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市急行軍,虎牙如何邁過充滿挑戰的三道坎?

上市急行軍,虎牙如何邁過充滿挑戰的三道坎?

美國跌,歐洲跌,亞太跌……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全球股市都迎來了大跌,但是即使如此,也沒能絲毫擋住那些尚未上市互聯網公司迫切的腳步。

理由很簡單,上市之後縱使會讓自身更加充分暴露在公眾的目光和鎂光燈下,然而「上市公司」的身份,也將帶來公司品牌形象的升級,能夠讓公司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同時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並以外部力量讓公司的運營和管理更加的規範化。

最近市場風傳虎牙直播要在2018年赴美上市,這或許將打響中國TMT公司今年赴美上市的第一槍。當然上市之路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對於成立至今,僅僅在2017年5月獲得過一次7500萬元A輪融資的虎牙直播來說,可能挑戰會更加之大。

這種挑戰主要表現在數據段位、生態能力、想像空間這三個維度問題的解決上,實際上所有即將上市的公司都會面臨這道坎,所以我們不妨以虎牙直播為例,來探討一番,TMT公司上市前後,如何解答這三大難題。

第一道坎數據段位:如果沒有實錘數據,那麼低調是最好的腔調?

准上市公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細分行業中,自身的段位排名以及具體的運營數據方面的問題。

運營數據是一個公司業務能力、市場地位和品牌資產的體現。對細分市場上的絕對領先者而言,自然是可以大說特說的事情,但是如果並不是市場上的No.1呢?以虎牙為例,在直播行業肯定不是排名第一,即使是在遊戲直播這一更加細分的領域,也和鬥魚存在一定差距,市場認可的第一可能並不是虎牙,這一點更直觀地表現在數據上。

首先,先看含金量最高的「下載數據」。在iOS系統的下載量上,虎牙為1860萬,老對手鬥魚比虎牙高一些為2560萬。而在Android系統的下載量上,筆者找了兩個應用商店對比,在360手機助手上搜「虎牙」,顯示2302萬人在用,同樣的鬥魚顯示的是2656萬人在用;與此類似,在華為應用商店裡,兩者都是1億次下次,但是虎牙的用戶評論為16000次左右,而鬥魚的為25000次左右。

其次,看看第三方的數據。這方面,Qustmobile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Q2,虎牙直播的月活用戶數為810萬,鬥魚的月活用戶數為1069萬;與此類似,易觀千帆六七八三個月,虎牙直播的月活用戶數分別是:883萬、902萬、908萬,對應的鬥魚的月活用戶數是:1296萬、1290萬、1329萬。

再次,還可以看一下Alexa的數據,此前有報道引用Alexa的相關數據顯示,虎牙的預估UV為20萬左右,PV為100萬左右;而鬥魚的預估UV為1200萬左右,PV為7000萬左右。筆者之前一直沒明白為啥前面的數據兩者相差不大,為啥這個數據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後來才了解到,這或許是PC和移動不同終端的區別。

最後,再看看間接的搜索指數。實際上,相比於下載數量、第三方數據報告,這種比較直接的數據之外,以百度指數為代表的搜索指數,體現的是用戶對目標對象的搜索頻次和意願,這是各種產品在用戶心中熱度的另一種數據表現。在百度指數上,可以看出來,虎牙和鬥魚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由此,問題就來了。面對這種情況,虎牙直播可以怎麼應對?其實,有三種可以解決的辦法。

第一,可以主動選擇一家數據調研公司。從前面數據可以看出來,虎牙直播和鬥魚雖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並非太大。如果主動去尋找一家數據調研機構的話,中間輾轉騰挪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第二,如今在互聯網行業各種指標太多了,日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用戶時長、打開頻次、市場佔有率、市場滲透率……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怎麼著都能找到領先對手的指標。

第三,在名詞前面在限制性的定語。比如,直播APP第一不行,那就遊戲類直播APP,還不行的話,那就即時戰略遊戲直播APP,或者年輕男子遊戲直播APP啥的。漢語博大精深,總能把你「限制」到第一去。

退一萬步講,任何公司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讓數據儘可能的好看,那麼就老老實實的也行,低調就是最好的腔調。

第二道坎生態能力:切忌簡單粗暴,市場喜歡細水長流

實際上,數據表現只是一家企業的「過去式」,企業更重要的是當下和未來。對於當下,在如今的互聯網和資本市場語境下,「生態能力」都是每一家企業繞不過去的坎,虎牙直播自然也不例外。

對於虎牙直播等視頻直播類的廠商來說,主播無疑是最重要的優質資產。但是主播之外,更核心的是主播的培養能力和整個直播生態的打造能力,而簡單的挖主播能力。相對於簡單粗暴,市場顯然更喜歡細水長流。

可惜的是,根據相關報道,從2017年11月開始,虎牙就開始密集地進行重金挖人,這其中就包括了韋神、404NTfounD、陳子豪、拳師、擼管飛、辛巴、趙小臭、丸子喲、安靜苦笑、南波兒等,被挖的平台包括熊貓、龍珠、鬥魚、戰旗等等。

不可否認,重金挖知名主播,肯定尤其好處,尤其從短期來看,一是可以小規模削弱競爭對手的主播力量,二是可以以主播力量吸引其他平台的用戶流量,三是可以通過一個個挖掘事件獲得行業和資本的關注,四是可以打造頭部主播不斷聚集虎牙的印象。

只不過,每一個硬幣都是有兩面的,有好處的地方,就必然有不好的地方。

其一,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用重金去挖主播,容易給行業尤其是資本市場造成「簡單粗暴」的標籤,即使這種標籤貼錯了,但是只要貼上去了,就很難再撕下來。如果資本市場真的認為你簡單粗暴的話,勢必會影響其對你的價值判斷。

其二,如果太過頻繁的去挖主播,一是會不斷的抬高主播的價格,二是也會招致其他平台來你的平台挖人,由此就演變成了「挖人-抬價-被挖-再抬價」的惡性循環。很顯然,如果大家都不夠理性的話,最終就會造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

其三,如果挖人形成習慣的話,以後面臨用戶、流量下降的時候,就未必願意從產品、技術、運營、推廣、服務等各個環節去思考問題,而有可能陷入惰性思維,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買買買」,真的如此的話,對企業自然是毫無益處的。

其四,視頻直播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遠沒有到觸碰天花板的時候,在這樣的背景下,增量思維比存量思維重要,各大玩家重點要做的應該是挖掘增量市場,而不是用高成本的方式,在潛力更小的存量市場里廝殺。

其五,如果更加註重短期時效性更明顯的挖主播行為,而不注重更加厚積薄發的主播養成機制的構建,由此一方面無法加強自身的護城河,另一方面,也會讓自身面臨系統性的主播流失風險。

第三道坎想像空間:股市是價值和情緒的共振,如何向資本講故事?

其實上市只是第一步,上市之後其雙面劍效應更加明顯。如何面對友商的虎視,如何面對公眾的監督,如何面對資本市場的檢驗,所有這些都是不容易輕鬆回答的問題。

先不說友商的虎視,單單是公眾的監督,處理不好,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去年年底上市的趣店,就是這方面典型的負面教材。面對媒體「趣店過度依賴支付寶的導流和芝麻信用的風控、校園貸禁令下依然有學生可以貸到款、高利貸」等質疑,趣店不明智的公開信內容,趣店CEO羅敏的不當言論,所有這些最終造成「老闆一句話,公司股價暴跌20%,市值蒸發70億」的惡果,這不得不讓人引以為鑒。

當然趣店的案例畢竟是個例,更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赴美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在資本市場層面,如何強化自己在細分領域的領先性,如何持續不斷地向市場輸出新的概念和故事,如何證明這些故事正慢慢落地逐步成為現實,由此以聚焦資本市場的眼球、熱情,提升他們的新鮮感和積極性。

如果用這樣的理想結果倒過來去衡量虎牙直播的話,即使未來順利上市了,也要重點考慮三大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如何在細分領域成為第一。因為在互聯網行業里,「贏家通吃」是普遍存在的規律,第二名第三名雖然不至於活不下去,但是肯定活動不夠好不夠滋潤,市場「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並不誇張。如今即使是在遊戲直播這個很小的細分領域裡,虎牙直播前面也有鬥魚的阻截,而且後面還有熊貓、龍珠、戰旗等一眾選手的追趕,更遑論在整個直播領域,那更是強手如林。

其次,是如何提升自身商業模式的含金量。包括遊戲視頻直播在內容所有視頻直播,都是利用主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吸引用戶的觀看和打賞,同時藉助由此形成的流量,進行商業廣告的售賣。可以說,打賞+廣告是當前絕大部分直播平台的主要收入形勢,這和視頻網站的「買版權賣流量」模式,從本質上說,是沒太大區別的。而美國資本市場,向來對這種含金量不夠的「倒買倒賣」的商業模式,並不是太感興趣,當年優酷在美國資本市場長期低迷的現實,應當引起所有視頻直播網站的重視。

再次,如何在直播之外,更加充分發揮主播、用戶、直播內容的能量和潛力,開拓出更具增長空間的第二、第三業務?視頻社交、內容電商、IP開發和運營、線下主題場館、乃至互聯網金融等等,都可以是探索的方向。伴隨著這些探索,電商導購、付費直播、會員增值、遊戲聯運、付費問答、影視宣發、運營工具產品開發等等,也自然成為了可嘗試開源的路徑。

寫在最後的話:

中國互聯網行的同一細分領域,縱然是競爭對手,但是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現實情況是,你的命運和友商的命運,往往所走出的命運軌跡非常相像。很多細分領域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看看門戶、視頻、O2O等行業,傾覆之下豈有完卵?所以,競爭不是為了消滅你的競爭對手,而是和競爭對手互相促進,保持細分領域旺盛的生命力,不被時代所拋棄。

從這個意義出發,虎牙也好鬥魚也罷,又或者是熊貓、龍珠,都應該記住十六字真經:保持初心、滿足用戶、敬畏行業、順應大勢,如此,其它所有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目光夠遠,心胸夠寬,格局夠大……市場就夠大,天地就夠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妖 的精彩文章:

TAG:土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