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是什麼讓你如此冷漠?

孩子,是什麼讓你如此冷漠?

1

16歲的花季,似乎本應是熱情洋溢、陽光開朗的代名詞。對大部分人來講意味著要懂得更多,欣賞更多,學習更多,成長更多,是從懵懂到成熟的時候。

其實並不然,今天看過塗磊主持的一起早期節目,講述了一位叛逆、冷漠、無情的16歲少年小譚蛻變的故事。

視頻中,小譚一個「葛優躺」,冷眼看向淚流不止的母親,偶爾一個冷笑來回饋記者的提問,滿臉的不屑一顧,讓我瞬間感覺渾身發冷,他是冷血動物嗎?怎麼能對親生母親做到如此絕情?

眾人的勸說讓他極不耐煩,起身又要離家出走,母親一急暈倒在地,被眾人攔下的小譚,冷眼看向別處,一點都不關心暈倒的母親,眼神冷漠,嘴角冷笑。

孩子,是什麼讓你如此冷漠?

了解到,小譚的父母早就離異,小譚跟隨嚴厲的父親生活在一起,長期壓抑、缺愛的情緒,像蓄積的洪水猛獸一下子爆發出來,那句「我想要自主權」就可以看出來,小譚想快點脫離家庭,自立門戶。

一個不完整的家,讓孩子缺失了愛的翅膀。

人的成長是需要愛的,缺愛的人總是容易早熟,即便沒有自立的能力,也想早一點離開,哪怕頭破血流。

2

這讓我想到,我支教的第一年。

我的一個學生,意強,十三四歲,是中途轉到我班上的。

與同齡人相比,他個頭稍小,頭髮、面頰發黃,有點營養不良,憨厚、老實、不愛言語。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讓人過目難忘的明顯特徵。

可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學生,卻讓我整整一年都在關注著他。

那一年的中秋節和十月一正好湊到一起,我放了一個舒舒服服的小長假。

開學的第一天,意強的爸爸找到我,當他說完來意,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也徹底改變了我對這個小男孩的最初始的看法。

我不能平靜的原因有兩點:

一、貌似憨厚老實的意強竟然這10天沒回過一次家。他去哪了?吃什麼?又睡在哪?他為什麼不回家?

二、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意強的爸爸竟然從沒出去找過他,也沒想過報警,更別說會想到上面的我的疑問了。

天哪!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孩子不回家,才十幾歲的年紀,你們做家長的怎麼能放心?

自己不去尋找,一直挨到開學,都過了10天了,來學校求助老師,要是中間發生什麼意外,難道你們也順其自然?你們也無動於衷?原諒我,真心理解不了。

父母的自私、忽視、無知會給孩子帶來種種的傷害,特別是在孩子們懵懂的年紀,他們需要愛護的年紀,恰恰是這種忽視,讓孩子缺愛,找不到歸宿。

3

後來,我找意強談心,他的話,讓我更震驚。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離家出走,他說,他不想回家,家裡太冷清,沒有溫度。

我問他:「你在外面都幹什麼?吃什麼?睡在哪?不冷嗎?」要知道北方的中秋過後,晚上是有絲絲寒意了。

「玩,和同學玩......有時候去同學家吃,更多時候是餓肚子的,晚上運氣好的話,會有同學叫我去他家睡覺,但更多時候是睡在柴垛里。」

他說這些的時候,我是含著淚的,而他卻像是在和我講述他了不起的事迹,滿臉的憨笑還帶著絲絲的無所謂,冷漠對之,讓人心寒。

我帶他的一年的時間裡,和他談過無數次心,也發動班級里的同學多和他接觸,感受班集體的溫暖,主要是讓他不要再這樣下去,對自己好一點。但收效甚微。

我去到他家家訪,原來爸媽早就離異,他和爸爸吃住都在一間屋子裡,除了一台電視機,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炕上胡亂堆了幾床被子,地下堆滿了桔梗。

冷冰冰的,沒有家的樣子,確實缺少溫度。也就很容易理解,意強為什麼會感覺家裡太冷清,沒有溫度了。

想想意強爸爸,穿的也挺乾淨整潔,為什麼就不抽出時間收拾一下,自己整日面對的家呢?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庭教育中身教大於言教,讓孩子自覺自愿地模仿父母。

但像意強的家庭,父母離異,得不到完整的家,享受不到完整的愛,他的心需要呵護直到堅強面對這一切。

這就更需要父親拿出實際行動來感染孩子。

作為監護人,就應該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關注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但他沒有做到,反而是任由發展,久而久之,孩子就像是一隻找不到歸宿的大雁,孤獨進而孤僻,缺愛進而缺乏安全感,迷茫不知歸路。

連最起碼的言教都做不到,又何來的身教?

4

單親家庭的男孩大多給人一種孤僻的感覺,這很可能是由於幼小的心靈遭受打擊所致。

沒有父親的男孩,性格上很難脫離母親獨立,因為母親給她過多的關注和疼愛。

沒有母親的男孩,則會因為生活在缺乏溫情的家裡,無人照顧,變得冷漠,無所謂。

單親家庭的女孩大多缺乏安全感,更易產生自卑心理,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更多時候會讓她失去很多機會。

我不能說,孩子變得這麼冷漠、無情全部是由於家庭離異造成的,但多多少少是有很大關聯的。

所以,我呼籲即便是因為各種不得已的原因而離異的家庭,請放下個人的恩恩怨怨,往事如煙,既然已經放手,拜託不要再傷害孩子,畢竟孩子是無辜的。

給孩子一個相對溫情的情感環境,讓他明白,還有一個愛他的爸爸和媽媽。

不要缺席孩子的情感成長。

李嫣,李亞鵬和王菲的女兒,雖然父母離異,容貌並不十分出眾,但超出年齡的自信和氣場還是驚呆了我們這一群吃瓜群眾。

李嫣的自信和驕傲,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觀念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太大了。

王菲自己爆料,自李嫣6個月起,她就開始學習「如何做好父母」,參加了上百次課程,還定時考試,她認為,孩子養成的習慣都是受父母影響。

可見,身教大於言教。

「嫣然天使基金」正是說明了,李嫣的父母懂得正視缺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鑄造了一個有責任心的大環境,所以李嫣才會擁有強大的自信。

雖然離異,但他們從未缺席李嫣的成長,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需要學習的。

不缺席孩子的成長,不論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和境地,只要還活在這個地球上,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造物新生-—金繕與鋦瓷之美
小朋友都愛躲貓貓

TAG:全球大搜羅 |