留意,你會發現,許多人家還往往把「福」字倒貼著。這又是什麼回事、有何講究呢?

從字面上來理解,「倒」音為「到」,諧意到來的意思,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但從傳說來探究,卻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之所以倒貼「福」字,是有典故的。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善良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老百姓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

然而,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朱元璋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要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大事不妙,急中生智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朱元璋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這就是「倒貼福」的來歷,這一習俗也就一直流傳下來了。

從過去用紅紙寫「福」字,到現在電腦製作成花花綠綠的各色「福」字,無論是哪一種,無論簡單還是精美,千百年來,「貼福」儼然成為一個傳統風俗,更是一種美好祝願,穿越時光隧道,越久遠,越韻味。於是,每每新年來臨之際,我總會忙著「倒貼福」!

與此同時,為了祈求一家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過年著貼「門神」的習慣,和貼「福」字一樣,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年味。據說,大門上貼上了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年畫。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據史料記載,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過春節在家門貼上門神的習俗已經流傳了數千年。

被尊稱為門神影響最深遠的源於唐代兩個英雄人物,時至今日,人們流行粘貼的門神就是秦叔寶和尉遲恭二位大將。在貼的時候,左邊貼的一定是手裡拿著金鐧的秦叔寶,右邊貼的則是手裡拿著金鞭的尉遲敬德。

所以,在我們老家的苗族歌鼟里一直還有這樣的唱詞——左門張掛秦叔寶,右邊就是尉遲恭。長期以來,苗鄉侗寨每家每戶一到過年了,人們買年畫時都不忘買兩張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年前將舊門神撕下,換上新的門神,一左一右把守著大門,保護著平安。

把秦叔寶和尉遲恭當作門神,出自《隋唐演義》里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其間殺人無數。繼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李世民懼之,受不住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於宮門兩旁,果然無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鐧,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此事傳播開來後,秦叔寶和尉遲恭就成為門神的化身了。

門神過去主要是辟邪的寓意,現在更多的是裝飾的作用。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如今在城市裡已經很少能看到這些習俗了。其實,門神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傳統文化。以前所做的門神都是木版畫印製出來的,這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需要高超的技術。門神,神乎其神,記錄著一段歷史,傳承著一種信仰,務必發揚光大!

貼「福」字、貼「門神」,這樣的習俗,讓傳統藝術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代代相承、生生不息;這樣的文化,讓傳統佳節得以豐富多彩地呈現,年年如斯、多多益善。(相關圖片來自網路)

原創不易,勞心費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予點贊、打賞、轉發,進行關注、推薦和鼓勵。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6、 「年味」之:在「年關」中守住「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山論見 的精彩文章:

TAG:飛山論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