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破限制 釋放無限可能

突破限制 釋放無限可能

一個人出生,時代、地點、健康狀況,無法選擇。出生在江浙附近農村,受拆遷紅利,落地就是百萬富翁。出生在上海近郊,一家賠付四套房產,娶同村女孩子,一家人八套房產,足夠重孫生活。這就是「命」,巴菲特稱作「子宮彩票」。這些都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目標,命就是這樣不公平。

社會化分工,將工作分成各種協調性系統,生產、技術、財務等,又將人物角色、身份貼上標籤。這樣做可以提升社會工作效率、便利,對不同人能更快識別和分類。

但因為這些標籤,往往成為職業發展天花板。從事技術就不能從事市場運營,從事運營工作就不能從事生產管理。身份認同猶如產品品牌,想到空調就想到格力,想到洗衣機就想到海爾,想到某人就會想到他從事領域,擅長的方面。

在社會分工背景下,沒錢、沒好命、身份標籤,這些限制是真實存在的,想尋求改變,成功跨界,面對各種限制,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一)認清工作本質,讓工作成為突破限制工具

工作為什麼存在?

工作本質對於群體系統,對內能解決公司問題,對外能解決客戶問題,提高客戶收益率;對於個體,就是獲取和提高能力,突破限制的工具。

餐館服務員,可以選擇要麼重複簡單洗碗、打掃衛生體力勞動,要麼可以利用便利,向大廚學習廚藝、練好刀工,要麼學習餐館整體運營管理,解決管理漏洞,運行效率,提高收益。

公司人才結構出現問題,作為公司HR,要麼按照現有崗位定崗,面向社會招聘,要麼分析結構出現原因,是公司最初定崗有問題,還是培訓問題,或者現有業務對人才需求發生變化,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選擇前者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業務型HR,選擇後者則有可能成為領袖型HR,成為CEO業務夥伴。

思維決定選擇,選擇決定未來的發展。目光只盯著職位本身,越盯越狹窄;目光盯著工作本質,越盯越寬廣。最終,將工作成功轉變為職業。

(二)在系統波動性中獲益,突破平穩限制

除了上述限制情況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們總喜歡追求穩定。

高考選擇專業以及擇業時,我們那個年代,大多數父母首選醫生、教師、財務以及公務員,評判標準以工作穩定性作為參考,有個穩定工資收入。因為他們經歷過物質貧乏、動蕩年代,追求穩定思維,已經深深烙在骨子裡,不管時代怎麼變,經濟怎麼發展,都不會有所改變。

當年打開國營企業圍牆,市場經濟浪潮打過來時,大多數選擇努力保護系統穩定性,接受生活水平下降,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適應能力;少數選擇接受波動性,踏上社會變革節奏,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有個很著名思想實驗,火雞原理。火雞覺得農場主特別愛他,每天都準時餵食,也不用幹活,每當看見農場主過來,覺得很開心,愛我農場主又來了,直到感恩節到來,才發現養肥是要被宰的。但是從之前數據來看,生活是穩定,系統是穩定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們大多數都是過著火雞一樣生活,沒有看到系統變動可能,一旦危機來臨,人生就開始崩塌。

假設火雞看到波動性,如何逃脫被宰的結局?花更多時間梳理羽毛,保持健美體形,感恩節的時候,可以選作吉祥物。在工作中,則時刻保持危機感,以獲得隨時可遷移技能、經驗為標準,以終為始,假設離職,獲得的技能是否還能滿足自己的生活。

將工作看成獲取能力工具,在波動中獲得收益,推動自己正向改變,少想多做,最大程度綻放生命的價值。不管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同時,又知道這件事本身無關緊要,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態,即使一切都被幸運女神拿走,也要保持做一個最好的自己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管樁日誌錄 的精彩文章:

TAG:管樁日誌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